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特种设备管理的常见误区和消除对策

2018-01-17马小轩

设备管理与维修 2017年6期
关键词:起重机械安全阀气瓶

马小轩

(北京城市排水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北京 100044)

0 前言

特种设备作为一类特殊的生产设备,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各行各业。由于特种设备本身技术的更新换代,国家监督管理思路的调整,以及使用单位对特种设备相关知识掌握的滞后,造成了特种设备使用和管理中的若干误区,成为影响使用单位安全生产的隐患。

1 常见误区

1.1 人员取证不合规

《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监督管理办法》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于2005年1月10日公布(总局令第70号),并于2011年7月1日再次发布修订版(总局令第140号)。此办法中明确规定:从事特种设备作业的人员应当按照本办法的规定,经考核合格取得《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方可从事相应的作业或者管理工作。同时国家质检总局也修订并发布了《特种设备作业人员作业种类与项目》目录(总局令第95号),其中规定了不同特种设备作业种类需取证的项目。但是很多单位的操作人员取证不合规,主要体现在:一是认为只要操作人员取得作业证书即可,而忽略了相关管理人员的取证问题,如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安全管理证(代号A3)和电梯安全管理证(代号A4)等;二是作业证中的一些代号不清楚,如锅炉水质处理证(代号G4或G5)等往往被忽略,未进行取证;三是《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每4年复审1次,很多单位并未按要求到发证部门进行复审。这些证书的缺失,实际上就造成了相关人员知识上的欠缺,而大量的无证上岗行为更是给生产带来了巨大了安全隐患。

1.2 正压式空气呼吸器气瓶充装不合规

正压式空气呼吸器是一种常用的呼吸类设备,广泛应用于存在有毒有害气体、烟雾、有害污染物以及缺氧环境中的作业和救援,其核心部件气瓶是用于储存压缩空气并提供给穿戴人员所用。此类气瓶一般采用钢制和纤维缠绕材质,通常工作压力30 MPa,容积6.8 L,按照《特种设备目录》中的定义,属于压力容器中的气瓶范畴,所以应按照特种设备的相关要求进行管理,正压式空气呼吸器的结构图如图1所示。

图1 正压式空气呼吸器结构

根据《气瓶充装许可规则(TSG R4001-2006)》第三条要求:气瓶充装单位应当经省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批准,取得气瓶充装许可证后,方可在审批的范围内从事气瓶充装工作。气瓶充装许可证有效期为4年。而实际上,根据查询发现有些地区仅有3家单位具有压缩空气的气瓶充装许可证,有很多单位都是在未取得资质的条件下自行采用充装设备进行充装,存在明显的安全隐患。

1.3 认为安全阀无需校验

安全阀安装在锅炉、压力容器和压力管道等上,当系统内压力超限值时进行泄压,起到保护作用。《安全阀安全技术监察规程规定(TSG ZF001-2006)》明确指出最高工作压力≥0.02 MPa的安全阀一般每年至少进行1次校验。只有符合以下条件的,校验周期才可以延长:①有清晰的历史记录,能够说明被保护设备安全阀的可靠使用;②被保护设备的运行工艺条件稳定;③安全阀内件材料没有被腐蚀;④安全阀在线检查和在线检测均符合使用条件;⑤有完善的应急预案。但是一些单位不仅未按要求进行校验,甚至认为安全阀根本不需要进行校验,为安全事故爆发埋下了引线。

1.4 起重机械管理误区

(1)有些单位对所有的起重机械操作人员均安排取证,这看似是一种规范管理,但实际上恰恰是过度取证的表现。2014年3月1日实施的《起重机械安全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考核大纲》第二条规定:起重机械作业人员(以下简称作业人员),是指起重机械生产单位、使用单位从事起重机械的机械安装修理、电气安装修理人员和指挥、司机等操作人员。起重机械司索作业人员、起重机械地面操作人员和遥控操作人员,不需要取得《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由使用单位进行培训和管理。

(2)在2014年发布的新版《特种设备目录》关于其中机械定义中,将“≥1 t的起重机”调整为“≥3 t的起重机”。实际上是将吨位<3 t、同时风险也较小的起重机械调整出监管范围。对于使用方来说,就意味着国家对于<3 t的起重机不再要求进行强制年检。而部分单位仍然将1 t作为年检的标准,虽然并不违反国家要求,但是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资源的浪费。

1.5 电梯管理误区

一些单位认为只要有电梯就应该配备电梯作业证书,这也是不准确的。《电梯安全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考核大纲(TSG T6001-2007)》第二条规定:电梯操作人员是指电梯使用单位从事电梯操作的电梯司机和电梯安装改造维修单位从事电梯安装维修的人员。也就是说,不配备电梯司机和不进行电梯安装改造维修的单位是不需要取得电梯司机操作证的。

1.6 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管理误区

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作业证分为5类,分别为:车辆维修、叉车司机、搬运车牵引车推顶车司机、内燃观光车司机和蓄电池观光车司机。很多单位并不自行进行车辆维修,但是这些车辆的司机是一定要取得作业证的,而一些单位却恰恰忽略了这个问题。

2 消除管理误区的对策

2.1 做好特种设备识别

新工艺、新设备投入使用后,要首先识别其中是否有特种设备,如果有要及时补充到特种设备台账中,以便开展后续管理。特种设备台账,应当包含设备名称、技术参数、启用日期、年检周期、使用地点等信息。

2.2 统一组织取证

针对于涉及特种设备操作的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应当由单位业务管理部门提出取证种类和数量的需求,由人力部门统一做好组织取证工作。同时要及时安排好新员工的取证。

2.3 定期组织专题培训

使用单位要高度关注特种设备的相关政策和标准,及其更新情况,定期系统梳理并邀请外部专家或自行组织员工培训,及时宣贯最新政策。

2.4 定期开展专项检查

定期开展特种设备检查工作,检查包含档案、设备台账、管理制度、年度检测报告和现场使用情况等内容,及时发现使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意见并督促整改。

3 结语

可以说,特种设备具有特殊的属性,发挥着特别重要的作用,实施特殊的管理要求,即便是这样,也必须给予特别的关注。分清特种设备管理中的常见误区并予以消除,才能确保特种设备安全、良好、稳定地使用,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

[1]TSG R4001—2006,气瓶充装许可规则[S].

[2]TSG ZF001—2006,安全阀安全技术监察规程规定[S].

[3]TSG T6001—2007,电梯安全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考核大纲[S].

猜你喜欢

起重机械安全阀气瓶
起重机械安全监管问题及应对
起重机械检验常见问题及处置
基于低压供电系统防护特性的起重机械接地要求探讨
企业基于风险的安全阀分级管理体系构建
起重机械安全隐患与缺陷的统计分析
《压缩气体气瓶充装规定》解读
Worthington公司宣布推出全回收复合材料气瓶
安全阀距弯管布置距离的探讨
一种新型危险品液罐车安全阀
压力容器安全阀准确定压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