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工智能时代学生引领未来阅读变革

2018-01-16王金涛

新课程研究·上旬 2018年11期
关键词:人工智能时代

摘 要:人工智能时代,“人·机共读”将成为又一新的范式形态,个性化学习、个性化阅读成为主流。人工智能在改变着世界,也在改变着阅读。人工智能时代,一个学生可以引领的阅读新时代。

关键词:人工智能时代;未来阅读;“人·机共读”;范式变革

作者简介:王金涛,江苏省南京市银城小学教师,高级教师,江苏省小学语文特级教师,江苏省青年岗位能手,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对象。(江苏 南京 210036)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8)31-0016-03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提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但在实际的阅读教学过程中,我们并没有解决好一个关键性的问题——“谁在个性化?”不容置疑,很多时候是我们教师在个性化解读后,把所谓主观认为的“个性化阅读”教给学生,在帮学生进行个性化的阅读。“智能+”时代,这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个性化阅读。未来阅读的格局,更多的应该是自适应阅读、自组织阅读,以及“人·机共读”的多元化阅读。当下,教师在学生的阅读中究竟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教师手中还有多少可供学生阅读的原创性课程呢?换句话说,或许更容易理解,閱读这件事情学生又有多少自主权呢?这在传统的课堂是基本为零,但是随着社会发展,智能时代,这个数值将发生根本性变化。

人工智能(以下简称AI)将教学变为大数据分析以及人工智能辅助的以学生为中心的个性化学习,为每个学生提供个性化、定制化的学习内容、方法,从而激发学生深层次的学习欲望。而且教育资源的均衡化方面,人工智能也可以发挥很大的作用,可以有效解决以前远程教育教学中师生不能进行有效互动和教师不了解学情的问题。AI时代,“开放·连接·智能”的环境下,阅读资源或由此所建构起来的多种阅读课程,正在逐渐满足学生个性化阅读的需求。而且“智能+”时代,阅读资源(课程)已经实现了从需求侧变革到供给侧变革的升级,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因“智能+”时代的到来将逐步实现。学生引领未来阅读的变革方向将成定局,人工智能赋能阅读变革的作用也将随之越来越凸显。

一、AI时代,“人·机共读”的范式样态

“智能+”作为一种新的思维方式,将成为智能时代阅读教学改革的行动指南。因为,AI环境可以让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智慧学伴,用智能工具如手机等拍一拍、扫一扫、说一说、点一点,就会在瞬间实现答案的即时解析、打分点评,知识点、考点、难点的自动生成与推送。期间还能根据学生各自的认知水平、知识掌握等情况差异,推送提供个性化、定制化的学习内容、方法,从而激发每一个学生深层次的学习需求。

在“智能+”思维指引下,学生的个性化阅读有其独特的“个性”样态。《礼记·中庸》对学习提出了五个方面的诠释,“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AI环境,“智阅读”同样遵循这样的学习路径,“智学、智问、智思、智辩、智行”构成一个较为完整的“智阅读”闭环全过程——人·机共读(见图1),它将人(学生)的情感体验、深度思考、个性化阅读需求,以及机器的技术升级、智能连接、自适应性学习融为一体,极大满足了“以学生为中心”的个性化阅读的精准与智慧“供给”。

二、 AI时代,“人·机共读”的策略定制

人工智能从根本上无法全部替代阅读,但是可以帮助人类更好地进行阅读。所以,AI环境下如何审视人工智能,并利用人工智能服务学生的阅读(阅读教学)呢?笔者认为,量身定制“人·机共读”的具体策略,这一点尤为重要。

1. AI时代,简单阅读由机器替代完成。“人工智能时代,程式化、重复性的、仅靠记忆与练习就可以掌握的技能将是最没有价值的技能,几乎一定可以由机器来完成。”由此推论,程式化、重复性,检索类的简单阅读一定可以交给机器来完成。尤其是在阅读中我们所遇到的工具性、检索性的阅读就可以交给智能机器人,让机器人去检索、整合与处理信息。

