APP下载

茶元素APP应用于大学英语教学的研究
——以英语写作为例

2018-01-18贺光辉

福建茶叶 2018年8期
关键词:茶文化大学英语教学

贺光辉

(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河南新郑 451191)

茶元素APP建立背景在信息网络时代,磨合了传统文化和新时代文化的冲突,实现表面对立的两种事物做到深度融合,分类简明、结构清晰、排列符合人们的内心需求,这些包含茶元素的APP软件促进了茶文化传播与弘扬。

1 大学英语教学与茶元素App

发挥中华文化中“三人行,必有我师”的精神,跨领域借鉴学习早成为各产业常态,大学英语教学很早就与茶文化有了融合,茶元素APP的思想脉络结构也是拯救现代大学英语教学危机的一剂强心针。

1.1 大学英语教学概况

大学是为国家培养人才之地,而人才素质的培养力度和国家的需求却不成正比。在许多课程尤其在英语方面,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能力持续下降,需要靠上课点到率和老师划重点来维持英语课程的进行,大学英语四级更是被作为许多高校的硬件拿毕业证条件,从整体考四级水平来看,二、三类院校众多学生仅是踩线分数附近,英语学习程度尚可在优秀高等院校立足发展,但随着教学力度的不佳和督促的减少,总观现在大学生英语学习状态令人担忧。大多人也只是重点放在写上,综合能力也不够完美且人才培养模式畸形。

1.2 茶元素App的应用效果

最近几年,国家对软文化实力受到格外重视,茶文化等传统文化发展越来越好,渠道越来越多样。比如,影视平面宣传、新闻报道、政治宣传大大提高了传统文化的地位。信息时代的发展各种便民省事的APP登录上市,以其专业化、专门化、便利化的特点获得立足市场的资本,茶的发展跟随潮流创立出“茶语”“茶悦”“茶说”“平仄”等优质茶元素APP,这些设计颇具中国美感且专注茶叶,能让老茶客寻找到寻茶友、好茶的组织基地,也让新人快速对茶有了基本大概的了解。更多的人在里面找到茶的乐趣,对茶文化产生了深深的兴趣。越来越多的人对某些小众却又专注、有浓厚的文化底蕴的APP寻找自己的净地,茶元素APP不仅得到老一代茶客的喜爱,也颇受年轻一代的喜欢。

2 大学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由于中国的人口数量庞大,人才的选拔不同于别国,不是在自我推荐、兴趣发展的重点下选择人才,而是沿用古代科举制度,考试成了中国的另一“现代文化”。

2.1 多数学生“听“与”写”的能力薄弱

应试教育的发展加速了中国人才畸形,许多学生的能力在“写”而并非在实用的“听”与“说”上,这一点尤其体现在英语教学上,在大学里更是尤为突出。“写”的能力也大多在写卷子做题之上,而不再自我创作的“英语写作”里。《100天速成口语》、《优秀英语作文100篇》...这种素材教辅资料充斥市场,市场代表着人们需求,证明很多学生的英语学习都是带有急功近利性质的,这也是人才畸形、发展不全面的原因了。

2.2 大学英语考试周期长

高中之前,“周周练、月考、期中考、期末考、模拟考、大考小考”充斥着我们的学生生活,这应试制度的优点在于鞭挞了惰性较强的学生去完成功课。然而,到了重点放在专注学术兴趣能力培养的大学,考试大多只有一学期两考或是一考,惰性又再次将以前的知识倾覆,这也是造成大学生英语听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不佳的重要原因。从网上流传的段子——“大学生只用最后两周上课”“翻开书像一本新书”等玩笑足以看出大学生的学习自主积极性严重下降,很多学生的学习重点放在所学专业中,并非这些“看起来无关”的课程上。大学英语考试周期长,便给那些具有惰性的学生偷懒的机会,偷懒式学习的英语大多不精深,与人对话只是寥寥几句“hello、yes、no...”、写作也只是停留在表面。

2.3 多数学生写作语句“中式化”

“中国式英语”成了世界的一个梗,中国的语句排列方式和西方大为不同,主语宾语,状语这些搭配、位置都有异于国外,中国学生惯性思维在英语写作时,总喜欢带有中式说话方式。问句“Would you like a milk?”用中文翻译是“你想要一杯牛奶吗?”很显然中国语言总喜欢将主语位于首位,而英语喜欢将情态动词、提问词放在首位,这也只是其中的冰山一角。用中文翻译英语比用中文翻成英文即英语作文写作简单,前者注重的是词汇、词组的了解,而后者更是词汇词组、语句结构的综合考核,所以英语写作成了中国学生的一大难题。毕竟中国语言是我们从小耳濡目染接触得到的,日常说话方式都深受影响。不仅如此,英文中所含有的许多专业名词并非表现中文翻译的词汇组成,而是有它特定的表达方式,中国的应试教育导致只学皮毛、并未精钻,对英语文化了解甚少。比如长城英语表达为“The Great Wall”而非“The Long City”...这些也只是冰山一角,中文的习惯思维和文化素养缺少都是大学生写作“中式化”的原因。

