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市贫困家庭基础教育中的家庭教育研究

2018-01-15苏放

科学与财富 2018年36期
关键词:基础教育

摘 要:对城市贫困家庭基础教育中的家庭教育进行研究分析,了解现阶段城市贫困家庭基础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综合实际状况探究其主要因素,提出了改善对策与手段,希望可以在根本上改善城市贫困家庭基础教育质量。本论文是作为《山东省基础教育阶段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区教育建立良性互动促进机制研究》课题(课题编号:2018JT030)的研究成果之一。

关键词:城市贫困家庭;基础教育;家庭教育研究;

教育就是通过系统的模式传授知识技能,培养道德品质,提升综合素质能力,为社会的和谐发展奠定基础。家庭教育作为基础教育,对于学生品格、能力的培养有重要的熏陶作用与价值。在环境以及经济条件等各种因素的影响之下,城市中也存在一些贫困的家庭。这些贫困家庭在基础教育中还是存在一定的问题与不足,文章着重对其进行了论述分析。

一、城市贫困家庭基础教育中的家庭教育现状

贫困家庭因为收入、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学生所处的学习环境较差,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贫困家庭的教育,这对于青少年的成长产生了一定的制约与影响。其主要表现如下:

1、家长缺乏对教育的重视

家庭对青少年教育的重视程度,直接影响孩子自身的学习态度,而通过实践调查可以发现,在多数的贫困家庭中缺乏对家庭教育的重视。一些家长因为经济能力、自身文化程度等因素的影响,缺乏对家庭教育的重视,不关心青少年的学习状况、学校表现。然而父母自身的言传身教在青少年的成长中有着重要的影响。在智力、遗传等因素之外,优质的家庭教育会促进儿童的成长;反之,家庭教育无效,父母三观不正、疏于管理、忙于工作忽略与孩子沟通等等问题都会阻碍和影响青少年心智的发展,导致学生品格、学习能力、自我认知能力等不足,严重地甚至会养成一些不良习惯。可以说,从整体上来说,贫困家庭中家庭教育缺失问题严重,是尚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2、家长素质能力有待提升

文化程度与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二者为正比关系。在城市贫困家庭中,由于受到经济条件的限制与影响,一些家长将自己的希望寄托给孩子与学校,在家庭教育并没有明确自己的责任与义务。多数的城市贫困家庭中家长的文化程度相对较低,自身的知识储备能力不足,缺乏分析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无法正确引导青少年。虽然对于孩子发展有一定的期望,但是自我无法进行有效辅导。在这种矛盾的环境中,无形中会给青少年带来严重的心理压力,不利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3、家庭教育投资不足

城市的繁华与贫困家庭的捉襟见肘形成了鲜明对比。在城市贫困家庭中,父母辛苦拼搏为了应付城市高昂的生活成本,而越发达的城市其生产成本就越高,在这种背景之下贫困家庭的经济支出势必不合理。即使一些贫困家庭的父母意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并努力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思想品德等加强对青少年的熏陶与渲染,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在这种背景之下,家庭教育、资金投入似乎成为了一纸空谈,一些贫困家庭仅仅能支付青少年的学费、生活费用,没有多余钱购买课外书、参加各种团体活动等,导致教育投入不足,因而贫困家庭的家庭基础教育更为贫瘠。

二、提升城市贫困家庭基础教育质量的方式与策略

物质支持与精神教育均是家庭基础教育的重点内容,教育的本质就是让每个人都有机会追求自己的梦想,然而在城市贫困家庭中会受到各种的挫折与影响也是不争的事实,如何解决城市贫困家庭基础教育的问题,提升基础教育水平,是现阶段家庭教育研究的关键与重点。而提升城市贫困家庭教育质量,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在实践中要在不同的方面对其进行系统探究分析,整合资源,可以基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

1、优化完善国家教育救助政策手段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提升,国家对贫困家庭教育问题越来越重视。我国相继颁布了各种法律政策,保障贫困家庭青少年的教育权利。全国范围内各种不同的助学活动也在如火如荼地开展中。政府方面也加强对义务教育的重视,这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城市家庭教育的经济负担。要想真正提升家庭教育质量,就要构建完善的系统,加强对贫困家庭的指导,可以通过在学校设置专业的社会工作人员,及时全面了解学生家庭的状况,通过指导的方式弥补家庭教育的不足,进而有效的解决学生在成长中遇到的困惑与问题,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构建良好环境。