例如,在开展“有志者事竟成”的主题阅读活动时,除了将书中的很多典型的人物、故事进行整合之外,教师通常还会借助很多工具书来扩大自己的阅读领域和视野,为学生列举相关书目,以便于深入进行整本书、多本书、群文阅读等活动的开展。以往的做法是教师带领着学生大量的翻阅书本,进行梳理归纳,这样很耗时间,有时候还会因为身边工具的单一、资料的匮乏等因素,陷入阅读困境。而在AI环境下,类似这样围绕某一主题查找资料的工作,机器人做起来比人更加快捷、准确,只要我们提出要求,发出指令,机器人便可即时完成。其实这一点“百度”“搜狗”的搜索引擎都已经让我们见识到了互联网资源的强大。AI时代,这项功能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将更为强大,比如机器人还能对所查找来的资料进行“初读”,如果是一本书,还可以为你呈现该书的主要内容和观点,并建立与其他多本书的关联,一起向你推荐,为你的进一步阅读提供基础性参考资料。如果你长时间关注、阅读这一主题或是某位作家的系列关联文章,机器人还会因此帮助你寻找、推荐合适的“类读物”。

让机器人代替完成部分事情,可大大节约时间,让我们将时间用在深度阅读上,让学生从死记硬背的灌输式、程式化的教育中自我解放出来。除此之外,这样也是在不断地替代教师在课堂上低水平、简单重复性的教学活动,从而让阅读焕发生命活力。

2. AI时代,深度阅读由“学生·机器”协同完成。AI时代,是一个“人·机共读”的时代。未来的人,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一个“人机结合体”,即未来的学习者、阅读者,是人脑加人工智能的合体,人们在把简单的阅读交给机器人去做的同时,更会利用各种碎片化的时间让机器人为自己“读书”。此外,还可以通过智能工具,主动向机器人学习,进入深度学习状态。因为,未来人们所擅长的和机器所擅长的必将有很大不同,人可以拜机器为师,从人工智能的计算结果中吸取有助于改进人类阅读思维方式的模型、思路甚至是基本逻辑。未来的阅读与沟通将不仅仅局限于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人机之间的沟通将成为重要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目标。可以预想,今后,学生从学习的第一天起,就和面对面的或者是远程的同学一起讨论、一起阅读、一起设计、一起提出解决方案,从而共同进步。

据悉,在有深度学习助力,有基于互联网的海量数据支撑,有数以万计的强大计算机群的作用下,谷歌大脑正在帮助谷歌公司解决横跨多个领域的几乎所有人工智能的相关问题。谷歌的搜索引擎正在使用谷歌大脑优化搜索结果的排序,或直接回答用户感兴趣的知识性问题……谷歌上能查到的东西还需要在课堂上教吗?设想一下,对于学生的阅读而言,课内课外还有多少东西是原创的,还有多少在网上是查不到的。

“人·机共读”就是要借助人工智能系统,为每一个学生提供丰富的阅读课程资源,并实现需求的精准供给,线上线下协同作用达成阅读目的。因为,未来阅读的鸿沟还同时取决于学生选择能力的差别,而不在于机器人的技术高低,或超人工智能是否到来。

3. AI时代,个性化阅读仍要学生独立完成。AI时代,AI是工具,也是思维与方法。“人·机共读”也仅仅是其中的一种阅读方式,兴趣、个性化的阅读才是那些比较深度的东西,因为这些最能体现人的综合素质的技能。例如,人对于复杂系统的综合分析、决策能力,对于艺术和文化的审美能力和创造性思维,由生活经验及文化熏陶产生的直觉、常识,基于人自身的情感(爱、恨、热情、冷漠等)与他人互动的能力……这些是人工智能时代最有价值、最值得培养和学习的技能。

