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企业信息化对中小企业产能柔性的影响研究

2018-01-15孙乐

科学与财富 2018年36期
关键词:企业信息化中小企业

孙乐

摘 要: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推动企业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企业信息化不仅有助于提升企业生产效率,还有助于促进企业竞争力的提升,对企业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基于此,文章从企业信息化的意义入手,分析了企业信息化对中小企业产能柔性的影响,以供参考。

关键词:企业信息化;中小企业;产能柔性

引言

随着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外部环境不确定性的增大,生产系统的产能柔性对一个企业来说,显得越来越重要。研究企业信息化对企业产能柔性的影响也就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方面,明确信息技术对生产系统产能柔性的影响,使企业能更好的从提高产能柔性的角度出发进行信息化建设,以改善生产系统的产能柔性,提高企业对市场的应变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另一方面,研究信息技术对产能柔性的影响有助于企业更直观更明确地了解信息技术对企业的作用,对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更好地开展中小企业信息化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1企业信息化的作用

1.1提高企业的信息流动速度

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企业信息化代替了传统信息搜集方式,提高了信息搜集速度,尤其是市场信息和客户需求信息。另外,计算机辅助技术(云计算技术、大数据技术等)在相应部门的应用,可以大幅提高产品的设计、制造及流通效率,而网络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应用则可以加快设计人员之间的信息交流,并能提高设计资源和知识的共享程度[1]。

1.2促进资源优化配置 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

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企业联合、租赁、兼并、入股托管等,重组企业结构成为必然。以Internet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在企业重组中能发挥重要作用,通过信息传递、信息处理和信息交流完成企业生产要素的最优化配置,信息化能使企业生产要素结构发生变化,促进传统的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转变。企业的管理实现信息化后,运行效率将有质的飞跃。办公自动化能提高办公效率,管理信息系统可以及时收集各类信息,加快企业高层的决策速度。

1.3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 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企业信息化可以降低产品的设计、制造、管理、办公等成本,而电子商务则可以降低产品的销售成本等。另外,企业信息化引入现代企业管理系统,对物流、人力资源、商务及财务等进行管理,使企业内部管理更加趋于合理化,对外则可以利用Web站点,以极为低廉的成本让全世界了解公司的产品和形象,同时还能了解其它企业的情况,投入少,收效大[2]。

1.4提高企业生产力 增强企业竞争力

现代生产中,信息资源的投入可以代替部分材料和能源的投入,产品价值的增加主要通过产品中知识和信息含量的提高来实现。企业利用这些信息进行产品开发、工艺技术革新、组织生产乃至经营管理,将大幅度提高企业生产力。企业信息化能增强企业信息交流,通过内部网络连通实现的企业内部信息交流,可以保证目标的一致;通过Internet相连,加强与外界信息的交流,提高预测的科学性以及决策的准确性。信息化还能够促使企业从以事务为中心的传统管理模式向以客户为中心的管理模式转换,帮助企业建立新型业务系统,通过Internet与客户沟通更方便,企业的开放程度会大大增加,并能及时得到用户的反馈意见。另外信息化使企业输出信息更方便、快捷、有效,有助于沟通信息,树立企业形象,增强企业竞争力。

2企业信息化投资的价值

文章利用费用效益法来验证企业信息化投资的价值,具体如下:传统的费用效益方法建立在资金的时间价值理论基础之上,它以一定折现率对IT投资项目在整个寿命周期内的投资、维护费用和收益等现金流进行折现,计算其净现值(NPV)或计算信息技术投资项目的内部收益率(IRR)、投资回报率(ROI)等,然后根据相应的评价准则,对其进行衡量判断以揭示信息技术投资价值的大小。

任何经济条件下的经济规律都是相同的:以投资所创造的价值为衡量依据,不管这种价值是可以用货币表示的还是不可以用货币表示的。网络经济时代,信息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其商业价值有时是可以直接测量的,但更多的时候其价值是无法用货币来表达(客户价值增值)。如果从长远的角度来考虑,信息技术投资又有其实实在在的价值。在网络经济环境下,企业可以产生基于信息技术的标新立异和成本领先优势,以及从客户关系管理中转换来的长期价值增值[1]。

