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花卉与茶树混种的试验分析

2018-01-18张伟燕

福建茶叶 2018年8期
关键词:茶树花卉人工

张伟燕,王 静

(沧州职业技术学院,河北沧州 061001)

1 花卉茶树混种概述

1.1 植物混种

植物混种指的是在同一片土地上,将不同的植物栽种在一起的新型种植方式。植物混种的目的性不同,栽种方式及混种比例也多有不同。首先,有为节约城市绿化土地、提高城市美观而进行的绿化混种。我们平日在大街上看到的树木下的低矮灌木丛,或马路灌木丛中间的桃花、小树等,都是城市绿化混种。其次,为节约农作物种植土壤,合理利用肥沃土壤元素。通过混种植物的元素互补提高种植物的产量和质量。例如著名的美国三姐妹花园,花园同时栽种玉米、菜豆和南瓜,称之为“伴侣植物”。通过菜豆的根茎固住土壤的氮元素,为玉米施肥,而玉米为菜豆的爬蔓生长提供支撑。南瓜巨大的叶片覆盖土地,可防止水分蒸发和杂草生长,为玉米和菜豆提供良性土壤创造条件。我国新研究的茶树和花卉混种也是类似于“伴侣植物”的互相促进。

1.2 茶树花卉混种现状

花卉和茶树的混种目前在国内还不普遍。一方面,由于花卉茶树混种概念被提出不久,目前的种植方式和体系正在处于逐步完善的阶段,还没形成自身成熟的脉络。另一方面,花卉的种类繁杂,茶树更是有百种,对于不同茶树和不同花卉的混种结果,需要一遍遍的进行数学建模试验。混种不止有两类植物,还可进行多类植物混种,经计算至少有1千七百种混种方式。庞大的试验量下,花卉茶树的种植周期也不短,因此对于茶树和花卉混种的研究还未完善,最优花卉茶树的种植方式并未找出。目前的花卉茶树混种只出现在一些既卖花又卖茶树的小农种植户中,其余大的茶树花卉厂商并不敢冒险进行创新型种植。因此,茶树和花卉的混种试验必须继续进行,不仅要在试验中找到花卉及茶树混种的最佳组合,还要在试验中不断提高自身试验技术、创新播种方式,以此加快试验的效果和结果输出。

1.3 茶树花卉混种方式

茶树花卉混种方式从种植方法上,分为人工混种和天然混种。现今大多数茶树花卉为人工混种。一是因为人工混种规模化、数量化,能够掌握植物种植过程,精确种植指标;二是因为天然混种太过混乱,并且面积较小,受到外界影响因素多,无法检测出植物质量高低是否是由于混种原因影响的。从茶树花卉的物种种植组合上来分类,茶树花卉混种方式又分为同阶花卉茶树混种和异阶花卉茶树混种。即同品质级别的植物和不同品质级别植物进行组合混种。因茶树混种还在试验阶段,所以对于中低品质的同阶茶树花卉混种较多。因资金成本问题和种植技术问题,高品质下的同阶和异阶混种都较少。经过不同的植物混种试验,茶树花卉混种的方式也正在不断的创新和改善。

2 花卉茶树混种试验分析

2.1 同种花卉茶树混种

同阶花卉茶树混种试验分为同两类植物混种和两类以上的花卉植物混种。在福建茶乡周边的试验茶田实践中可知,大丽花、除虫菊和万寿菊等花卉品种在与福鼎白毫茶树的混种试验中,都能通过分泌根茎物质杀死土壤线虫,与茶树混种时保障了茶叶土壤的质量,而茶树的碱性含量及微量元素也提高大丽花等花卉物种的开放周期及外观质量。而类似荆芥、旱金莲等可以当成中药的中级花卉物种,则可以为茶树吸引益虫,提高茶树质量。综上所述,同阶花卉茶树混种试验几乎都对混种各方有益处,但目前同阶花卉茶树混种只停留在中低端的植被层次,对于不同茶种例如武夷岩茶及高端花卉的混种还未试行。研究表明,在中低端花卉茶树混种中,植被混种的承受范围在两种到六种,而最佳混种结果为三种。三种植被种植可以互相形成稳定牵制圈,可以称为混种模式的最佳结构。

2.2 异阶花卉茶树混种

异阶花卉混种指不同层次的茶树和花卉进行混种。例如,低端毛尖与高档牡丹混种;高档龙井与矮牵牛花混种。但介于高端茶树花卉的成本较高,在试验期间,异阶花卉和茶树混种以中低阶层为主。经试验分析可知,异阶花卉茶树混种的稳定性不如同阶混种好,但其最高质量检测数值比所有同阶试验的数值都要高。异阶混种的数值高低差距太大,且结构不稳定,说明有些茶树和花卉适合异阶种植,有些植被却有排斥性。例如在信仰毛尖和矮牵牛的种植中,矮牵牛能为其驱赶害虫,能够稳固土壤,因此混种茶树质量指标值比同阶低端毛尖和牵牛的混种质量高百分之十五。然而在牡丹和低端毛尖的混种中,两种植被的成品质量都大为下降。

