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鳜鱼的生物学特征及鳜鱼苗的人工繁殖技术

2018-01-17沈文新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北桥街道农业服务中心215144

上海农业科技 2018年4期
关键词:雄鱼催产亲鱼

沈文新 (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北桥街道农业服务中心 215144)

鳜鱼又称桂鱼、季花鱼、胖鳜,其肉质细嫩、坚实、少刺,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每100 g鱼肉中含有蛋白质18.5 g、脂肪3.5 g,是一种深受消费者欢迎的珍贵淡水鱼类。鳜鱼在我国的分布极为广泛,种类也很多,常见的种类有翅嘴鳜和大眼鳜两种,在江、河、湖泊中以翅嘴鳜为最多。但由于鳜鱼是一种食肉性凶猛鱼类,它对其他淡水鱼的危害大,生产上一般很少在池塘进行养殖,而主要靠天然水域捕捞获取,因此产量很不稳定;同时,鳜鱼苗种来源匮乏,导致天然鳜鱼资源日益减少;此外,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鳜鱼的需求每日俱增。因此,笔者拟对鳜鱼的生物学特征和鳜鱼苗的人工繁殖技术进行研究,以期提高鳜鱼人工养殖水平,满足市场需要。

1 鳜鱼的生物学特征

1.1 形态特征

鳜鱼体侧扁,背部隆起;口大,下颌向前突出,明显长于上颌;上下颌、犁骨、口盖骨上都有大小不等的小齿;头部具鳞,鳞细小;背鳍长,分为两部分;体色黄绿,腹部灰白,体侧有不规则的暗棕色斑点和斑块;自吻端穿过眼眶至背鳍前下方有1条狭长的黑色带纹;奇鳍上均有暗棕色的斑点。

1.2 生活习性

鳜鱼喜栖息在静水或水流缓慢的水域中,尤其是水草繁茂处数量较多。鳜鱼冬季活动量不大,爱在深水处越冬,待春季水温回升,喜在沿岸浅水处觅食。鳜鱼是典型的食肉性凶猛鱼类,以小鱼、小虾为食,体长31 cm的鳜鱼能吞食体长15 cm的鱼类,鱼苗在卵黄囊消失时,就能主动摄取其它小型鱼苗(如团头鲂和鳑鲏鱼苗等);6月—7月是鳜鱼吃食旺季。鳜鱼的生长速度较快,在稀养和食饵充足的前提下,一冬龄鱼体可达300~800 g;池塘养二冬龄后,平均体重可达900 g;四冬龄后生长速度减慢。

1.3 繁殖习性

每年5月下旬至7月上旬为鳜鱼产卵期,少数可延长至8月。一般雄鱼二冬龄、雌鱼三冬龄时性腺成熟,即可在江河、湖泊中自然产卵繁殖(性腺成熟的鳜鱼也可在池塘进行人工繁殖),且产卵时间多在夜间。产卵期间雌鱼、雄鱼都停止摄食,分批产卵。鳜鱼属于多次产卵类型,两次产卵间隔约24 h,但一般第2次产卵量少、出苗少、受精孵化率均较低。鳜鱼的卵为浮性卵、圆球状,卵径为1.2~1.4 mm,怀卵量一般在4万~9万粒。水温为25~28 ℃时,从产卵受精到出苗需28~40 h。刚孵出的鱼苗可作上下垂直游动。

2 鳜鱼苗的人工繁殖技术

2.1 选择亲鱼

人工养殖以翅嘴鳜鱼为主。亲鱼大多于秋季从天然水域捕捞的鳜鱼中选择,选用的亲鱼要求鱼体健壮无伤,雄性一冬龄以上、体重0.2~2 kg,雌性二冬龄以上、体重0.3~3 kg。选留亲鱼时,注意雌、雄比例不低于1∶1。

2.2 亲鱼培育

将秋季选留的雌、雄鱼混养在鱼塘内,每667 m2不超过5~10尾。要求鱼塘水域面积为667~2 667 m2、水深1.5 m左右,水质清新,鱼塘里有供鳜鱼吃食的小活鱼(如麦穗鱼、虾虎鱼、鲫鱼、罗非鱼、鳑鲏鱼等)。临近亲鱼繁殖季节时,需每天向鱼塘内适当冲水,以刺激性腺发育,经30~50 d培育即可催产。