3企业信息化对中小企业产能柔性的影响

为了更准确地描述生产系统的柔性,文章设计了生产系统产能柔性的性能函数式: 。在这个性能函数中,系统的产能柔性F被表示为系统硬件要素、软件要素和外部环境变化要素的函数。

3.1生产系统硬件对中小企业产能柔性的影响

硬件要素H是产能柔性的基础,决定参数H状态值的生产系统硬件要素主要包括:第一,生产技术。包括技术创新能力、新技术与原有工艺方案和工艺设备的兼容能力等;第二,生产设施。包括生产设备的多品种生产适应能力,对不同类型零件、工艺指标以及加工速度等的调节能力,设备功能的变化幅度、设备的标准化程度等;第三,生产系统集成特征。生产系统能够以低成本、快速地从一种状态转换到另一种状态的能力,包括可重组能力和可扩充能力等[1]。

3.2环境的不确定性对中小企业产能柔性的影响

E为系统运行过程中遇到的内部和外部的各种变化,即环境的不确定性。内外部环境的状态对系统的柔性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同时是无法进行人为控制的。首先,由于顾客需求变化导致的生产计划的调整,供应商原材料的供货时间、价格、质量等的不确定会影响企业产能柔性;其次,产品、技术的寿命周期,顾客的个性化需求,需求量的波动和交货期的不同要求也会影响企业产能柔性;最后,由于生产过程调度、设备故障、系统的调整、工人技术和状态不稳定性等因素引起的变化,也会对企业产能柔性造成直接影响。

3.3软件要素对中小企业产能柔性影响

软件要素(S)的柔性在系统运行过程中是可调节的,不同的管理方式会导致不同的结果。软件因素主要包括:第一,决策柔性(企业根据不同市场环境采取的措施);第二,组织柔性(系统中信息传递和反馈的速度,生产任务、批量变化时,人力资源的可调用能力和供给能力);第三,生产计划柔性(计划编制周期和速度,生产作业计划在实施过程中的可调节能力);第四,生产控制柔性(生产过程中系统对环境变化、内部故障的預防、调节能力)。

综上,硬件要素主要决定的是生产系统的固有柔性,即生产系统产能柔性的最大潜力。硬件要素在系统一经建立之后,其变化的范围就已经确定,在系统运行过程中不易发生较大的变化。而且硬件要素的柔性不仅在系统运行过程中变化范围有限,柔性越强的硬件需要的投入也很大。软件要素的柔性会影响和制约系统硬件要素的柔性,影响系统固有柔性在系统的实际运行中的表现和发挥,即系统的运行柔性。也就是说系统的运行柔性(也就是系统在一段时期内的产能柔性的实际表现)主要是取决于系统的软件柔性和市场环境,环境的不确定性对系统的柔性有很大的影响,可以积极挖掘、利用,创造竞争优势,但却是无法进行人为控制的,而且软件要素的柔性在系统运行过程中的调节成本相对较低并且调节起来更为方便。

结束语

总而言之,信息化已经成为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企业信息化则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中小企业通过实施企业信息化,可以改善企业的产能柔性,进而提高企业的市场应变能力和竞争力。

参考文献:

[1]王永进,匡霞,邵文波.信息化、企业柔性与产能利用率[J].世界经济,2017,40(01):67-90.

[2]林建.加快中小企业信息化实施的思考[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6(01):8-9.

猜你喜欢

企业信息化中小企业
浅谈计算机技术对企业信息化的影响
计算机应用技术与企业信息化建设
中小企业信贷可得性研究综述
北京市中小企业优化升级
企业现金流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小额贷款助力我国中小企业融资
试析中小企业成本核算的管理及控制
中小企业如何应对“营改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