2.3 人工混种与天然混种

茶树和花卉的人工混种方式是现阶段植物混种的主要方式。人工混种下的植物种子排列、种量大小及施肥、浇灌、授粉都是由人工操作完成。这种方式有助于控制茶树和花卉规模化、标准化生长,弥补了当地气候和土壤的不足。但人工混种方式容易使植物形成依赖性,无法适应自然环境的变化,只能依靠人工照顾才能存活。并且此方式下产出的花卉和茶叶虽质量不差,但无法拥有像天然混种那样的上乘品质。天然混种是植物之间有意或无意的混种方式,主要依靠植物自身调节功能和昆虫授粉来完成。天然混种因情况特殊、混种面积小,因而很难进行质量测评指数分析。但现阶段现有的茶树和花卉天然混种的土地上,茶树和花卉的质量及生长期都比人工混种更好、更短,并且花卉存活期也更长。在未来科技的进步下天然混种取代人工混种是必然的趋势。

3 花卉茶树混种优化发展

3.1 选择性混种优化基因组合

对混种的茶种和花种,要有选择性进行合理组合。面对巨大的茶树种和花种类目量,需要一种更加高效便捷的方式对其进行优化排列,避开种植误区。依据目前已有的混种案例,研究人员应对成功混种案例下的茶树种和花种进行基因解刨分析和数列分子合并,找出其种类的共同点,以此为例进行同阶播种。例如在已知信阳毛尖茶树与万寿菊的混种成功案例下,对信阳毛尖和万寿菊的有机分子进行分析,找出与信阳毛尖的嘌呤碱和微量元素相近的茶种,再找出与万寿菊同纲目下萼片成分相近的花种;将后者进行混种播种。经过有规律的选择性茶树花卉混种,能够优化混种组合,让茶树花卉混种走向体系化、规模化。有利于茶树花卉混种的普及,也有利于不同植物种类下排列组合的基因优化。

3.2 创新性混种优化成品特点

以往的混种模式都是人工播种、记录,以传统方式培育新型种植模式,会让成品一直维持在某个特定质量指标,无法再次突破。因此,必须创新混种过程中的种植模式。首先,将人工浇灌改为模拟自然的滴灌法,不仅节约水源,还能够模拟自然环境,让水分充分融入土壤;其次,昆虫授粉取代人工授粉。再高的人工科技也无法完全模拟出昆虫授粉的习性,以昆虫授粉取代人工播粉,能够让花朵更好吸收营养,营养元素转入土壤,提高茶树根茎及花卉自身根茎的稳固性和质量;最后,数字建模更新种子种植序列位置,通过改变种子生长的位置找出花卉和茶树的最优生长模式。

3.3 开展高阶种类混种试点

高品质的花种和茶种,培育成本极高,培育难度极大,因此我国现今对于高级茶种和花种的混种试验尚未实行。然而对于本就是高品质的植物类目来说,如果混种成功,那么将意味着我国高级茶种和花种的质量向更高阶的国际化指标发展,农户、商家的利润也会逐步提高,高级茶树花卉市场能够复兴活跃。针对此目标,政府应先在福建、江西等温暖地区进行高阶种类混种试点。试点与当地的茶树花卉研究协会相联结,政府出地和设备,协会出人才和知识,派本专业的高级人才去培育高阶茶种花种。高阶种类的混种不能像普通茶种混种一样露天大片播种,而应在温室甚至培养皿中进行模拟天然气候的培育规划,不仅节约成本,还能更加清晰的监测茶树和花卉的生长数值,便于计算分析。

4 结论

茶树和花卉的混种试验,将作物种植推向一个新台阶。经选择性植被混种和创新性混种方式,花卉和茶树混种模式逐步体系化、成熟化。在未来高品质的茶树花卉混种技术势必取代普通种植技术,也将成为我国新兴的茶树种植方式。

[1]王会娟.地被植物混种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观察[J].河南农业,2015(23):18-19.

[2]林立金,罗丽,杨代宇,张潇,廖明安,汤福义.混种富集植物对牛膝菊镉积累的影响[J].水土保持学报,2014(6):319-324.

[3]张春宏,熊祥玲,熊苑淇.某花卉种植区农药残留对儿童生长发育影响初探[J].云南科技管理,2015(4):61-63.

[4]诸葛华.探析对花卉种植中巧用昆虫防治害虫的认识[J].北京农业,2012(15):71-72.

猜你喜欢

茶树花卉人工
李鱓·花卉十二开
人工3D脊髓能帮助瘫痪者重新行走?
茶树吸收营养物质的特性
三招搞定花卉病虫害
人工,天然,合成
人工“美颜”
从人工到大数据+AI:“一张网”稽核加速中
平和白芽奇兰的修剪技术要点
茶树工厂化育苗的关键影响因子探析
幼年茶树如何定型修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