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春提早毛豆—秋延辣椒—冬春茼蒿高效模式及配套技术

2018-01-16殷琳毅韩茹鑫

蔬菜 2018年11期
关键词:茼蒿结荚毛豆

殷琳毅,韩茹鑫,李 进

(南通市科技职业学院,江苏 南通 226007)

随着大棚等设施栽培的发展,蔬菜品种、种植模式的选择与更新对蔬菜栽培效益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2016—2017年,南通市科技职业学院创业团队在如皋薛窑校区基地进行了茄果类蔬菜高效栽培模式探索,研究了春提早毛豆—秋延迟辣椒—冬春茼蒿高效模式。本文通过对该模式进行分析,总结出了配套高效栽培技术。

1 栽培模式

采用春提早毛豆—秋延迟辣椒—冬春茼蒿大棚高效栽培模式。

春提早毛豆,3月中旬棚室内覆地膜直播,6月中旬采收;秋延迟辣椒7月中下旬设施育苗,10月下旬—翌年1月上旬采收;冬春茼蒿1月中下旬设施内直播,2月中下旬—3月上旬采收。本模式每667 m2总产值为16 000~18 200元。

2 技术要点

2.1 春提早毛豆栽培要点

2.1.1 品种选择

选择上海市农业科学院选育的特早熟毛豆品种“青酥二号”,该品种有限结荚,平均单株结荚25~30个,鲜荚百粒质量75~78 g,荚壳薄,荚色鲜绿,出籽率56.3%;“青酥二号”口味软糯、微甜,品质极佳,经本地区试种植,表现出耐肥水、抗倒伏,对病毒病抗性较强,每667 m2鲜荚产量在600 kg以上,适合早春设施栽培。

2.1.2 播种

3月中旬南通地区气温尚不稳定,尤其早晚温差较大,“青酥二号”毛豆播种宜采用棚室内直播,播后覆盖地膜方式。子叶出土后立即揭去地膜,床温保持在15~20 ℃并及时间苗、补苗和定苗,每穴定植2株,同时保持良好的通风条件,穴距20~25 cm,每667 m2定植6 000~8 000穴。

2.1.3 田间管理

棚内气温25 ℃以上时通风换气。开花结荚期保持日温23~29 ℃,夜温17~23 ℃,空气相对湿度75%左右,此期应勤浇水,保持土壤潮湿。进入初花期,及时追施速效肥;结荚鼓粒期,叶面喷施0.4%磷酸二氢钾+1%尿素2次,可有效提高结荚数,促进籽粒膨大,显著提高鲜荚产量和质量[1]。

2.1.4 适期采收

6月中旬即可开始采收。采收标准为:豆荚充分长大,豆粒饱满鼓起,豆荚由碧绿转化为浅绿色。

2.2 秋延迟辣椒栽培要点

2.2.1 品种选择

选择南通市蔬菜科学研究所选育的通研5号,该品种在南通地区表现为抗病、高产、优质且商品性好,口感微辣,属于薄皮长灯笼形辣椒品种,且该品种特别受江浙及上海一带市场欢迎。另外,该品种伏缺期栽培产量高,每667 m2平均产量在2 500 kg以上,种植效益突出。

2.2.2 育苗移栽

7月中旬设施内遮阴育苗,宜采用全自动机械精量播种。育苗基质为商品草炭,育苗前做好播前处理,新穴盘无需消毒可直接使用,再利用的穴盘需先用清水将穴盘冲洗干净并晾干,再用福尔马林1 200倍液浸泡30~40 min,取出晾晒1~2 d,待药味散尽即可使用。

出苗前2~3 d应喷施1次广谱性杀菌剂,防止种苗带病下田。出苗后保障基质充足的水分,晴天中午进行遮阴降温,遇阴雨天气及时去除遮阴物。苗龄25~30 d,5~6叶,苗高10 cm,茎粗2~3 mm,根系发达,须根较多并将基质紧紧缠绕,形成完整的根坨时可进行定植。

定植前施1次速效氮肥,以利于缩短缓苗期,促进移栽成活。8月中旬秧苗8~10片真叶时定植于棚内,行距33 cm,穴距30 cm左右。

2.2.3 田间管理

定植期正值高温季节,应注意调控棚内温度,高于30 ℃时打开前后棚门通风散热。开花结果期要注意温度变化,高于35 ℃时及时通风降温,以免由于高温影响授粉受精而造成落花,外界夜间温度稳定在15 ℃以上时可昼夜保持通风。注意适时浇水,前期保持见干见湿,以防茎叶徒长造成营养生长过旺。花芽分化以后需均衡供水,保持土壤相对含水量在55%为宜。过干会降低坐果率,过湿容易滋生病害。门椒开花结果期间无需浇水;果实膨大期,结合追肥浇1次大水;后期需防止疫病的发生及蔓延。结果中期应适时追施化肥壮秧促果,后期宜粪水与化肥结合施用,保秧复壮。为提高坐果率,可用2,4-D或防落素处理植株。生长盛期,及时打掉下部侧枝。9月中旬以后,注意夜间棚内气温保持在20~25 ℃。夜温降至5 ℃时,要进行防寒保温。

