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语文学案设计例谈

2018-01-16姜军

关键词:朱自清导学背影

姜军

摘 要:新课程理念特别强调学案导学。在初中语文阅读课的教学中,借助学案导学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的阅读效率。教师在设计学案时,要充分考虑多方面的因素,本文以《背景》一课的教学为例谈了初中语文学案的有效设计策略。

关键词:初中语文;学案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23-088-1

“导学案”教学法和以前的教学模式相比,具有很强的创新性。它把学案当成载体,通过导学的方式,师生共同进行合作,从而完成教学目标。在课堂教学当中,笔者通过亲身实践,体会到了“导学案”的种种优势。下面笔者就结合“导学案”的优势,对朱自清《背影》的教学过程进行解读,以期对语文新课程的学习模式不断完善,进而使学案的质量逐步提高。

一、相关背景知识

在初中语文的学习中,有一部分课文由于时代感比较强,在文化背景上和当前差异较大,不符合目前学生的生活特点,从而导致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阅读障碍,或者对文本的个别段落无法理解,缺少体悟,有时候甚至会曲解课本中的内容。为了改变这种情况,教师首先需要让学生对课文进行预习,再利用相关工具,让学生了解和课文相关的一些知识,包括作者的个人信息、写作背景等,并进行简单的描述(一般200字左右);还可以适当在学案中进行“留白”,让学生自己动手,填补这一部分的空白。通过这些活动,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将会更加深入。

例如,在学习《背影》这篇课文时,笔者首先请学生搜集和朱自清有关的资料,完成相关填空题,如朱自清的个人信息、文学成就、代表作等。当学生对课本中的主要人物有了一定的了解后,就会比较容易进入学习状态中。

这样,学生在这个过程中自然就能够对这一篇课文的写作背景进行深入理解,从而为他们的高效化文本阅读奠定基础。

二、基础知识

在实施“学案导学”教学模式时,学生自主学习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且会影响到教师的课堂教学效果。因此,教师需要参与到学生的自学过程中,并及时进行引导。

例如,在《背影》一文时,笔者首先分析了课文的特点:这是一篇朴实而温暖的散文,主要讲述了父亲送“我”上站台,并给我买橘子的场景。和长篇戏剧相比,有比较大的差别。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对文中的感情脉络有一个整体的感知,我首先让学生多读几遍课文,再结合自身的生活体验,体会作者要表达的情感。在这一部分,笔者设计了几个问题:请大家简单概括一下文章的主要内容?文章中是以什么为线索的?课文中一共出现了多少次“背影”?是在什么样的情境下出现的?让你最感动的是哪一次?在课文中,作者几次都流泪了,这体现了他的哪些情感?请大家结合课文进行分析。

通过这样的导学,学生文本阅读的主动性就能够得到有效培养,能够引导他们参与到文本对话中去,从而为内化文本奠定基础。

三、文本研习

在课堂上,大家通过朗诵课文,对作者的生平、背景有一定的了解。这时,教师可以结合教学中的重点、难点进行提问,帮助学生关注文中的细节,从而对人物的思想感情、作者的写作目的有所把握。

例如,《背影》一文的导学案中,笔者进行了这样的教学设计:请学生仔细阅读课文第6段,再來分析一下,作者一共运用了哪些描写手法来展示父亲的形象,可以通过几个例子进行说明。在第6段中,“我”一共流泪了两次,它所表达的情感都是相同的吗?为什么?为什么父亲在买橘子回来后,拍拍灰尘,看起来如释重负呢?这些问题有的可能有一定的难度,但只要学生对课文进行了仔细阅读,在思路上就基本不会有太大的偏差。

四、课外延伸

在这一部分,教师需要围绕教学内容进行设计,以提高学生的能力为目标,多设置问题,让学生在回答问题的同时掌握知识,学习能力得到提高。

例如,当大家学完《背影》这篇课文后,笔者继续组织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和大家一起读了《父亲的驼背》这篇文章。并提出问题:“大家在读完《背影》后,相信都会对文中父亲的背影印象深刻。为什么作者要选择以《背影》来当题目?在这篇文章中,你们能体会到作者的立意吗?这两篇文章的构思有哪些独到之处?是否存在异曲同工之妙?”对于这些题目,同学们都进行了认真思考,并给出自己的答案。其中有一名同学的答案得到了大家的普遍认可:“在《父亲的驼背》这篇文章里,作者着重对父亲的驼背进行了刻画,他把父亲嶙峋的驼背比喻成一张弓,默默地承受着生活的重担,并不断积聚力量,准备射出一支支响箭。这两篇文章虽然写法不同,但也有一定的相同点,比如都是采用以人物特征为线索的形式,在特定的环境下对人物的性格进行着重刻画,读来意蕴深长,这体现了作者写作手法的高超。”由此可见,学生通过阅读课文、分析问题,已经把握了课文的主题、内容,并对本文有了整体感知,从而可以比较容易地分析文章的脉络,把握中心思想。

综上所述,将课本讲解和写作活动融合在一起,既能够调动起学生的兴趣,又能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在《背影》的教学当中,笔者除了对课文进行解读外,还开展了一些实践活动,如以“父爱如山”为主题,请学生进行写作,以实现读写相长的目的,同时也使学生对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有了一定的了解。

[参考文献]

[1]熊芳雨.朱自清散文名篇与中学语文教学[D].贵州师范大学,2015.

[2]杨正勇.让父亲的“背影”转过身来——朱自清《背影》的符号意象解读[J].贵州师范学院学报,2013,29(04).

[3]高爱民.《背影》阅读史[D].福建师范大学,2007.endprint

猜你喜欢

朱自清导学背影
主题:背影里的爱
背影
朱自清的较真
背影
我是小导游
朱自清的蝉声
朱自清自轻不失重
背影
那一抹诱人的绿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