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济新常态下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探讨

2018-01-15许亚飞

科学与财富 2018年36期
关键词:优化升级经济新常态产业结构

摘 要:当前中国经济已经进入新常态,新常态下我国经济的发展速度、增长方式、增长动力等都呈现出新变化。一直以来,产业结构都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因此,我们要大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顺应产业发展趋势,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关键词:经济新常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当前中国经济已经步入“新常态”,经济发展正面临“换挡期”。新常态意味着发展经济要注重低投入、中速度、优结构、高质量、好效益。新常态下,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具有新的历史定位,产业结构的优化要达到产业协调和产业升级。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继续化解产能过剩问题,坚持创新驱动,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推进产业结构的升级。

一、经济新常态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新常态”最早是由美国太平洋基金管理公司总裁埃里安提出,预言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之后世界经济增长的态势。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5月的河南考察时首次提到“新常态”一词, 同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全面阐释了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的特征,提出“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 经济进入新常态不仅是经济增速的下降,更意味着经济发展方式和产业结构更加合理,经济新常态对于指导我国当前和今后的工作具有重大意义。

产业结构在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评价经济发展水平的标准,不是经济规模即人们通常所说的经济增长情况,而是产业结构状况即产业结构优化程度。” 产业结构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着经济发展的速度。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经济发展不可回避的问题,同时也是为适应经济新常态作出的战略步骤。

二、新常态下我国产业结构升级面临的问题

(一)产能过剩问题依旧严峻

在经过几年的持续推进去产能,传统产业如钢铁、煤炭和水泥产能严重过剩的矛盾得到有效缓解,钢铁企业产能利用率基本恢复到了合理区间,“去年全国工业产能利用率为77.0%,其中,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产能利用率为68.2%。” 但是仍然需要注意的是煤炭、水泥的产能利用率仍低于国际通常水平(按照国际标准,产能利用率小于75%为严重过剩)。钢铁工业协会会长靳伟指出“虽然两年来化解了超过1.15亿吨的产能,清除了‘地条钢,去产能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基础还不牢固,特别是‘地条钢死灰复燃、违法违规和一哄而上建电炉等,极有可能吞噬去产能成果。”

另外轻工业、新兴行业也备受产能过剩的困扰,如动力电池、新能源汽车、城轨车辆等。纵观我国产能过剩的局面,可以发现产能过剩的问题最初只是在传统行业中出现,比如一些高能耗高污染的制造业中,随着经济的发展,产能过剩波及到许多新兴行业以及消费品行业,比如新型产业中动力电池产能过剩问题严重。

(二)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科技水平低

我国经济总量虽然稳居世界第二,但主要是过去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取得的,经济发展的同时造成了资源的巨大浪费和环境的破坏。企业生产的产品科技含量低,只是停留在“中国制造”,离“中国创造”还有距离。从技术创新看,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产业发展中的核心技术主要掌控在外方,特别是核心技术研发能力不足,导致我国在全球市场中竞争较弱,2018年发生的美国制裁中兴事件就深刻说明了掌握核心技术的重要性。从科技水平来说我国还缺乏高素质的技能领军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虽然有一些尖端科技水平已经走在世界的前列,但科技总体水平还较为落后。

(三)环境污染与经济增长矛盾突出

虽然十八大以来我国的污染防治工作取得很多成效,但是人们对生态环境的需要与经济发展的矛盾仍然突出,这个矛盾仍然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阻力,长期粗放型生产方式造成的环境污染成为我国急需解决的问题。一方面经济要加速发展,另一方面環境污染越来越严重,而且我国的能源结构以煤炭、石油等传统能源为主,清洁能源占比不大也是制约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因素。其中对环境压力较重的行业是冶炼、煤炭、钢铁、化学、玻璃等, 而这些产业恰是我国经济增长的支柱产业。

而且一些地方政府干部在“发展”问题上产生了误区,把经济发展简单化为GDP决定一切,忽视了环境和生态问题的重要性。在“以GDP论英雄”的错误发展观的指导下,地方的发展规划和发展思路出现了严重问题。

