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英语课堂问题的设计及提问策略

2018-01-16陈洪英

职业·中旬 2018年9期
关键词:问题设计英语课堂中职

陈洪英

摘要:课堂提问作为一种教学手段和教学艺术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对中职英语课堂提问中问题的设计、提问的策略、提问后的等待和评价等几方面进行了探讨,以期达到加强课堂互动,优化中职英语课堂教学的目的。

关键词:中职 英语课堂 问题设计 提问方法

提问是联系师生思想活动的纽带,是开启学生智慧之门的钥匙。在英语课堂教学中,一个高质量的发问往往能活跃课堂气氛、启迪学生思维,在学生脑海里留下深刻的印象,同时能帮助教师及时了解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程度,分析学生学习中可能存在的问题,是英语教师评估学生在学习的重要手段。提问还能增加学生的课堂话语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英语听力和口语交际能力。英语教学过程正是师生互动的过程,教师的提问和学生的应答构成了师生思想交流的生动画面,是学生学习语言的重要形式。但是,由于学生英语基础较差,学习热情较弱,中职学校的英语课堂显得死气沉沉,在提问互动环节中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课堂问题的设计和提问的策略还有待于进一步优化和完善。因此,开展英语课堂问题的设计和提问的策略研究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一、问题设计的原则

课堂问题设计的质量,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效果,深入研究中职英语课堂问题设计的原则,设计出高质量的问题,才能诱导学生更多地参与课堂互动,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

1.从教材和学生的实际出发

中职英语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应深入实际,研究中职生原有的英语基础状况,以及接受能力和思维习惯。教师设计出的问题要明确、有针对性、紧扣课本,不能过于随意和粗放。问题的难度不要过多地超出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词汇不可过偏、过难,词汇量要控制在学生已掌握的范围之内。为此,英语教师首先要认真挖掘教材的重点和难点,寻找合适的切入点,巧妙地设计一些引导性、启发性的问题,使所设计的问题不仅能够覆盖教学重点和难点,而且能反映知识点之间的联系。

2.循序渐进、坡度适宜

提问的本质在于巩固知识、使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思维水平得到提升。中职英语教师在设计课堂问题时应有的放矢、把握分寸。问题太简单,会使学生觉得索然无味,不利于启发学生的思维,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问题太难,学生会知难而退,也会挫伤学生学习热情。只有适度的提问,恰当的坡度,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启发学生的思维。因此,教师设计的问题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既富有挑战性,又使学生“跳一跳”能摘到桃子。实践也证明,略微高出学生现有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学生通过一定努力才能探索出正确答案的问题,才能引导学生进行更高层次的思维活动,提高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才是有效的提问。

3.問题形式的多样性

英语课堂所提问题的形式有多种,通常采用一般疑问式、判断式、选择式和特殊疑问式。前面三种形式的提问对活跃课堂气氛,使课堂教学顺利进行具有很大作用,但这几种方式所诱出的答案直接且简短,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思维,适合一些简单的问题。同时,这几种提问形式减少了学生参与交际的话语量,限制了其语言输出。相比之下,特殊疑问形式可以引导学生观察语义情景,诱发学生深入思考,能给学生创造更多表达思想观点的机会,在语言上有更多的输出。英语教师应尽量使用这种形式,给学生更加广泛的思维空间。另外,英语教师可根据教材内容设计一些拓展性的、开放性的话题,与学生一起围绕话题进行探讨、交流,自由发表意见,使学生有机会重新组合已有的知识与经验,进一步强化创新思维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

二、提出问题的策略

1.提问对象的选择

选择恰当的提问对象是英语课堂提问成功的关键一步,必须在课前进行精心设计。中职生英语基础薄弱,智力水平、基础知识和理解能力更是参差不齐,学生对问题的反应速度是不一致的。因此,教师应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安排不同层次的学生回答,不但让全体学生都有机会参与课堂互动,而且要考虑到学生个体的特殊性。笔者在提问时对于信息量大、没有唯一答案的探讨型问题,安排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回答;在提问基础比较差、需要鼓励和帮助的学生时要适当降低难度,或者把探讨型性问题变为选择题或判断题等。让英语水平在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问题可答,都有机会得到锻炼,让每个学生都成为学习的主体是英语教师的职责。

2.提问的顺序与时机

教师在提问时不要太突然,要给学生准备的时间,提问太突然,学生会慌乱措手不及,影响思维。应做到先提出问题后叫人,这样使每个学生都紧跟教师的思路,每一个问题都产生群体效应,否则便起不到让全体学生思考和准备回答的作用。教师提问时,不要每次只提问举手的学生或者优等生,也不要按座位顺序提问,要考虑到教室每一个角落的学生。对于不举手的学生和学困生,教师要根据具体情况,设计合适的问题,在适当的时候提问他们。

