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江阴市优良食味水稻优质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2018-01-17许德美江苏省江阴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214431

上海农业科技 2018年4期
关键词:江阴市食味稻米

许德美 (江苏省江阴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214431)

江苏省江阴市经济发达,农村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发展迅速,据2017年底统计,有超过70%的土地集中在规模在3.33 hm2以上的种田大户手上,这些种田大户中有不少是经济实力较强的企业老板,这有利于促进稻米产业化的发展。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大米食味性、安全性的要求越来越高,再加上近年来国际市场粮价一直在低位运转,国家对稻谷的收购保护价政策也发生了变化,因此,农业供给侧改革势在必行。为此,江阴市水稻生产已从过去的一味追求高产高效向追求品质转变,从一味的生产销售稻谷向产供销一条龙走品牌化道路发展,优良食味稻米产业逐渐发展起来。为适应江阴市水稻生产发展的新变化,江阴市作栽站通过品种筛选以及对水稻播种、育秧、大田栽培管理等进行了一系列的试验示范,总结出了一套较为完善的优良食味水稻优质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对江阴市优良食味水稻进行优质高产高效生产具有较强的指导作用。现将相关技术要点介绍如下,以供参考。

1 合理配置优良食味水稻品种

根据种植规模,合理配置早、中、晚不同生育期的优良食味水稻品种。适合江阴市种植、生育期最短的优良食味水稻品种是“苏香粳3号”,国庆节前新米即可上市;生育期中等的是“南粳5055”“南粳9108”;生育期较长的是“南粳46”“苏香粳100”等[1]。

2 培育壮秧

2.1 做好苗土培肥

采用营养土或基质育秧,每100 kg细土加壮秧剂0.8 kg,充分混合均匀;基质育秧也要加入一定比例的营养土,一般加入营养土50%左右,以促进稻苗盘根和增加育秧土的保水保肥性能。

2.2 提高播种质量

播种前做好种子处理,首先采用盐水选种法,剔除不饱满的种子;其次严格按照江阴市植保站的要求进行药剂浸种,以有效控制恶苗病等种传病害,浸种时间视气温而定,气温低时浸种60 h,气温高时浸种48 h;由于目前江阴市推广种植的水稻品种易感恶苗病,建议浸种后直接晾干播种,不进行催芽,但必须做好暗化出苗工作。播种时严格控制播种量,采用机械播种时,每盘播芽谷不超过140 g(干种不超过110 g)。

2.3 确定适宜播期

江阴市水稻的最适移栽期是6月5日—20日,一般秧龄为15~20 d,由此可知江阴市水稻的最适播种期是5月18日—6月2日,各地要根据茬口和机械情况,合理确定播种期,防止水稻抽穗扬花期遇到极端高温或极端低温造成大幅减产。

2.4 加强秧田管理

(1)科学管水。揭膜前保持盘面湿润不发白,缺水补水。揭膜至秧苗2叶期前建立平沟水,保持盘面湿润不发白、盘土含水又透气,以利秧苗盘根。秧苗2~3叶期视天气情况勤灌跑马水,做到前水不接后水。秧苗移栽前3~4 d,灌半沟水蹲苗,以利于机插。(2)及时追施断奶肥。在秧苗1叶1心期,施尿素60~67.5 kg/hm2,于傍晚待秧苗叶尖吐水时建立薄水层后均匀撒施或加水15 000 kg/hm2浇施。(3)做好苗期病虫防治。秧田期主要病虫害有稻蓟马、稻飞虱、稻瘟病等。秧苗2叶期后,应密切注意病虫发生情况,及时对症用药防治。

