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免疫炎症反应与牙周炎的关系探讨

2018-01-16孔舰马立光通讯作者

医药前沿 2018年10期
关键词:白介素补体牙周炎

孔舰 马立光(通讯作者)

(延边大学临床学院 吉林 延吉 133000)

牙周炎是一种临床常见的感染类疾病,是因为牙石破坏牙周组织,导致菌斑上的细菌滋生,引起的恶性扩散。牙周炎会破坏牙龈的上皮和结缔组织,如果不及时治疗,牙齿会松动、脱落。目前的临床治疗上对牙周炎的治疗效果不是很理想,所以了解免疫炎症和牙周炎的关系非常重要,有利于临床治疗进一步发展。

1.先天性免疫反应的作用

1.1 急性期蛋白

牙周炎发生的时候会导致牙周袋内急性期蛋白的水平值增高,可以有效的阻止菌血症和促炎细胞的扩散。急性期蛋白主要有C反应蛋白、结合珠蛋白、乳铁蛋白和α2巨球蛋白等,其中牙周组织在收到创伤和感染的时候会产生C反应蛋白,C反应蛋白可以有效的抑制病菌的扩散,增加和补体的结合速度,使细菌更容易被消灭。有研究证明,未经治疗的牙周炎患者中的C反应蛋白含量比一般人的C反应蛋白多,这也是检测炎症的一种标志。

1.2 补体

补体作为先天性免疫防御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主要作用是帮助识别和消灭病原体。补体活化是其中最主要的一种表现,经典途经的补体活化是指C1复合物家合体介导通过免疫球打那笔入侵到病原体,凝集素途径的补体活化是指通过凝集素对微生物表面的多糖分子进行识别,如果低水平自发活化的C3因子不能被有效调剂的时候,可以通过替代的途径激活补体。以上三种补体活化途径都是通过增强对细胞的吞噬来调节病变细胞,通过诱导吞噬细胞到感染部位,形成攻击复合物迫使细菌细胞裂解。有研究显示,牙周炎患者的龈沟液中可以清晰的检测出补体成分,而且炎症的严重程度和补体裂解有很大的关系。

1.3 中性粒细胞

中性粒细胞是白细胞中数量最多的一种,主要来源于骨髓,产生速度非常快,但是存活率不是很高。机体受到刺激后会传递信号给中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通过血管内皮细胞迁移至受刺激部位。活化的中性粒细胞对于感染细菌有着非常强力的吞噬和灭杀能力,常被用来控制炎症和吞噬细菌产物。虽然中性粒细胞在杀菌上有着很好的效果,但是在作用于牙周炎的时候,中性粒细胞在迁徙的过程中会释放可以破坏介导组织的有害物质,可以说中性粒细胞是一把“双刃剑”,又能控制牙周炎症又会破坏牙周细胞。

2.适应性免疫反应的作用

适应性免疫应答是指体内抗原特异性T/B淋巴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通过活化和分化效应细胞,排除抗原性异物,保持机体以内环境的稳定。但是在一定情况下,免疫应答也会对机体造成一些损伤,引起其他免疫性疾病。

2.1 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

牙周病细菌感染会产生宿主的免疫反应,促进宿主细胞因子的分泌。在促炎反应当中,宿主分泌的细胞因子一般有白介素-1β、干扰素-γ和肿瘤坏死因子-α,而在对抗炎症反应中,宿主主要分泌白介素-4,白介素-12,白介素-10和白介素-18。T淋巴细胞来源于骨髓的多能干细胞,几乎参与了机体所有的免疫调节,加强机体环境的稳定,在慢性牙周炎棉衣中,T淋巴细胞可以修复大部分的牙周组织,这其中包含很多复杂的机制。

Th-1细胞和Th-2细胞都属于T淋巴辅助细胞,其中Th-1细胞主要用于稳定病损的作用,Th-2细胞和牙周炎的进展息息相关,介导的炎性浸润中富含丰富的B细胞和抗体自主分泌的浆细胞。牙周炎的严重程度和Th-1细胞的数量和相关细胞因子之间呈负相关性,其中干扰素-γ和白介素-12可以有效的抑制破骨细胞和细胞介导免疫的形成。Th-2细胞可以分泌白介素-4和白介素-13来抑制破骨细胞的形成,支持破幻性B细胞的形成。Th-1细胞可以增强巨噬细胞灭杀病原体的能力,还可以介导迟发型超敏反应。有研究发现,CD4阳性T细胞亚类,可以调节T淋巴细胞和Th-1淋巴辅助细胞,其中牙龈卟啉单胞菌可以调整适应性免疫反应并相互作用于树突状细胞,这种作用有利于Th-1淋巴辅助细胞中T辅助17细胞的极化。

2.2 体液介导的免疫反应

有研究显示,在任曦龈沟液或血浆中存在特异性抗体,这些抗体具有结合抗原的能力,这种免疫机制被称为体液免疫,主要由B细胞产生,并结合膜表面的免疫球蛋白和抗原特异性,刺激B细胞分化以此效应B细胞,分泌抗体产生对抗炎症的细胞。

3.结语

先天性免疫反应和适应性免疫反应一般是相互共存的,本次研究发现细胞因子受体拮抗剂可以有效的减轻炎症,抑制牙槽骨的吸收,可以有效的减缓病情。先天性免疫反应主要由不同的细胞和因子组成,最主要的就是急性期蛋白、补体和中性粒细胞,适应性免疫主要是细胞介质和体液介质的免疫炎症反应,这两个方面在牙周炎的发生进程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1]潘佳慧,唐秋玲,陈楠楠,等.免疫炎症反应与牙周炎的关系[J].饮食保健,2016,3(6):241-242.

[2]白林,辛月娇,段丁瑜,等.巨噬细胞功能和炎症消退机制及与牙周炎关系研究进展[J].华西口腔医学杂志,2017,35(4):427-432.

[3]徐颖,孟键.慢性牙周炎患者表皮生长因子表达的免疫组织化学研究[J].山西医药杂志,2016,45(12):1395-1397.

[4]章小梅,任静.牙周炎基础治疗对龈沟液中炎症因子水平影响[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6,37(5):623-625.

猜你喜欢

白介素补体牙周炎
补体因子H与心血管疾病的研究进展
激光疗法在牙周炎治疗中的应用
抗dsDNA抗体、补体C3及其他实验室指标对于诊断系统性红斑狼疮肾损伤的临床意义
流感患儿血清免疫球蛋白及补体的检测意义
HMGB-1与口臭及慢性牙周炎的相关性研究
不同治疗方案在78例牙周炎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银屑病患儿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白介素6、白介素8的检测
牙周组织再生术联合正畸治疗牙周炎的临床效果
哮喘患儿血清白介素与免疫球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
寻常性银屑病患者外周血白介素17 、白介素23 mRNA 的表达及与病情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