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嘉兴市秀洲区林下经济发展现状及对策

2018-01-16查黎春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林业蚕桑管理站314000

上海农业科技 2018年6期
关键词:纯收益林农种养

查黎春 (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林业蚕桑管理站 314000)

林下经济是指以林地资源和森林生态环境为依托,发展起来的林下种植业、养殖业、采集业等,林下经济在增加林业附加值、促进经济循环、建设新农村和保障林业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具有积极作用。随着新农村建设和“十三五”规划的进一步开展,且为加快推进脱贫攻坚工作,通过农林结合的模式来发展林下经济,已成为农业新的经济增长点。发展林下经济不仅解决了林农山地大面积闲置导致资源浪费的问题,而且也有效避免了林地无法较快获得收益的尴尬。为促进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林下经济产业的发展,笔者在对国内外林下经济模式进行研究总结以及对秀洲区林下经济模式发展现状进行调研的基础上,拟对秀洲区林下经济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其相关发展对策进行了分析和总结。

1 国内外林下经济发展模式

1.1 国外研究情况

发展农林经济一直是发展中国家的重点,而发达国家则偏向于发展农林经济的第三产业。主要表现为:非洲、南美洲学者主要研究将树木在田间或田边作为防风固沙的防护林,在提高林地利用率的同时,能保护农作物,提高作物产量;北美、澳洲学者则结合各自的实际情况,推出了适用于当地的间作模式,主要为林牧结合,林木产生的枝条用于薪柴、畜类饲料等;欧洲则主要注重对森林旅游生态服务的研究。

1.2 国内研究情况

国内林下经济的发展,在实际操作中一般可分为林下种植、林下养殖、林下产品采集加工和森林景观利用四个大类。在研究初期,多数专家学者只是对林下种植和林下养殖模式进行初步探讨,随着科技的进步、经验的积累、市场的需求及政策的扶持,林下经济主要模式又有了新的拓展,如今国内可选择的林下经济模式有很多种,如林下种植模式包括林菌、林粮、林菜、林草等,林下养殖模式包括林禽、林狐、林畜、林蛙、林兔等,林下产品采集加工模式包括林茶、林药、林桑等,森林景观利用模式包括林游等,各种模式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和侧重点,但在发展林下经济时应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科学合理地选取具体模式开展林下经济。随着科技的发展、理论知识的不断丰富,大多学者和从业者认为林下经济应由单一模式向多种综合型模式发展。

目前,浙江地区的林下种植模式有“一竹三笋”模式、林苗模式、林茶模式等,林下养殖模式有林禽模式、林畜模式等,而浙江省林下经济模式及关键技术研究则以森林休闲为主,且主要在森林资源分布较多的浙西浙南地区。因此,浙北嘉兴秀洲区发展林下经济,要结合自身特色和地区特性,筛选出适合本地区发展的林下经济模式。

2 秀洲区林下经济发展现状

秀洲区地处杭嘉湖平原地带,林业资源相对较少,林下经济模式的应用与推广主要围绕土地空间和时间上的合理利用。为提高秀洲区林下经济发展水平,秀洲区依据以蜜梨、油桃等为主的经济林产业,以香樟等为主的苗木产业,以及传统桑林均分布广泛这一实际情况,并根据广大农户的种养习惯,筛选出了“林药”“林苗”“林禽”“林菜”四种林下经济模式。近年来,通过发展林下经济,全区资源配置更趋合理,水肥利用率和土地利用率均有所提高,农业面源污染不断降低,农户综合收益增加显著。据2016年调查,全区“林苗”林下经济模式共推广种植306.67 hm2,每667 m2平均年产值3 200元、年纯收益1 750元,年总产值1 472万元、年总纯收益805万元;“林禽”模式共推广种植286.67 hm2,每667 m2平均年产值4 000元、年效益1 800元,年总产值1 720万元、年总纯收益774万元;“林菜”模式共推广种植260 hm2,每667 m2平均年产值1 500元、年纯收益850元,年总产值585万元、年总纯收益331.5万元;“林药”模式共推广种植1 hm2,每667 m2平均年产值35 000元、年纯收益10 000元,年总产值52.5万元、年总纯收益15万元。

3 秀洲区林下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3.1 科技投入少

笔者调研中发现,在秀洲区林下经济发展过程中,大多数经营者的发展模式是以依靠扩大投资规模和增加物质投入为主的粗放型经营模式,同时,经营主体的文化程度不高,技术掌握度有限,从而导致科技投入量少,产业集约化程度不高,且缺乏高附加值的经营模式。

3.2 土地数量有限且发展粗放

可用地少、零星而分散是浙北地区农业用地的主要特点,同时,在现有可利用的土地上,还大多采用粗放型发展方式,这就更加约束了林下经济的发展规模,从而限制了集中连片管理技术的应用。

3.3 缺乏统筹规划

林下经济的特点是周期长、风险大、收益慢;同时,农业用地基础建设的申请需要多部门的参与,部门间协调难度较大;另外,在财政补贴方面,政府采用的农业政策补助多以设施建设补偿、农机补助、参与购买农业保险等方式给予种植户。因此,在林下经济的统筹规划方面仍有待提高。

4 秀洲区发展林下经济的对策与建议

4.1 积极引导种植户加强其对林下经济的认识

相关农业部门要积极宣传“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新型林下经济种养模式,提高林农对发展生态循环立体种养新型林下经济模式的意识,调动林农对种养技术的投入。同时,基层林业科技服务队伍要对种养、养殖户进行种养技术的培训和指导,帮助林农解决生产、技术和管理等方面的难题。

4.2 制定全区林下经济发展产业规划

按照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分类指导、分年度实施的原则,在全区适宜发展林下经济的区域内,整合分散土地,集中开展种植、养殖等林下经济活动,且在确保生态优良的前提下,提高林下经济效益。同时,区级服务机构要全面了解当地林下产品生产情况,及时向种植户提供市场信息,积极引导林农成立专业合作社、行业协会等中介组织,实现市场和参与主体的有序互动。

4.3 打造区级品牌、提升市场竞争力

通过招商引资、政府引导、政策扶持和项目支撑等措施,吸引和培育一批具有市场竞争优势的龙头企业,开展林下产品深加工,拓展销售渠道,延长、加粗产业链条,打造区级品牌,提高林下产品的附加值和综合效益,提升市场竞争力。

猜你喜欢

纯收益林农种养
山西灵石:种养专业合作社助农增收
花椒树下做文章 生态种养增收入
河北省平原地区林农技术培训供需分析及发展对策*
产业教授融入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现路径
循环种养 带富乡邻
钟祥市油菜籽生产形势分析
临洮县设施蔬菜种植的经济效益分析
四川省稻渔综合种养模式多点开花
控释肥对甘蔗生长的影响和效益分析
沙洋停征林业“两金”减轻林农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