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细节至上的德国人

2018-01-16侯朝阳

出国 2018年12期
关键词:葱油烤制小作坊

侯朝阳

密密麻麻的公交时刻表;各式各样的锅碗瓢盆刀;随意打开一份报纸,满眼大大小小的数据图例;站在超市里,货架上的商品都披着专业机构测评分数,一身硬气……刚来德国时,处处彰显的严谨、量化思维,仿佛一座巨大的镶着金边的玻璃展柜,让我惊叹不已。如今在德留学逾三年,对这里的一切渐渐习以为常,通过身边的一些德国人,我对德意志民族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法学生室友

“中国没有所谓‘零楼的,负一层上面就是地上一层了。”

“那零不就没有了,‘负一和‘一之间怎么能没有‘零呢!”

这是我和室友G的一段经典对话。

G室友来自德国斯图加特市一一奔驰、保时捷和博世的故乡,就读法学专业。在环境的熏陶下,时年21岁的他用“严谨”打开了我了解德国人的第一扇窗。

初来乍到,常常遇到生词。当我向他请教一些日常流行语的用法时,他会相当精准地给出一串字典式的定义,让我恨不得拿小笔记记下来。比如“geil”这个词,大概相当于汉语中的“棒”或者已故流行语“给力”,国年轻人使用这个词的频率相当高。

靠着语境,我已经理解得八九不离十了,但是秉承着精益求精的精神,我还是向G室友讨教了。他先用书面语解释了一番,大抵意思如下:“本词属于流行俚语,用于表达惊叹、赞美,形容非常好,或者说某一事物很高程度地符合说话人的心意:还有一个意思,便是形容人性感,外表有吸引力,然多为贬义。”

我还在充满钦佩地咀嚼這长长的定义,那边的G并未罢休。作为熟读无数法律条文,背诵一字不许偏差的学霸,他又上网搜索了这个词的词典解释,了解到这个词在植物学中还有“生长繁茂”,甚至“施肥过度”之义。于是“geil”这个词,我是再也不会忘记了。

G室友的另一次表现,也让我印象深刻。那次我买了张海报往墙上贴,贴完后不能确定是不是方正的。正好他从门外经过,我便喊他进来帮我看看。他进屋了,步子时远时近,一番打量,却始终默不作声。一个转身,他回屋抄了把卷尺,我顿时心里一沉,默念一句“geil”!

待他量完海报边与房梁、墙边的距离,获得铁一般的数据后,才轻吐一句:“你看,歪了。”于是乎一通调整,总算挂得主观和客观意义上都正了。

然而谁知夜里海报竟轰然掉下,那一刻惊醒的我心里又一沉。第二天,我正打算就着墙上的铅笔记号张贴,他又来了,告诉我这种胶带贴不住,他有专门的墙面贴。仿佛哆啦A梦般,他回屋拿来了专业的墙面贴以及一个电子秤。是的,胶带每只承重200克,他必须测量海报的重量并结合墙面的光滑程度以确定需要几个墙面贴。结果就是,到现在这张海报还在墙上贴得稳稳正正的。

S君的“面包小作坊”

看到上面,诸君或许会想,这不过是个极端案例。那么接下来我要介绍一下另一位室友一来自汉堡的S。S室友家境优渥,一直崇尚绿色健康的生活。和G君一起,他们俩“经营”着一家不对外开放、唯一顾客就是老板的“无证面包小作坊”。

德国人爱吃面包是出了名的,面包对于他们就像意面之于意大利人、法棍之于法国人、汤之于广东人一样。对于如此重要的主食,崇尚有机健康的S君某日心生一计:自己动手,丰衣足食。而且他要烤的不是普通面包,而是无面粉、无泡打粉、无添加、百分百全谷物有机面包。连酵母也要自己在冰箱养,于是我们的厨房里从此住进了一个新宠物:天然酵母。

小作坊每周按需开炉两到三次。从第一次烤制以来,S君始终坚持在一个本子上记录烤制数据和成果,包括各种谷物的用量,研磨精细度,发酵时间,烤箱温度,烤制时长以及成品的具体颜色、口感、湿润度等等,不厌其烦,颇有做大做强的架势。

这一番动静引来了G君。他对面包外形颇为讲究,所以实验报告上从此多了新的一栏:平整度。这两位都不是理工科学生,却着实把我们的厨房变成了实验室。终于,一次次的尝试、失败和改进后,他们成功研发出了完美的“三无面包”。

曾经有一次,他们比例计算失误,面包发硬掉屑,我“被迫”品尝失败的苦果。我问了句:“你们俩为什么不买台全自动面包机?”“那就不好玩了呀!”两人异口同声道。

好玩,大概在一般人的印象里,很难将这个词与“严谨”联系在一起。然而在这德国哥俩的眼中,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追求细节竟是一桩充满乐趣的事情。很难说是严谨的德国人被条条框框所禁锢钳制,还是他们在掌控着细节,感受“万事到位”的快意。至少这件事上,严谨带来的掌控感赋予了他们无限乐趣。

好友T与葱油拌面

好友T是个爱做菜的德国施瓦本女孩,遇到我这个中华料理小当家,自是常常切磋。

有一回我给她做了葱油拌面。做过这道菜的人都知道,它的配料非常简单:细面、鲜葱、白糖、生抽、老抽,当然还有大量的油。当一个德国人想要复刻一道只吃过一次的中国菜时,会出现什么情况呢?面对眼前的几个“少许”“适量”字眼儿,我知道,接下来的一段日子大概会常常吃到葱油拌面了。

果然,我先是陪她去亚洲超市买了生抽、老抽,她详细地询问了两者的用途舆区别,又记录下各种配料的配比以及葱段炸制的时间。那段日子,我一次次帮她尝味、看颜色,到后来我都快忘了正宗的葱油拌面是什么味道了。一个月过去,我被认真好学的T喂胖了三斤。

当然,T也并不总是那么“轴”。当她自己做朴实的施瓦本家常菜时,也总是凭感觉放佐料,只有当我们一起做中国菜时,她才会问“豆腐要切多大,两厘米还是三厘米”或者“要放几汤匙酱油”之类的问题。大概对于前者,她有足够的记忆储备以供调用,而做中国菜时,她的那份认真和执着更多是对菜品和我的双重尊重吧。

猜你喜欢

葱油烤制小作坊
羊肉烤制过程中水分的分布与迁移规律
葱油拌面
葱油的美学
葱油的美学
安徽:食品小作坊整治提升行动成效显著
安徽:启动食品小作坊整治提升行动
烤羊腿过热蒸汽联合红外光波烤制工艺参数优化
松露烤生蚝
加工条件对烤制鹌鹑蛋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影响
葱油的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