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切除缝合术后浅层X线放射治疗瘢痕疙瘩

2018-01-16郝秋巧张荣林周亚男许南鞠梅通讯作者

医药前沿 2018年10期
关键词:疙瘩浅层放射治疗

郝秋巧 张荣林 周亚男 许南鞠梅(通讯作者)

(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医院 江苏 南京 210042)

作为临床皮肤科及整形外科一项常见疾病,瘢痕疙瘩主要是由于皮肤损伤以后,使得胶原出现异常积累的情况,进而引起过度瘢痕化。该病多发于耳廓、上臂及前胸等部位,通常会伴发瘙痒、疼痛等症状,情况严重时还会造成功能障碍及毁容,严重危害到了患者的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1]。临床以往治疗瘢痕疙瘩患者时,主要单纯采取手术切除、局部注射激素、冷冻的方法,虽然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症状,但术后复发率比较高。本文以我院35例瘢痕疙瘩患者为例,通过联合应用手术切除与浅层X线治疗,获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35例于2016年1月—2016年10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瘢痕疙瘩患者为例,其中男女分别有14例与21例;年龄为18至65岁,平均29.5岁;病程为1至8年,平均4.3年;病变部位:7例在耳部,15例在胸部,5例在肩部,4例在腹部,另有4例在其他部位。所有患者均为单个病变,病灶为有弹性的坚硬斑块,以及不规则或蟹足状的赘生物。

1.2 治疗方法

(1)手术治疗:首先对患者施行切除缝合术,将瘢痕及其周边2至3mm的正常皮肤切除,深达皮下脂肪。医护人员需严格遵循无创、无菌的原则,沿着皮纹开切口,当切除瘢痕以后,创面比较大且缝合有张力时,可采用皮瓣来修复创面。

(2)浅层X线放疗:采用美国sensus healthcare 公司生产的浅层X射线治疗仪(SRT-100)设置电压为50kV,射线半价层为0.54mm AL,靶皮距为15cm,在手术结束后24至48h这个时间段内,对患者胸部及腹部等非敏感部位,每次5Gy,一般总量到20Gy;耳部非反正重叠部位,每次5Gy,一般总量15Gy,耳部前后重叠每次3Gy,一般总量9Gy,选择50Kv、10mA、照射桶径为2.5cm~7.3cm,距离切口范围约为0.5cm的条件,行切口局部照射,每隔4天1次,连续3到4次。在进行X线放疗时,仅对针孔在内的手术切口部位进行照射,用铅橡皮将照野以外的正常皮肤遮挡住。

1.3 疗效判定标准

治愈:患者的皮损完全变平,瘙痒、疼痛等症状全部消失,随访一年未出现复发情况;

有效:患者50%以上的皮损变平、变软,瘙痒、疼痛等症状基本消失或得到明显改善,随访一年未出现复发情况;

无效:患者皮损、瘙痒、疼痛等症状未发生改变,或已经达到了有效的标准,但随访一年出现复发的情况。

2.结果

本组35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周期,其中30例得到治愈,2例有效,治疗总有效率为94.3%;另有2例复发(1例外阴及1例颈部,其他部位的瘢痕疙瘩未出现复发的情况),复发率为5.7%。经过为期一年的随访,未有一例发生皮肤放射损伤。

3.结论

瘢痕疙瘩的发病原因主要是皮肤受到创伤以后,结缔组织的反应超出正常范围,出现大量增生的情况,进而形成比正常皮肤要高的瘢痕组织,并且这些瘢痕组织还会不断朝周边正常皮肤扩侵及生长,属于一种良性皮肤肿瘤。临床目前在治疗瘢痕疙瘩时,通常采取药物、硅凝胶片、注射、手术切除联合放射治疗等方法。其中,手术切除联合放疗为最常用的一种治疗方法,手术可将瘢痕组织切除,放疗可对切口处炎症介质的产生及毛细血管的增生则可产生有效的抑制作用,从而将胶原代谢维持在相对比较平衡的状态,有效减少疾病的复发。

现阶段,可采用的放射源种类非常多,如同位素、HDR、浅层X线以及普通X线等,不同能量束对组织的穿透力、在组织中的分布、对组织造成的损伤均有所不同。本实验采用的是对周围组织损伤最小的浅层X线,对瘢痕疙瘩患者术后放疗,此外,由于放射线不可避免会损伤到正常的组织,因此,如何采用恰当的放射剂量,在对患者产生最小损伤的同时,起到最好治疗效果,已成为皮肤肿瘤医生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

在较为常见的总照射剂量为15至20Gy这一治疗方案中,有报道称瘢痕疙瘩患者治疗后的复发率达到3.5%至41.5%[2]。出现这一结果的原因可能是采取了不同的治疗方案或放射源,临床则大多采取总剂量为20Gy的多次放疗。本实验对瘢痕疙瘩患者手术切除缝合后的24~48h内,连续对其展开3~4次剂量为3~5Gy的浅层X线放射治疗,结果发现其治疗总有效率达到94.3%,仅有2例复发,可能与放射的敏感部位有关,防止敏感器官(如甲状腺、腮腺、生殖器)的损伤,适当减少剂量。

综上所述,对于瘢痕疙瘩患者,通过联合手术切除与浅层X线放射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痛痒、皮损等症状,且病人依从性高,疗效显著,瘢痕疙瘩术后放疗应严格掌握适应症,认真熟练掌握放疗技术因素,充分发挥放射治疗作用,并使毒副作用降到最低,直接照射的皮肤范围要注意下面器官的晚期反应,(甲状腺、眼球、腮腺、生殖器、乳腺),尽可能保护这些器官;对儿童慎重评价治疗的利弊,除非必要否则尽量少行放射治疗。

[1]耿建辉,单晓峰,王金良,等.手术切除结合浅层X线治疗瘢痕疙瘩疗效评价[J].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2016,32(05):278-280.

[2]杨镓宁,吴冬梅,戴耕武,等.手术切除联合多种方法治疗耳廓瘢痕疙瘩的临床观察[J].中国美容医学,2016,25(06):7-9.

猜你喜欢

疙瘩浅层放射治疗
广东放射治疗辐射安全现状
木疙瘩山上的岩
小红薯成为金疙瘩
基于浅层曝气原理的好氧颗粒污泥的快速培养
安安琪琪的故事㉑咦?为什么我没有红疙瘩?
浅层地下水超采区划分探究
咽及喉部鳞癌放射治疗技术研究进展
包气带浅层地热容量计算方法商榷
胸腺瘤放射治疗研究进展
颅咽管瘤放射治疗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