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旅游开发中乡村文化生态建设研究

2018-01-15张宝仡

科学与财富 2018年36期
关键词:乡村旅游措施

张宝仡

摘 要: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城市人口不断增多,城市居民生活压力也随之增大,此时返璞歸真的乡村旅游热度也持续高涨,在乡村旅游开发中乡村文化生态建设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下文就关于乡村旅游中乡村文化生态建设课题展开相关探讨,希望对我国乡村旅游建设有所帮助。

关键词:乡村旅游;乡村文化生态;措施

近几年来,乡村旅游蓬勃发展,城市人乐于离开城市到乡村去“上山下乡”,开展观光游览、度假休闲、生产体验等形式的乡村旅游;农村人则忙于为村镇“穿衣戴帽”,建设“新村”,打造“古镇”,开办“农家乐”,提供游览、住宿、饮食等系列旅游服务。乡村旅游是发展乡村经济、改善乡村人居环境、优化乡村地区产业布局的重要力量,乡村文化生态是乡村文化与自然环境的耦合、是维护乡村社会稳态延续的重要动力。

1乡村旅游概述

可持续发展理念(20世纪80年代)被提出之后,乡村旅游业也逐渐大规模发展,因此,国内的一些乡村旅游研究的专家和学者并没有花费很长的时间进行乡村旅游的理论性研究,而且,目前对于乡村旅游的很多理论性概念国内外的专家和学者都没有达成统一的意见,还处于百家争鸣的感觉。乡村旅游是以乡村以及周边地区作为发展基地,主要以农村的自然田园风光、农村的自然和乡土气息、传统的民俗文化、独特的地域特色吸引越来越多的旅游者。乡村旅游主要的客源市场是居住在城市的居民,满足人们休闲、体验、观光等需要,并且能够提高当地人民的生活水平,增加经济收入,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等。

2乡村文化生态概述

“生态”一词原意指“住所”或“栖息地,一般指生物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下生存和发展的状态,也指生物的生理特性和生活习性。乡村和农村,作为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居住空间,不仅是一个自然空间,同时也是一个人文空间。在这个空间环境里,不仅生物、非生物、地理等自然生态存在差异,而且不同民族的生活方式、历史传统、风俗习惯、民间工艺、聚落形式、建筑风格等人文生态也不尽相同,呈现多元的文化生态特性。譬如:“自然环境”,包括地质、地貌、气候、水文、植物、动物等自然生态环境系统景观;“物化状态”,包括农田、牧场、聚落、房舍等人文生态环境系统景观;“人文习俗”,包括风俗习惯、文化艺术、宗教信仰等文化生态景观乡村旅游的发展,离不开乡村原生性自然生态,同样也离不开乡村原生性人文生态,破坏乡村原生性的自然生态和人文生态,其后果不仅是失去了赖以发展乡村旅游的旅游吸引物,甚至是影响到了乡村居民的生存和发展。

3乡村文化生态建设对乡村旅游的影响

3.1乡村文化是吸引游客的关键

首先,城乡差异化让游客对乡村产生好奇,进人这里能给他们带来前所未有的感受,体验各种乡村旅游活动回归自然;其次,在城市生活压力下,亲近自然是一种很好的放松身心的方式,能使焦躁的心平静下来,从不同的角度来思考困惑的问题,往往有所顿悟,很多奇异的灵感便油然而生了。举个例子,梅县雁南飞茶田度假村位于广东省梅县雁洋镇,总面积450公顷。以茶叶、水果、园林绿化、乡村旅游度假为一体的休闲度假村,在这里游客可以学到很多知识和文化,抛开山川树种的知识不说,单是“茶”,就足以让前来的游客研究了,茶的生长发育、培植过程,茶叶的摘取、翻炒、泡制方法无一个不是深深的学问,这都不是短时间的研究所能掌握的而且很多考察或探亲访友都必须在这里进行,梅县的”茶“乡村文化吸引大量游客来此进行乡村旅游,可以看出乡村文化在乡村旅游中的重要性。