3 提高大田栽培管理水平

3.1 适期适龄移栽

为增加大田生育期,提高产量和品质,要坚持适龄适期移栽。江阴市最适的移栽期是6月5日—20日,移栽时秧龄15~20 d、叶龄2.5~3.5叶。

3.2 提高整田质量

要保证秸秆和泥土充分混合,提高田面平整度,达到寸水棵棵到。

3.3 合理移栽密度

移栽密度过大或过小都不利于稻米品质的提高。移栽密度以24万~27万穴/hm2为宜,每穴栽4~5苗,基本苗数在7万~8万苗/hm2。通过及时更换秧爪,提高作业质量,将缺穴率控制在5%以内,并将机插深度控制在1.5~2.5 cm[2]。

3.4 合理肥料运筹

适当增加基蘖肥比例,将基蘖肥施用量提高到70%,基肥增施有机肥,减少氮肥用量,后期只施促花肥、不施保花肥。具体为:基肥施用有机无机复合肥(9-3-3)1 350 kg/hm2加尿素75 kg/hm2;分蘖肥在移栽后7~10 d结合除草剂使用施尿素75 kg/hm2左右;促花肥在叶龄余数3.5叶时施水稻专用复合肥(16-8-16)525 kg/hm2[3-4]。

3.5 科学水浆管理

秧苗移栽后5~7 d,田间要特别注意保持浅水层,防止高温死苗;活棵后要及时脱水,排出秸秆腐烂产生的有毒气体,防止水稻根系中毒;分蘖前中期每次灌水后要脱水1~2 d,做到前水不清、后水不上,以促根壮蘖;当茎蘖数达目标穗数的80%时开始搁田,分次轻搁2~3次,切忌一次性重搁,最好开好丰产沟,保证全田搁田适度;搁田结束到抽穗扬花期要采用间隙灌溉,即灌一次浅水保持水层1~2 d,自然落干1~2 d后再灌新水,如此反复,确保清水硬板,防止复水后土壤回软;籽粒灌浆期要干湿交替,即灌一次浅水保持水层1~2 d,自然落干3~4 d后再灌新水,以保证水稻后期土、水、气协调,提高抽穗灌浆期水稻的根系活力和叶片光合能力,增加光合积累,提高结实率和千粒重;要防止断水过早,确保在成熟前1周灌好最后1次水。

3.6 坚持病虫草的绿色防控

加强对病虫害的预测预报,以“不达防治指标不防治”为原则,尽量减少防治次数。化学防治要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

要根据田间杂草类型,选择低毒高效的化学除草剂进行除草,总的防除原则是机插前后二次用药封闭、中期见草除草。具体为:在机插大田平田后进行第1次封闭化除,用50%丁草胺乳油1 950 mL/hm2,兑水225 kg/hm2左右均匀喷粗雾,注意保持浅水层2 d,药后2~3 d再进行移栽;在机插后7~10 d结合施用分蘖肥进行第2次封闭化除,用69%苄嘧·苯噻酰水分散粉剂(快达69)900 g/hm2拌尿素75 kg/hm2撒施,施药时田间要有3~5 cm水层并保水5~7 d;移栽后20 d左右,根据田间杂草发生情况用稻喜等除草剂进行化学除草。

4 适时收获,低温烘干

为保证优质稻谷米质不受影响,宜于水稻黄熟末期成熟初期收获,一般在稻谷含水量为20%~25%时及时收获。过早收获,未熟粒和青粒米较多;延迟收获,稻米光泽度差,脆裂多,垩白趋多,影响稻米加工品质和食味品质。水稻收获后,及时使用烘干机烘干,温度控制在35~40 ℃,先用低温干燥,然后随着水分的下降逐渐升温,干燥速率宜控制在每小时稻谷含水量下降0.7%以内,干燥结束时稻谷含水率宜控制在15%左右。

猜你喜欢

江阴市食味稻米
江阴市24家营运车辆企业被联合警示约谈
江阴市“三个创新”打造危化品安全监管新引擎
隐藏于稻米花果中的酒香
稻米飘香醉人时光
稻米香喷喷
江阴市船舶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基于3种方法的西南杂交籼稻稻米食味评价及品种优选
食味知人:贾宝玉的三个饮食场景
关于中国粳稻品种的食味品尝评价的研究
—— 品尝员的识别能力与适口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