3 茶元素APP应用于大学英语写作的策略

在英语写作里,遇到感兴趣的、有价值的题目,可以以此为中心开展系列周边文化双语了解,在增强文化素养、增厚自我的知识功底的同时,也增加了英语词汇量,避免出现“无话可谈、只能硬来”“表达中式英语化”的情况。

3.1 创新的写作形式

大学生英语写作水平急降,作文模板化是常态,大多采用三段式。开头引述中间介绍事件或分析事件,最后得出结论,第二段的分析也是小学生水平,大多是浅显不过的道理。“茶语网本”是一个默默无名的茶叶网站却发展为至今的独APP,并在业内广受好评。茶语网致力做成一个专业的茶文化分享平台,自掏腰包完善自身理论缺陷并自己购买茶叶,以防茶叶被风气不好的中间商、原料商浮躁涨价,邀请行业专家或是活跃的线上茶友来为自家产品测评、公布,提前为顾客制定详细的品茶参考,茶语网APP自我深度发展就十分适用于大学生英语写作的水平提高,要想拓宽学生的写作形式,不仅只是多为学生提供几套模板,更是要从根基上抓起,加深学生自身对作文题目的理解,思维横向纵向发展,自然便可以突破原有的模板禁锢。

3.2 加深英语写作深度

之前说到的,大学生英语教育只有皮毛,写作能力更是水平低下,观点浅显、表达方式相近,词汇相同、结论简单...这些大多是现代大学生英语作文的特征,浅入浅出。这个问题便可以通过学习品茗APP来找到答案,品茗APP是一种精心挑选茶种类、茶图,不仅含有冲饮品茶之道更是包含六大种类的基本知识要点,还引入了茶与人体健康的关系、茶的发展起源及中外传播等,由茶的起源之地到中外传播、有茶的冲饮方法到茶的禅意,知识脉络结构清晰,浅入深出,更是援引详例增强读者理解和相信;其重点作品“茶里光阴:二十四节气茶”、“茶事微论”、“武夷茶:诗与韵的阐释”,这些以光阴与茶、茶事人文与茶、地方区域文化与茶的事理结合。这种由点到面的脉络结构的知识体系叙述,值得推崇到大学生英语写作教学里去。

3.3 提高学生文化素养

大学生注重专业学习和专业能力培养却疏于全面学习,导致在英语作文写作里常常出现“中式英语”,闹出了不少笑话,每年的四六级考试都会成为大学生的吐槽大会开展契机。吐槽的无非就是“快到吓人的听力语速”和“令人膛目结舌”的作文,作文里的主语名词翻译总是多式多样。比如,“黄河珠江洞庭”这些中国特色地域文化的英文翻译被中国人翻译为了千百种,的确让外国人看了笑话。某茶语新上线的APP,多以茶评、市场、茶室、分享于一体,目的是让学茶、品茶、评茶、玩茶等传达给受众,扩大茶文化在传播领域,同时促进英语翻译与茶文化共同发展。

4 结论

茶元素APP以发展千年的茶文化为基础,它的系统化、理论思维扩展方式都经过了几千年的锤炼和考验。近几年的茶元素APP也是劲头旺盛,茶文化发展脉络结构、知识迁移的方法等都必有我们值得学习借鉴之处。大学生对大学英语教育正逐年丧失兴趣和爱好,更多的是在功利的推攘下踱步而行,因此有必要借助茶元素APP的内容提升大学生英语写作的实践能力。

[1]杨瑞华.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合作学习[J].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14(9):4-9.

[2]王映晨.从大学英语写作的角度看二语习得中的母语负迁移现象[J].考试周刊,2010(42):132-133.

[3]杨扬.大连市港航企业对高校学生英语能力的需求调研[J].航海教育研究,2018(1):80-86.

[4]谢琳琳.浅论茶文化元素在提升大学英语语言教学效果案例中的积极作用[J].福建茶叶,2018(3):301.

猜你喜欢

茶文化大学英语教学
“留白”是个大学问
Cosmetea新型美妆茶文化品牌店
《大学》
中国茶文化中的“顺天应时”思想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巧用“五法”激趣——以英语教学为例
高中英语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英语教学中学生倾听习惯的培养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茶文化的“办案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