3.2乡村文化能够实现游客乡村旅游目标

城市的旅游都是现代化的,而且乏味,不能与自然进行亲切的交流,乡村文化可以做到这一点。在乡村的话,做农活、种植农作物、学做工艺品等都是非常好的体验,对于都市大家庭里的孩子来说,大自然中的事物都是陌生的,他们不知道作物的生长过程,也不知道农民种植的艰辛,来这里可以让他们体验到生活的不易,形成不浪费粮食的意识茶的制作和泡法等项目也是很好的选择,而且可以了解地道的乡土文化,是很有意义的经历,再加上城市里很多刺激性的项目和活动很多人又无法参与,游玩的愿望不能实现,乡村便成为首选。

4加强乡村旅游开发中乡村文化生态建设的相关举措

4.1充分发挥当地政府的调控和监管作用

政府作为每个地区的指导和监督者,对每个地区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没有它的支持,任何大规模的生产和销售都难以实现首先,对于文化的消逝,政府可以通过立法来加以保护,这是大多数政府都会使用的一个手段,因为这实行起来比较容易和公平,一旦规定下发所有人都必须遵守,一段时间过后就成为大家的意识。政府在进行旅游开发时,应保护好乡村原有的文化资源避免过度开发造成的文化流失,可以在开发的范围、规模、形式、容量等方面进行调整,把对文化和资源的破坏率将到最低。可以发挥政府的作用,通过财税和金融手段来规范开发,必须在开发前进行详细的市场调查,制定全面可行的实施计划,通过相关部门的认可后才能进行开发还要对开发制定严格的规定,开发过程中不能破坏当地的传统文化风貌,征税的比率也应与开发范围的大小和资源的多少成正比,以此来减少过度开发行为。

4.2充分挖掘地方文化内涵

要因地制宜,在积极挖潜地方文化内涵的基础上,努力推进乡村文化生态环境的整体改善。中国有句俗语,“百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乡村文化因地理分布、民族习惯、气候环境等的不同呈现出不同的文化个性,乡村文化的独特韵味是其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因此,要立足乡村社会的具体实际,在不断挖掘地方文化潜力的基础上,创新乡村文化内涵发展的实践模式。一是以地域特色文化为依托,通过特色乡、特色村的培育以及乡村情结的情感作用将人们对家乡的依恋转换为文化建设行动,促进文化主体力量的积聚发展;二是注重对乡村文化资源的保护和传承,通过文化品牌的建设重新树立乡村文化的自信,增强乡村文化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三是要推进城市文化资源向乡村基层的拓展延伸,不断繁荣乡村文化市场,扩充文化发展空间,焕发出城乡互动、和谐发展的张力。

4.3树立共赢取向保持乡村文化原有风貌

大部分游客对乡村旅游景观及其原生态文化的要求是矛盾的,他们希望看到自然、纯朴的乡村文化景观,但对于设施设备、卫生条件、舒适程度等方面与城市之间的差异又难以接受。村民承载着故土的乡村文化,他们获得的物质方面和精神上的财富来源于当地的乡村旅游和文化,通过满足游客的现代化需要就为村民提供了引进现代化技术和设备的机会,但不能破坏原有的文化本质状态,必须采取相应措施,保持乡村文化原有的风貌,提升各方面的标准化程度同时,企业作为发展乡村旅游的主体,更应该为乡村旅游的发展出一份力,深度挖掘乡村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提高产品质量占领广大的客源市场各方参与者共同协作,实现乡村旅游和乡村文化的“双赢”。

综上所述,乡村旅游带动乡村文化的发展与传承,乡村文化又是发展乡村旅游的核心,加强保护当地的乡村旅游资源和文化,科学、合理规划乡村旅游建设,才能促进乡村文化生态建设和乡村旅游更好地发展。

参考文献:

[1]武宇清,史育华.文化的继承与继承的文化的统一[J].高等农业教育,2014(3):33-35.

猜你喜欢

乡村旅游措施
放养鸡疾病防治八措施
环境保护中水污染治理措施探讨
高中数学解题中构造法的应用措施
20条稳外资措施将出台
减少猪相互打斗的措施
夏季猪热应激及其防治措施
安顺乡村旅游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全域旅游背景下海南乡村旅游发展的新范式
乡村旅游供应链优化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