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牙鲆的疾病及其防控方法(1)

2018-01-17孟思妤孟长明陈昌福

渔业致富指南 2018年20期
关键词:仔鱼病鱼亲鱼

孟思妤 孟长明 陈昌福

(1.河南省新乡市康大消毒剂有限公司,453700;2.华中农业大学,430070)

1.牙鲆的病毒病

1.1 病毒性出血性败血症

在1996年,该病在四国的养殖场首先发生,其后发病海域扩大到日本西部海域的多个县的牙鲆养殖场。

【症状】患病鱼外观可见体色变黑、腹水导致的腹部膨大的特征性变化。解剖检查时可见病鱼腹腔和围心腔内积水,肝脏淤血或褪色,多见肝脏、脾脏肿大。有时可见肝脏的点状或斑状出血,生殖腺出血,也可能看到肌肉内出血。

在海面养殖和陆地水槽养殖的鱼均可发生这种疾病。疾病流行期的水温位于8~15℃之间,但是,在18℃水温条件下也可能发生。另外,从稚鱼到成鱼均可发病。低水温期发病时多为慢性死亡的病例,鱼群的累计死亡率各不相同,从百分之几到90%左右。在养殖场可见这种疾病病原的水平传播现象。

【病因】病原为病毒性出血性败血症病毒(viral hemorrhagic sepncenna virus,VHSV),属于弹状病毒科,病毒粒子呈子弹状,有囊膜。依据G和P遗传基因的分型,日本国内分离到的病毒株,1株为欧洲型,其他均为北美型病毒株。牙鲆VHSV和已经报道的牙鲆弹状病毒(HIRRV)相比,在结构蛋白分子量、敏感性细胞以及血清学特性上均存在差异。

这种疾病具有在低水温期发病的特点,这是值得注意的。牙鲆弹状病毒病伴有严重的肌肉内出血,而该病基本看不到这种病例变化,因此,可以作为区别这两种疾病的指标。确诊这种疾病可用FHM细胞进行病毒分离以及使用间接免疫荧光抗体法进行。

【对策】除合理饲养管理(可能的情况下升高饲养水温等)之外,一般认为及时处理病鱼,彻底消毒,使用干净的饵料,不引入可疑的病鱼等是防治该病毒病的有效对策。

1.2 牙鲆弹状病毒病

这种病是1984年3月份被初次确认的疾病,从冬天到春天感染当年鱼。患病鱼死亡率由2%~90%,在不同的养殖场差异很大。该病产生的危害曾经在短时间内迅速扩大,但是,最近已经没有这种疾病的发生。

【症状】病鱼在外观上以鳍条发红为主要症状,其中也能见到腹部膨胀的个体。体内症状主要以腹腔积水、肌肉内出血以及生殖腺的淤血为特征。

【病因】病原是属于弹状病毒科的病毒,命名为牙鲆弹状病毒(Rhabdovirus olivaceus),一般称为牙鲆弹状病毒(HIRRV)。该病毒可以用RTG-2细胞进行分离,观察到IHNV样细胞病变(CPE)。

【对策】尚没有有效的防治对策。不过,将水温升高到18℃以上,疾病会自然平息。

1.3 病毒性神经坏死病

海产鱼病毒性神经坏死病(VNN)最初是发生在日本的石鲷,随后这种病在多种鱼类中均有发生,并造成了严重的危害。此外,东南亚、大洋洲、欧洲以及美国也有欧洲真鲈、斑双棘石斑鱼、花斑、星鲽等30种以上的鱼类发生了这种疾病。该病毒还能感染天然鱼。

1992年,在广岛县下属的牙鲆种苗生产场的稚鱼(17~18mm)首先被确认发生了这种疾病。随后,该病给牙鲆的养殖场和种苗生产场带来了重大损失。

【症状】虽然这种疾病在体长40mm以上的鱼体中的发病率较高,即使体长20mm以下的小型鱼体也可发生。通常在外观和解剖检查时,难以见到具有特征性的症状,不过,在部分个体中可见到脑发红,受感染组织的神经细胞存在显著的空泡变性。

【病因】和其他鱼种患该病的情况一样,原因病毒为粒子大小约27nm正二十面体、没有囊膜的RNA病毒,该病毒属于野田病毒科(Alphanodavirus)的β野田病毒属(Betanoda virus)。

可用PCR法进行诊断。确诊时需要确认病鱼神经组织(脑、脊髓、网膜)的空泡变性和用荧光抗体法、电镜法观察到的病毒颗粒。另外,使用SSN-1细胞分离培养也可诊断这种疾病。

一般认为,该病的传播方式是垂直和水平传播。从牙鲆的亲鱼的卵巢、精巢所监测到的病毒基因、亲鱼血清中抗体检查、亲鱼的病毒检测以及仔鱼发病之间的相关性来看,认为该病毒可通过受精卵从亲鱼垂直传递给仔鱼。此外,实验结果也证明了从死亡个体到健康仔鱼存在病毒的水平传播。

【对策】由于该病的感染源是产卵亲鱼,因此获取不带毒的亲鱼或病毒感染性低的亲鱼所产的卵是最重要的。臭氧消毒受精卵也有预防疾病的效果。

此外,作为水平感染的防治对策,应降低仔鱼的饲养密度,消毒饲养用水以及用具,限制其他人员进入饲养设施,消毒饲养员的手臂,注意通风,防止水槽间的飞沫感染等。

通过实施以上综合预防措施,可以降低牙鲆的VNN发病率。

猜你喜欢

仔鱼病鱼亲鱼
浅析影响仔鱼开口摄食的因素
加州鲈常见疾病及防治方法
促进家鱼亲鱼性腺发育提早成熟的关键技术
黄颡鱼亲鱼培育的技术要点
地热水环境条件下促进家鱼亲鱼性腺发育提早成熟的关键技术
齐口裂腹鱼仔鱼饥饿试验及不可逆生长点的确定
花䱻亲鱼池塘套养培育及规模人工繁殖技术
裂唇鱼
四招防止金鱼长寄生虫
锦鲤病害防治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