人的情感体验、自我认知等思维都是机器所没有的。实际的阅读中,学生可以根据上下文内容,以及联系生活实际洞察蕴含其中的丰富含义;可以尽情领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恢宏气势;可以望月沉吟“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游子情愫……这些复杂的思想,以及独特的阅读体验,今天的AI还不能完全理解与实现。人和AI相比,一个明显的智慧优势就是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但人工智能的存在与表现,也给了我们一个回归个性化阅读的信号。因为关注人的个性发展,才是教育的本质,也是教育的真正使命。阅读要回到人本位,回到學生真正个性化阅读的状态——自组织、自适应性学习。

那么,AI时代,面对更为广博的阅读资源,我能做什么?其实,应该告诉学生的是——我能做和机器不一样的事。在AI环境下,机器人会迅速占领所有“标准化领域”,而人类则将在各种差异化资源的供给中自由选择,从而实现个性的充分张扬,在各种差异化阅读资源的精准供给中实现个性化阅读的需求和发展。虽然AI环境给学生阅读带来了无限自由选择的机会,可是书单再多,智能再超强,也只有适合的才是最好的。因为只有人的精神个性,才是人工智能时代里人类的真正价值。只有用开放的形态,创造性地迎接人工之智能与人类协同工作的新世界,才能真正成为未来的主人。对阅读而言,学生才是未来阅读的引领者和实践者。

三、AI时代,给未来阅读带来深刻变革的思考

1. 人工智能最终是无法完全替代阅读。阅读仍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但是不掌握人工智能技术,不能与时俱进充分利用人工智能,就可能被时代所抛弃,或者被那些善于利用人工智能进行有效阅读和学习的同伴所淘汰。未来已来,如何让我们的学生不输给人工智能,成为“智能机器”,需要教师高度关注。用祝智庭的话说:“但是无论如何变化,教育发展的总趋向是让学生从学会到会学与会创。”阅读同样如此。

2. 关注人的个性发展需求仍然是未来阅读与学习的重点。学生之所以能引领未来阅读变革,是因为任何的技术手段都是为人服务的,而不是在制造替代人的工具,个性化阅读是不会单纯根据技术的升级而彻底改变的。同时,教师的角色也将必然发生改变,成为满足学生个性化阅读的教学服务者、提供者,以及设计实施定制化阅读的阅读顾问。因为未来一定是一个“人机共教”的新时代。

为此,AI的发展,以及智能机器人的兴起,潜在的意义还在于让我们更好地重新去审视和发现教育,回归教育的本质。毫无疑问,AI会改变世界,改变阅读,但所带来的真正问题是,改变AI的又是谁?改变AI时代阅读的又是谁?未来阅读,一定是那些拥有大数据、互联网、智能思维和技术的人,尤其是随着强人工智能、超人工智能的到来,我们更应该具有这样的认识、理解与信任。AI时代,一个学生可以引领的阅读新时代!

参考文献:

[1] 李开复,王咏刚.人工智能[M].北京:文化发展出版社,2017.

[2] 高奇琦.人工智能:驯服赛维坦[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8.

[3] 杨桂青.人工智能时代学生如何学习[N].中国教育报,2018-05-16(1).

[4] 朱永新.迎接“人机共教”新时代[N].中国教育报,2018-03-05(2).

[5] 唐亮.人工智能给未来教育带来深刻变革[N].中国教育报,2018-01-04(2).

[6] 王晓波.人工智能为教育赋能[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8,(1):7.

[7] 姚珺.《中国制造2025》与“工业4.0时代”[J].领导科学论坛,2016,(2):13-30.

责任编辑 黄 晶

猜你喜欢

人工智能时代
人工智能时代工业机器人的发展趋势
浅谈人工智能时代财务的变革与转型
人工智能时代的刑事风险与刑法应对
人工智能时代知识产权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浅析人工智能时代的公共政策选择
人工智能时代的计算机程序设计教学探讨
人工智能时代应对失业问题的策略
人工智能时代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的转型方式探索
人工智能时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创新思考
人工智能时代的课堂革命:新课堂新思维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