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基于跨境电商背景下的英语课程研究

2018-01-15白莎

科学与财富 2018年36期
关键词:跨境电商高职教育英语教学

白莎

摘 要:近年来跨境电商规模增长迅速,跨境电商市场的多元化发展必将对专业人才提出更高的要求。跨境电商人才不仅要掌握专业的国际商务知识与技能、熟知跨境电商平台的操作流程、运营模式,还要具备扎实的语言能力和较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关键词:跨境电商;英语教学;高职教育

我国跨境出口电商行业经历了多年的发展,近几年呈爆发式增长.数据显示,2017年跨境电商整体交易规模达7.6万亿元人民币,中国海淘用户规模升至0.65亿人,增速可观。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中,跨境电商作为我国外贸的新增长点,得到了中央政府的关注。报告中将“设立13个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列为“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的工作项目之一,提出推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坚定不移推进经济全球化、维护自由贸易等有利于跨境电商行业发展的政策,为行业带来重大政策利好。而目前,跨境电商人才缺口大,对跨境电商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需要高职院校及时调整课程设置,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一、跨境电子商务人才应具备的英语技能

通过对跨境电商企业的调查,企业对跨境电商人才需求迫切,不仅需要员工懂得电子商务的基本专业技能,还要具备良好的与外商沟通的能力。这就需要跨境电商人才有一定的外语听说能力,熟悉境外客户网购的消费观念和文化,懂得跨境电商平台的基本操作技能。总体来说,跨境电商人才需要具备外贸基础知识、听说读写技能及电子商务知识。

目前,大多数跨境电商平台以国际通用语言——英语作为平台语言,比如速卖通、亚马逊、易贝等。在跨境电商平台,从注册认证、新产品发布、商品推广、在线沟通、商品发货、交易确认、售后服务等一系列操作都需要英语的运用。英语能力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跨境电商平台运营的好坏,是保障跨境电商平台稳定发展的必要条件。此外,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要融入对于各个国家风土人情的介绍,包括对人文特点、消费理念、生活习俗和地理环境等方面,以便针对不同地区消费群体的不同情况制定相应的营销方案。

在跨境电商的背景下,英语教学需要根据专业特点、行业需求对英语教学内容进行改革,基于跨境电商平台调整课程体系及教学内容,结合人才培养方案,通过校企合作等模式增强英语教学的实用性。

二、跨境电子商务专业英语学习现状

目前,高职院校在跨境电商专业的英语教学存在两种情况:一种是由公共外语教学部承担,虽然教师的英语能力很强,但是缺乏对于跨境电商的基本概念和相关专业术语专门、系统的讲授,学生接触不到与专业相关的英语知识;另一种由具备跨境电商专业知识的教师讲授英语课程,他们对于跨境电商专业对英语的需求更加了解,但是一部分教师自身英语基础薄弱,边学边教,影响了学生英语能力的提高。在这种情况下,英语教学往往流于形式,导致学生的英语学习缺乏整体性和实用性。而高职院校中,既熟知跨境电商基本知识,又具备良好的英语能力的教师数量有限,成为了制约培养跨境电商专业人才的因素之一。

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而言,英语底子薄、听说能力差、缺乏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是普遍存在的现象。学生对英语学习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不仅在课堂上注意力不集中,更加忽视了对英语日常的积累。这就更需要课程在设计时要具有实用性和针对性,通过项目化教学等方式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能动性。

三、跨境电子商务人才英语技能提升的方法

1.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

针对教师自身专业基础薄弱、教学脱离企业实际、缺乏跨境电商企业实践等现状,高职院校应多邀请跨境电商专业人士进行讲座,提供与各界同行交流教学经验的机会,鼓励中青年教师加强自身对跨境电商基础概念和专业术语的英语学习,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通过参加与跨境电商有关培训以及亲身在企业的实践,加深对跨境电商工作内容的理解和思考,结合英语实作特点、整合教学内容,将最有价值的内容呈现于课堂,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上学到最核心的技能,掌握学习的方法,便于学生在今后工作中应用于实践。