2.2.4 适时采收

门椒、对椒应适当早采,此后果实充分膨大,果肉变硬,果皮发亮时即可采收。一般采收期为10月下旬—翌年1月上旬。

2.3 冬春茼蒿栽培要点

2.3.1 品种选择

选择产量高、抗病性强、商品性好的小叶茼蒿。此类品种茎叶细长、生长速度快、产量不高,每667 m2产量约为1 000 kg,但口感脆嫩,香味浓郁,较抗寒,易管理,可提早上市[2]。

2.3.2 设施准备

南通地区冬春茼蒿宜选用钢架单体大棚进行栽培,覆盖材料选择透明性好、保温性佳的无滴长寿膜。当棚内温度低于10 ℃时,棚内张挂2层膜保温。

2.3.3 整地与播种

辣椒采收结束后及时整地,要求土壤细碎,并结合整地施足基肥,每667 m2施入有机肥2 000~2 500 kg、复合肥25 kg左右,土肥耕匀做平畦。播种采用撒播方式,为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可适当密播,每667 m2用种量为2.5~3.0 kg。也可用常规浸种催芽方法处理后再播种,以便种子提早出苗,苗齐苗壮。播种后畦面均匀覆土0.5~1.0 cm,随后用保鲜膜覆盖地表、保温保湿,待出苗后适时揭去[2]。棚内始终保持25~30 ℃的适温,以利出苗。

2.3.4 田间管理

茼蒿为速生性叶菜,肥水充足条件下生长迅速。整个生长期适宜温度为20 ℃,30 ℃以上时需通风降温;10 ℃以下时生长缓慢,可于设施内张挂内膜进行增温;0 ℃以下时茼蒿生长停止并易产生冻害,要通过多层覆盖等方式进行棚内增温。水分管理要创造合适的空气湿度,相对含水量一般为80%~90%;土壤相对含水量在70%~80%,要保持土壤湿润,结合灌水依次进行氮、磷、钾肥的交替施用,以确保充足的速效养分供给。

茼蒿高度在10 cm左右时进行间苗,拔除过密小苗,并去除杂草,促进茼蒿生长。

2.3.5 适时采收

正常采收期在2月中下旬—3月上旬。

3 栽培效益

3.1 投入

3.1.1 种子及种苗费用

“青酥二号”毛豆种子每千克20元,每667 m2用种量在6.0~7.5 kg,种子费合计150元;辣椒种子每袋80元,每667 m2用种3袋,种子费合计240元;茼蒿种子每袋20元,667 m2用种约15袋,种子费合计300元,种子费用共计690元。

3.1.2 肥料费用

每667 m2毛豆肥料费用200元,辣椒肥料费用580元,茼蒿肥料费用300元,每667 m2共计肥料费1 080元。

3.1.3 农药费用

每667 m2毛豆用药30元,辣椒用药100元,茼蒿用药30元,每667 m2农药费用共计160元。

3.1.4 其他费用

每667 m2土地成本及人工、水电等费用5 000元。

全年667 m2投入各类费用共计6 930元。

3.2 产出

春提早毛豆每667 m2产量600 kg,产值6 000元;秋延迟辣椒每667 m2产量2 500~3 000 kg,产值6 000~7 200元;冬春茼蒿每667 m2产量1 000 kg,产值4 000~5 000元;每667 m2全年总产值达16 000~18 200元。

3.3 收益

扣除各项投入,全年667 m2栽培效益9 070~11 270元。

采用春提早毛豆—秋延迟辣椒—冬春茼蒿大棚高效栽培模式,效益显著,管理便捷,十分适宜南通地区蔬菜栽培,值得进一步推广。

猜你喜欢

茼蒿结荚毛豆
阳台变成小农田——茼蒿盆栽
大豆:花期结荚期巧管理
豆角开花多结荚少管理有绝招
毛豆飘香秋来到
毛豆姐姐的信
我和我唯一的毛豆
四季蔬果最佳吃法
毛豆称象
中熟优质长豇豆——鄂豇豆12
野茼蒿打牙祭的茼蒿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