2、利用社区力量,明确家庭教育责任

家庭教育对于子女教育有着重要作用。家庭经济状况直接影响青少年的教育质量。家庭教育的環境受到父母的职业、学历、文化程度、生活习惯、社交人群等多方面的影响。通过实践调查可以发现,在贫困家庭中父母学历水平则相对较低,而这种状况的存在直接导致城市贫困家庭教育不足问题显著。

而社区可以将贫困家庭进行有效整合,将家长纳入到学生的教育之中,可以通过社会宣传教育,使得家长明确家庭教育在青少年成长中所处地位与重要意义,父母的教育是教师以及各种教学机构无法替代的。城市贫困家庭的父母要提升认知,了解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要多与青少年进行情感沟通交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加强对青少年的引导,要关注青少年,在力所能及的范围中满足各种学习需求,生活需求。

现阶段,在多数的城市社区中通过党委、居委会以及社会工作站制度等进行多方位整合,构建完善的管理系统。通过对贫困家庭的资源整合,为家长提供专业化的服务,通过专业教育提升了家长的综合素质能力,进而凸显家庭教育的家长的作用。例如,社区可以构建加强教育成长小组,定期培训家长,了解和加强教育知识及模式培训,掌握基础的教育技巧及沟通方式;通过文化课程教育提升家长的文化修养;让家长通过自身的提升,提升家庭教育质量,通过科学的教育观念,加强对青少年全方位的分析,重视青少年的心理变化、情绪变化、学习状况等,构建一个民主、幸福、快乐的家庭氛围,以提升家庭教育质量。

3、凸显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

学校作为社会教育以及家庭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品德素质、行为习惯的重点平台。学校教育是家庭教育的补充与延伸,对于学生学习指导、扩展思维模式、文化熏陶有着积极的价值与作用。家庭教育要以学生为基础,构建家长学校,通过德育校长、教导主任、班主任以及家长代表构建管理委员会,主要负责各种日常事务,通过教师、专家志愿者组织开展各种社会活动。

家长学校要综合家庭教育的实际状况,组织开展家庭教育咨询、家庭教育实践活动,综合不同学生的实际状况,制定完善的目标规划分析,形成书面材料,让家长了解家庭教育的重要意义,及时更新各种家庭教育理念,通过正确的家长教育方式与青少年沟通,进而提升家庭教育质量。

而学校教师则要对贫困生家庭情况进行分析,及时记录,通过定期以及不定期的家访来了解学生问题以及家庭教育的不足之处,及时发现贫困生的各种问题,及时处理、及时干预、及时控制,在学校的干预与影响之下使得城市贫困家庭可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进而提升家庭基础教育质量,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构建良好环境。

结束语:

通过对城市贫困家庭基础教育的研究分析,了解了在现阶段城市贫困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通过法律政策、社会机构、学校、家庭等各个领域的共同努力,整合资源,构建良好的家庭教育模式,提升家长的综合素质能力,才可以真正的构建良好的家庭环境,解决家庭教育的弊端与问题,这样才可以真正的保障城市贫困家庭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 白璐, 闫小红. 城市低收入家庭教育问题及社会工作介入策略研究——以青岛市X社区低收入家庭为例[J].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3).

[2]. 安秋玲. 贫困家庭教育指导项目的评估研究[J].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 31(3):76-83.

[3]. 邓茜钰. 贫困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劳动保障世界, 2017(21).

作者简介:

苏放,男,1986年9月出生,籍贯:山东省泰安市,学历: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人力资源领域培训与职业生涯规划

猜你喜欢

基础教育
基础教育必须和其他教育层次有效沟通衔接
高中英语教研工作
陕西关中地区传统文化在基础教育中的建设
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
河南省基础教育信息化现状调查
建筑设计基础教育中“体”与“空间”形态的自组织
高等师范专科学校儿童水墨画课程教材研发的必要性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政策话语的迁嬗
教育均衡发展:现代教育发展的新境界
“中国梦”之中国“自主高考”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