2.多管齐下,提高英语听说读写技能

英语的学习并非朝夕之功,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和长期的坚持学习。听说与读写技能在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的方法上有所不同,需要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有所侧重,学生在练习时也要通过多种途径提高英语水平。

英语的听说能力往往是中国学生的软肋,“听不懂、说不出”是普遍存在的情况。英语学习中,听力为先,所以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以英语授课为主,营造轻松、愉快的氛围,让学生有用英语表达的意愿。教师可采用情境教学法,让学生担任不同的角色,模拟商务活动中的各个流程,使学生在真实的商务英语环境中获得知识并真正得到实践与应用。课余时间,鼓励学生多听英语新闻,在了解时事的同时锻炼听力;积极参加英语角,提高口语能力。

读写技能是英语综合技能的应用,尤其是翻译技能,是阅读能力的综合体现。课前准备时,教师可以安排学生阅读商务英语新闻,并在课前分享展示新闻内容,让学生在了解时事的同时,提高英语阅读理解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可采用项目化教学法,鼓励学生在速卖通、亚马逊等跨境电商平台自主经营店铺,在英语环境下注册账号开通店铺、上传产品、运费设置、线上支付确认货款、评价反馈、客户服务,全面熟悉各个环节的操作技能与问题解决,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在日常的教学中穿插翻译技巧与方法,让学生的翻译能力在实践中得到提升。同时,在英语的学习过程中,要融入对于各个国家风土人情的介绍,包括对人文特点、消费理念、生活习俗和地理环境等方面,以便在沟通以及产品介绍中能够针对不同地区消费群体的不同情况而制定相应的营销方案。

总之,英语中听、说、读、写、译五大技能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只有通过科学的方法,经过大量的积累与反复的实践练习才能真正提高英语的综合水平。

3.企业实习,认识不足、提升自我

在课堂上,学生处于被动的角色接受知识,缺乏学习的主动性,而单纯知识的学习很难让学生真正意识到自身的不足。在企业实践中,可以根据工作性质,有针对性地提高学生的英语技能。比如销售客服类型的工作,需要学生具备良好的听说能力,在理解顾客需求的基础上,能够充分表达,做好沟通交流工作。而后台、文案类型的工作,需要学生在讀、写、译的能力上有一定功底。让学生通过顶岗实习是提高英语实操技能最有效的方式之一。学生通过在企业实习,能够亲临商务活动一线,从企业的生产运作、产品推广、在线沟通、商品发货、售后服务等环节全面了解企业的运转模式。同时,学生能够更好的认识到企业对英语技能的需求以及自身知识的不足,帮助学生明确进步的方向,有的放矢的进行今后的学习。综上所述,企业实习能够使学生在实践中发现自身的不足,对自己的就业方向更加明确,在今后的学习中能够从被动到主动,从而更加有针对性的提升英语能力。

四、结语

面对电子商务,尤其是跨境电子商务的高速发展,社会对于跨境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的需求量逐步增大,跨境电商专业人才的素质水平决定了电商平台的发展速度。作为服务社会的高职院校,要基于市场导向以及新形势下对于跨境电商专业人才的需求,及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及教学方法,为社会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高质量人才。

参考文献:

[1]谭宇琴.跨境电商业务中英语是做技能需求探讨.[J]电子商务.2016,(27):70-71.

[2]胡亚辛.“互联网+”时代下高职院校块茎电商人才外语语言运用能力研究.[J]课题研究.2017,05:25-26.

[3]苏怡.跨境电商人才需求及人才培养目标.[J]科技视界

猜你喜欢

跨境电商高职教育英语教学
巧用“五法”激趣——以英语教学为例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跨境电商与电子商务以及传统外贸电商的对比分析
河南郑州港区跨境电商发展的相关问题分析
“互联网+”背景下温州传统外贸制造业转型研究
人文主义视野下的高职教育研究
浅析高职院校学生厌学现象及应对措施
论高职生未来职业发展
Long的互动假说及其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学中EGP+ESP模式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