2.3 催 产

如经培育后的雌鱼腹部明显膨大、光滑而富有弹性,靠近生殖孔的腹部柔软,生殖孔红肿、开口明显,轻压雄鱼腹部有乳白色精液流出,个体重量均达1 kg左右,即可进行催产。催产剂可用“鲤鱼脑垂体”,每1 kg鱼体注射催产剂10~21 mg,注射部位在胸鳍基部,一次性注射。水温在18~19 ℃时,注射后38~40 h就会发情产卵;水温在26~28 ℃时,注射后24~27 h就会发情产卵;水温在32~33 ℃时,注射后22~24 h就会发情产卵。此外,催产剂也可用LRH-A。

若采用人工授精,当雌、雄鱼发情至高潮时,立即捕起发情亲鱼,将雌鱼腹部朝上,轻压腹部见有卵子流出时,立即用手压住生殖孔,同时检查雄鱼,见有乳白色精液外流时,立即人工挤精,使精子和卵子结合,经过1~2 min后,用水轻轻冲洗多余的精液,并把鱼卵放入孵化器中孵化。

2.4 孵 化

鳜鱼卵可采用流水式孵化槽或孵化缸孵化,孵化用水要求清新无泥沙,水的流速和流量均要比孵化家鱼卵时大些。水温在25~30 ℃时,经约29 h可孵出鱼苗;水温在23~24 ℃时,约需53 h鱼苗才能破膜入水。

刚刚孵化出膜的鳜鱼苗身体纤细柔嫩,体长3~4 mm,比同期家鱼苗小。孵化出鳜鱼苗的卵黄囊较大,可随水流在水中翻滚,3 d后卵黄囊逐渐消失,鱼苗由上下游动改为水平游动。待鳜鱼的上下颌长出尖锐牙齿时,即可吃食与它身体大小相似的鱼苗,此时要投喂团头鲂或鳑鮍鱼苗供鳜鱼苗食用,避免鳜鱼苗因吃不到适口食料而互相吞食。

2.5 育 苗

采取孵化缸流水育苗法,育苗成活率在60%左右。育苗时,孵化缸中水的流速要比鱼苗出膜前小些,且一般容水量为350~400 kg的孵化缸里鳜鱼苗放养密度为500尾左右。出膜后5~7 d,每尾鳜鱼苗每天可吞食1~2尾团头鲂鱼苗,之后视鳜鱼食量增至5~6尾或稍多一些。经5~7 d育苗,鳜鱼苗即可长到西瓜子般大小,体表出现色素团、胸鳍后有1条黑色花纹、尾巴有1个黑点;育苗13 d左右,鳜鱼苗体长可长至21~33 mm。

2.6 防 病

鳜鱼苗极易感染水霉菌和寄生车轮虫、斜管虫及其它原生动物,鱼病发生严重时,病鱼停食、游动失去平衡下沉或于水中翻滚,若不及时治疗就会大批死亡,在鳜鱼苗长到南瓜子般大小后,鱼病发生会逐渐减少。具体防治方法:采用浓度为1.4 mg/L的硫酸铜与硫酸亚铁合剂(重量之比为5∶2)消毒治疗,洒药时孵化缸要停止流水30 min,且由于鳜鱼苗对药物特别敏感,因此,用药浓度要十分准确。

猜你喜欢

雄鱼催产亲鱼
半滑舌鳎基因编辑快速生长雄鱼通过现场验收
斗鱼为什么喜欢争斗
双针刺疗法联合米索前列醇在118例孕足月产妇催产中的应用及对产妇宫颈成熟的影响
促进家鱼亲鱼性腺发育提早成熟的关键技术
黄颡鱼亲鱼培育的技术要点
地热水环境条件下促进家鱼亲鱼性腺发育提早成熟的关键技术
中国主要养殖经济鱼类人工催产药物使用进展
虹鳟伪雄鱼与正常二倍体群体血清类固醇激素含量的季节变化
按摩乳头能催产吗
鱼类催产激素对齐口裂腹鱼繁殖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