英语教师提出问题时要掌握分寸、选准时机,不但要提问在知识的关键处,还要和教学步骤相适应。如课前回忆性提问,让学生回忆所学习过的基本知识,巩固上节课内容;课中理解性提问,设置悬念,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在学生注意力涣散时提问,能聚焦学生的注意力;课堂小结时提问,进一步强调重点难点,是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进一步理解和升华。另外,英语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及时捕捉时机发问,活跃课堂气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3.提问的规范性、艺术性

同样的,问题提法不同会有不同的教学效果,平铺直叙会显得枯燥乏味,使人昏昏欲睡,不但难以激发学生的思维欲望和学习英语的兴趣,还会导致学生的注意力涣散,冗长或模棱两可的提问也会引起学生的误解,使学生不知所措。这就要求英语教师在提问时语言要规范、明确简洁,不但要符合英语语言习惯,还要发音准确、口语流利。课堂提问还是一门艺术,教师如果能用艺术性的语言进行发问,用美的语言熏陶学生,不但能更好地启迪学生的智慧,帮助学生获取知识,还有利于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另外,提问设疑不可过多,不分主次的“满堂问”只会干扰学生的自主学习,淡化学生的主体意识,又会使学生的神经过于紧张而造成疲劳、迟钝,对教学无益。

三、提问后耐心等待

教师在提问后总希望学生立即做出正确回答,但是学生由于对问题理解不透彻或口语能力差等因素,回答不出问题的情况时有发生。即使成绩很好的学生在回答教师的提问时也会因慌乱、紧张而答不出,何况是英语基础薄弱的中职生昵。因此,在提出问题后,教师要有耐心等待,不能催促学生,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在等待中可以对所提出的问题作必要的提示或重述,引导学生回答。有的教师为赶进度或者为保持课堂教学的流畅,看到被提问的学生因紧张而困窘、卡壳时就立即放弃,重新点名别的同学回答,或者在学生还没有思考好以前就催促学生回答。这些做法打断了学生的思维,剥夺了学生组织答案的权利,不但影响了课堂提问的效果,还会伤害被提问学生的自尊心,挫伤其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教师提问后,需要等待3~5秒钟或更长的时间之后,才可重复或重新表述问题,这样可以保证学生有时间思考问题,组织正确答案。如果间隔的时间太短,不利于学生思考,如果间隔的时间太长,学生都思考好了,教师还不提问,学生的思维和兴趣就开始涣散。教师若能适当延长提问后的等待时间,并加之以适当的暗示和提醒,定能为中职生的英语学习提供更多更有效的锻炼机会,同时中职英語课堂的互动也会更加人性化、更加充满活力。

四、及时评价和充分肯定

学生回答问题完毕,教师要及时地进行反馈和评价,否则提问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教学的实践也证明,英语教师只有及时进行评价和更正才能引领学生的思路、巧妙提升互动效果、消除学生的紧张心理、鼓舞学生的学习热情。笔者在评价时尽量运用鼓励性言辞,态度真诚友好,忌求全责备,更不能抓住学生的小差错,故意出学生的丑,让学生感到难堪。回答问题出错或卡壳,是语言学习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现象,尤其是中职生,他们在初中阶段的英语学习中屡受挫折,心理素质较低。英语教师要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如果教师评价时用充满责备的语言、强硬的态度,就会增加学生的心理负担,造成恐惧心理。笔者在指出学生的错误时,用“It doesnt matter”等委婉的语句帮助学生消除自卑和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并用“Try it again”“You can make it”激励他们重新作答。

如果学生对问题做出正确的回答,即使是很小的进步,都应当给予肯定和鼓励,让学生体会收获感、成就感。另外,教师还可以通过无声的语言来传达评价信息,如一个鼓励的眼神、一个肯定的微笑都会使学生受到鼓励,增强信心。

五、小结

总之,课堂提问是引导学生运用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重要途径,是有效教学的必要和重要环节。中职英语教师只有掌握了课堂提问的有效策略和方法,才能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实现课堂教学的最优化,并启迪学生的思维,开阔学生的视野。

猜你喜欢

问题设计英语课堂中职
用爱浇灌英语课堂
精设计,巧提问
浅论初中语文教学问题设计创新
让快乐回归英语课堂
微课提问的设计:以一件获奖作品为例
果真是“误了百万中职生”吗?
构建中职生成才通道的思考
关于中职与高职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