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层医院门诊老年人低血压临床分析

2018-01-16倪永兵

医药前沿 2018年10期
关键词:药物性降压药低血压

倪永兵

(四川省攀枝花市仁和区福田镇卫生院 四川 攀枝花 617016)

在近几年,我国随着老龄化现象的加重,各种疾病的发病率也呈逐年上升趋势,尤其是以老年人为高发群体的疾病。其中低血压作为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会造成患者出现心、脑、肾组织供血不足,如果没有及时得到有效控制,还会引发心肌梗死、脑卒中等疾病,对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产生严重威胁[1]。本文主要是对我院门诊收治的低血压老年患者,对其临床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门诊在2016年5月—2017年5月期间收治的94例老年低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都确诊为低血压。其中55例为男性患者,39例为女性患者;年龄为60~87岁,平均年龄为(72.15±2.47)岁。排除继发性低血压患者。

1.2 方法

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细分成季节性低血压、进餐后低血压、排尿性低血压、体位性低血压、药物性低血压、原发性低血压,然后按照患者的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治疗指导[2]。具体治疗指导措施如下:(1)针对季节性低血压和原发性低血压患者,需要指导患者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和生活习惯,并且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适量运动。在夏季由于出汗比较多,所以要多饮水,并适当增加高盐饮食,指导患者合理服用生脉饮等中成药,如果有必要的话可以使用利尿剂[3]。(2)针对进餐后低血压患者,应该指导患者少食多餐,禁止暴饮暴食,注重对低碳水化合物饮食的摄入,如果过量食用的话有可能会诱发低血压症状。同时餐后饮水还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患者餐后血压下降幅度,但如果患者伴有心功能不全的话,应该慎用[4]。(3)针对排尿性低血压患者,最主要的是避免长时间憋尿,如果尿量比较大可以分次尿完。(4)针对体位性低血压患者,需要指导患者在变换体位的时候应该控制好速度,避免过快,同时也避免久坐、久蹲、久站;可以采取半卧位姿势休息,这样有助于减少夜尿量,维持血容量。如果站立时间比较长,可以采取双腿交叉站立,有助于升压,同时在日常还需要多饮水[5]。(5)针对药物性低血压患者,医护人员需要与患者之间维持良好的沟通,同时还需要指导患者以及患者家属进行自测血压,每天需要多次测量血压,一旦发现血压指标降低,就需要及时的采取相应干预措施控制,在服用降压药的过程中应该慎用利尿剂、扩张冠状动脉等药物,必须遵医嘱。(6)警惕老年人假性低血压,有些老年人即使血压处于正常范围,但是仍然会出现乏力、头晕等低血压症状,为了进一步辨别,可以采用Osler征对假性低血压进行有效识别,以免过度降压[6]。

1.3 观察指标

统计各类型低血压患者的治疗有效性。

2.结果

在收治的94例患者中,32例(34.04%)药物性低血压,24例(25.53%)体位性低血压,16例(17.02%)排尿性低血压,10例(10.64%)原发性低血压,8例(8.51%)进餐后低血压,4例(4.26%)季节性低血压。

经过治疗与指导后,共有73例患者得到有效治疗,其治疗总有效率为77.66%(73/94)。其中32例药物性低血压患者中,31例得到有效治疗,其治疗有效率为96.88%(31/32);24例体位性低血压患者中,16例得到有效治疗,其治疗有效率为66.67%(16/24);16例排尿性低血压患者中,12例得到有效治疗,其治疗有效率为75.00%(12/16);10例原发性低血压患者中,6例得到有效治疗,其治疗有效率为60.00%(6/10);8例进餐后低血压患者中,6例得到有效治疗,其治疗有效率为75.00%(6/8);4例季节性低血压患者中,2例得到有效治疗,其治疗有效率为50.00%(2/4)。

3.讨论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中的各个器官都会发生不同程度的退行性病变,导致体内血压调节机制的敏感度进一步降低,同时血管受到植物神经的调节机制也明显减弱,这样在受到外界刺激,如服用扩张冠状动脉药物、降压药等以及一次排尿量比较多、餐后、体位变化比较快时、夏季等存在血流动力学改变或血流分布不均匀的时候,很容易出现低血压症状。在经过上述分析之后可以看出,由于药物因素引起的低血压比重比较大,这与药物服用不合理有关,比如长期服用降压药,而且也没有按时测量血压;长期服用的降压药种类超过三种,这会进一步增加体位性低血压的发生几率;生活及饮食规律不合理等。针对这种现象来说,在基层医院中可以加强医患沟通,指导患者正确防治,这对其治疗有效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能够最大限度的降低低血压对老年群体造成危害。

[1]陈小姣,尚香玉,张恩翔,池洪杰.老年人体位性低血压的研究进展[J].心血管病学进展,2017,3804:423-427.

[2]林仲秋,谢志泉.老年人体位性低血压[J].中国临床医学,2011,1801:51-54.

[3]曹悦鞍.老年人餐后低血压的临床特点与研究现状[J].海军总医院学报,2011,2403:159-162.

[4]童迪夷,方宁远.住院老年人餐后低血压的临床研究[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4,3407:1058-1062.

[5]黄海侠,冯占辉,刘芳,刘伟民.低血压对老年人认知功能的影响[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3,1502:164-167.

猜你喜欢

药物性降压药低血压
降压药漏服了,怎么办?
无声的危险——体位性低血压
降压药您吃对了吗
药物性肝损伤的诊治与分析
低血压可以按摩什么穴位
茶可用来开发降压药
“再加两片降压药”等十六则
低血压: 一个容易被忽视的大问题
苏智军:药物性肝损伤的预防
傅青春:药物性肝损伤的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