三、新常态下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对策

(一)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化解产能过剩

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继续抓好“三去一降一补”,化解过剩产能、淘汰落后产能。因此必须要充分认识去产能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凝聚共识,形成合力,扎实有效推进去产能的各项目标任务。

一方面要优化市场资源配置,增强企业对市场需求变化的反应和调整能力,提高企业资源要素配置效率和竞争力。2018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大力破除无效供给,把处置僵尸企业作为重要抓手,推动过剩产能的化解。僵尸企业是产业发展的顽疾,僵尸企业在我国的产能结构所占比重较大,不加大对僵尸企业的清理力度,不仅会造成资源的浪费,降低资源的配置效率,还会严重影响经济发展。在解决僵尸企业的过程中,要积极鼓励和提倡用兼并重组的方式解决,这样既能降低企业员工的失业风险,又能够防范企业信贷风险,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

另一方面,要优化供给体系,不能仅仅从生产者角度思考,还要结合消费者角度,也就是把握消费者的需求,消费者真正需要什么,生产者才要生产什么,要努力提高供给效率和质量,适应消费升级需要,全面提高产品质量、服务质量,注重品牌建设,提升品质层次。此外,要紧紧抓住“一带一路”建设的历史机遇,通过国际合作转移过剩产能,通过国内和国外两个市场,双管齐下,使我国的过剩产能得到输出和缓解,让产业升级有一个空间。

(二)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高科技水平

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持续动力。一方面,要着力优化创新环境,加强政府政策的支持,鼓励建设技术创新型企业,形成企业创新的氛围,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同时要加大经费投入的力度,针对核心技术和高新行业,要提高经费支持,解决企业创新面临的资金难题。

另一方面,要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加快建设一流科研院校和科研机构的步伐,大力培养高质量、高素质的科研人员。同时要提高管理者的自主创新意识,借助网络平台加强与其他企业的相互交流与合作,加强企业与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合作,促进产学研协同创新,以更好地帮助企业利用和整合各种创新资源,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步伐。 以发展服务业的模式和理念来升级传统产业,有效化解产能过剩,为高质量产能提供有效发展空间。

(三)坚持绿色发展,构建绿色产业体系

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增强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的自觉性,积极开展生态修复,补齐生态环境的短板,将可持续问题纳入产业布局和产业结构调整中加以考虑。一方面,企业要严格遵守国家相关法律和法规,严格控制环境污染。另一方面,要加强环保观念教育,充分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加大对违背环保规定的高排放、高耗能企业的惩处力度。将绿色发展理念融入到企业的运行机制和经营管理中,研究和实施好企业的绿色发展规划。同时企业推动传统制造业绿色改造,优化能源结构,发展清洁能源,

在经济新常态的大背景下,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了新阶段,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是必然之路。要通过产业结构深度调整来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必须全面深化改革,坚持创新发展和绿色发展,借鉴国外经验,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注入强劲的内生动力,积极适应经济新常态,推动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参考文献:

[1]韩淼,李云路,刘斐.“新常态”来源考[EB/OL].http://www.chinanews.com/cj/2014/05-28/6223598.shtml,2014-05-28.

[2]新华社.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N].人民日报,2014-05-12(A01).

[3]新華社.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N].人民日报,2014-12-12(A01).

[4]新形势下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路径探讨[J].朱宏任.中国中小企业.2014(11).

[5]2017年我国煤炭产能利用率同比提高8.7个百分点[EB/OL].http://news.cnfol.com/chanyejingji/20180309/26121864.shtml

[6]我国钢铁行业产能利用率恢复到合理区间[EB/OL].http://www.xinhuanet.com/fortune/2018-01/13/c_1122254784.htm

[7]陈海霞,朱杰堂.新常态下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发展的路径研究[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17,35(03):34-44.

作者简介:

许亚飞(1994-),男,山西临汾人,西华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猜你喜欢

优化升级经济新常态产业结构
试析石油企业内部控制的现状及优化建议
基于产业结构对接的人力资源培养实践与思考——以湖南省为例
经济新常态下河南省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研究
浅论经济新常态下产业结构调整
经济新常态下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与发展
经济新常态下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探究
试论自主创新与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产业结构
产业结构变动、技术进步与碳排放
中国解决产业结构问题从淘汰落后产能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