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超急性期心电图检查与结果分析

2018-01-16武小丽

医药前沿 2018年10期
关键词:前壁室性急性期

武小丽

(汾西矿业集团职工总医院功能科 山西 介休 032000)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临床以心悸、胸痛、脉搏微弱等为主要症状,必须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有效治疗,否则发生心力衰竭,容易导致患者死亡。但心肌梗死的超急性期时间较短,临床检查中不具有特异性,因而诊断难度较大[1]。心电图是疾病检查的重要手段,用于超急性期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诊断可发挥明显作用。本研究以我院收治的超急性期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为对象,重点探讨了患者的心电图特征。现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40例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均符合《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的诊断与治疗指南》[2]及ACC/AHA指南[3]的相关标准,剧烈胸痛持续时间>30min,含服硝酸甘油无效;相邻导联心电图ST段抬高>0.1mv,心肌特异肌钙蛋白I、肌酸激酶同工酶等心肌损伤标记物异常升高。其中男性28例,女性12例;年龄30~80岁,平均年龄(56.9±8.2)岁。

1.2 方法

全部患者在发病2h内进行心电图检查,通过心肌损伤标志物或冠状动脉造影明确疾病类型,并对心电图特征进行分析。心电图标准[4]:(1)ST段抬高:V1-V3导联中,ST段抬高≥0.2mV或抬高0.3mV;其它导联中,ST段抬高≥0.1mV。(2)缺血性J波:以基线作为始端,J点向上偏倚幅度≥0.1mV,时间≥20ms,呈尖峰状、驼峰状、圆顶状波形态。(3)室性心律失常:心梗后,出现频发性室性早搏、心室颤动、室速等症状。(4)T波高尖:肢导联T波≥0.5~0.6mV,胸导联T波≥1.5mV,T波明显增高变尖,呈帐顶状或尖峰状。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对计数资料进行分析,χ2检验,P<0.05说明差异具有统计意义。

2.结果

2.1 心电图特征

40例患者中,急性前壁合并下壁3例(7.5%),急性下壁4例(10.0%),急性前壁侧壁6例(15.0%),前间壁11例(27.5%),急性前壁16例(40.0%)。心电图出现T波高尖30例,出现ST段抬高现象26例。有14例(35.0%)患者心电图能够记录到J波,其余26例(65.0%)患者心电图无法记录到J波,差异比较具有统计意义(P<0.05)。

2.2 J波心律失常

14例心电图记录到J波的患者中,10例(71.4%)发生室性心律失常,4例(28.6%)无室性心律失常;26例心电图未记录到J波的患者中,11例(42.3%)发生室性心律失常,15例(57.7%)无室性心律失常;与无J波的患者相比,心电图记录到J波的患者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高,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

3.讨论

心肌梗死是心血管疾病患者死亡的重要因素之一,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超急性期的发病快、病情凶险,对患者生命安全的危害更大。急性心肌梗死亦是心肌缺血性坏死疾病,临床表现为胸痛、心律失常、心绞痛发作等,同时伴有白细胞计数升高、血清心肌酶异常等症状。心电图是检查心律失常的有效手段,可为病情诊治提供重要依据。超急性期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心电图特征为J点上移、伴随振幅,与ST段连接部位可查看到切奇迹与顿挫,波形态呈驼峰状、圆顶状、尖峰状。有数据表明[5],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超急性期发病1h内死亡的患者约为50%,死亡原因与室性心律失常所致的心室纤颤相关。所以,患者出现异常症状时应提高警惕,及时予以药物或机械性再灌注治疗,缩短治疗时间,从而降低病死率。

本研究中,心肌梗死患者的心电图特征呈现多样性,主要包括急性前壁、前间壁、急性前壁侧壁、急性下壁、急性前壁合并下壁等不同类型。其中,无J波患者居多,而心电图记录到J波的患者中,出现心律失常的比例较高,与无J波患者存在显著差异。提示心电图检查可以帮助医师了解疾病特征,为治疗措施的制定提供依据。在超急性阶段,心肌梗死患者的心内膜会出现短暂性的缺血现象,心电图检查可以观察到两支出现异常,T波呈不对称性,ST段逐渐抬高,由于伴随急性损伤阻滞,QRS波形也会变宽、变高,但这一现象的持续时间较短,控制难度较大。通过研究可知,超急性期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可表现为T波高尖、缺血性J波、ST段抬高等,而缺血性J波患者出现室性心律失常的风险较大。利用心电图对超急性期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进行检查和诊断,具有准确性高、安全性可靠、价格便宜等特点。作为诊断医师,需要对心电图特征进行详细分析,进一步明确疾病状况,从而降低临床误诊与漏诊率,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治疗,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综上所述,心电图检查可为超急性期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病情判断提供重要依据,以此采取措施进行有效处理,预防心律失常,控制病情进展,可促使心肌梗死患者健康恢复。

[1]周娟.心电图在急性肺动脉栓塞和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鉴别诊断中应用[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5,(3):389-392.

[2]刘强,杨小梅,韩乾国,等.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心电图特征临床分析[J].医学与哲学,2015,36(16):32-34.

[3]刘晓宇,陈岩,楚英杰,等.心电图ST段压低和无偏移型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特征[J].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14,(5):738-741.

[4]王威,尹瑞兴,陈泉芳,等.急性心肌梗死超急性期心电图非典型改变的临床特点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14,17(8):931-933.

[5]邓春云.急性心肌梗死超急性期患者心电图非典型改变的临床特点[J].医疗装备,2017,30(18):8-9.

猜你喜欢

前壁室性急性期
小切口扩张后气管前壁穿刺切开术在危重病人中的应用与探讨
KD患儿急性期h-FABP、PAC-1表达与冠状动脉受损的关系
参松养心胶囊治疗不同起源频发室性期前收缩的临床观察
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探究
经闭孔阴道前壁尿道悬吊术与自体阔筋膜悬吊术治疗张力性尿失禁的疗效比较
胺碘酮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并发室性心律失常56例临床分析
室性心动过速电风暴的诊治及进展
中国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抑郁障碍的性别差异
DWI结合ADC图在超急性期脑梗死诊断中的临床应用评价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急性期6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