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物古建筑消防管理对策探讨

2018-01-15王冠琦

科学与财富 2018年36期
关键词:消防管理对策

王冠琦

摘 要:文物古建筑具有不可估量的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因此,对文物古建筑消防管理较为严格。但近几年,由于一些自然因素和人为的原因,很多宝贵的古建筑都曾遭遇过火灾,造成无法估量的损失。基于此,本文通过对古建筑火灾隐患的研究,提出一些文物古建筑消防管理的对策,以确保文物古建筑的消防安全,对文物古建筑消防管理有着非常深远的意义。

关键词:文物古建筑;消防管理;对策

引言:文物古建筑可用来对广大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支撑我国对外文化交流活动的展开,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因此,在文物古建筑消防管理上受到群众的广泛关注,但从现阶段消防管理来看,很多文物古建筑存在着一些消防安全隐患。本文针对目前文物古建筑消防管理上不足提出几点解决措施,实现文物古建筑的消防安全的目的。

1.我国文物古建筑概述

我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拥有极为丰富的文化遗产,而古建筑作为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着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我国文物古建筑有着较高的价值,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精神价值。文物古建筑的层层楼阁、重重殿宇,彰显了某一个时代或者某一个地区的特点。同时,传承、延续了中国传统文化;二,文化价值。文物古建筑里面会有大量的古代碑刻。比如《帝王邵运图》碑、《地理图》碑等等,它们都是文化价值的一种彰显;三,使用价值。文物古建筑,可用来当做公园、博物馆、旅游点等等,有着一定使用价值。

2.文物古建筑存在的安全隐患

2.1文物古建筑自身存在易燃特点

我国的文物古建筑因其筑木结构耐火水平较低,极易引起一些安全隐患,文物古建筑自身存在易燃特点具体体现在:一,文物古建筑耐火等级低。因为很多木结构的文物古建筑因其历史悠久,其木材已转变为干柴,绝干材的含水率是0%,不同于气干材的含水率是10%,更与含水率是70%-140%的新伐木材无法相比,所以文物古建筑易燃的特点不利于消防安全保护工作的展开;二,文物古建筑扑救困难。文物古建筑因其本身的空间大以及表面积大,在发生火灾事故时,很容易对进行控制。

2.2文物古建筑起火原因复杂

文物古建筑火灾成因复杂,包括了明火火灾、电气火灾、雷击、人为放火、吸烟、周边火灾波及等等,加大了火灾控制难度,很难推进火灾预防工作的有序进行;节日期间增加了用火用电的使用频率,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诱发火灾的外部因素。

2.3古建筑的管理和使用不善

目前,有些古建筑的主管部门并没有明确的分工,在人员职责上没有明确的规定,甚至只为了追求经济效益而疏于对消防安全的管理。举一个典型的例子,有些地方将将古建筑投入现代化经济的使用,利用古建筑进行旅馆、饭店、招待所、工厂、仓库开设,为了经济利益,对于火源缺乏严格的管理,乱拉乱接电线,随意乱设线路开关,存在较大的火灾隐患。

2.4文物古建筑的消防管理和设计存在疏忽

目前,我国古建筑文物保护单位分别是国家级、省级和县级三类。虽然国家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的物古建筑的消防管理进行了较为完善的消防保护,并设置了专门的消防管理部门,通过制订较为全面的消防规章制度,在各种灭火设备以及装置方面也能基本符合消防安全要求,但是仍存在著缺乏消防队员、消防设施不到位、消防安全管理相对较差等情况。针对古建筑文物保护的相关政策逐年频出,但大多停留于表面,缺乏一定的科学技术性。如何拥有针对古建筑自身的消防技术规定以及改扩建过程中专门的消防设计,如何建立建全系统完善的消防设施体系,这些都是新时期我国文物古建消防面临的严峻问题。

3.加强文物古建筑消防管理的对策

3.1提高文物古建筑的耐火特性

我国文物古建筑的木结构耐火等级低以及时间较为悠久,其材质已成干柴,这是引发火灾的重要原因。通过提高文物古建筑的耐火特性来减少火灾的发生率,可以通过涂刷防火涂料的方法,对可燃木结构进行阻燃处理,这也是我国古建筑消防保护中历史最悠久、运用最广泛的一种技术措施。如元代著名农学家王祯就在《农书》中提出“火得木而生,得水而熄,至土而尽”,并研发出以砖屑、白善泥、桐油、枯莩碳、石灰以及糯米胶等材料制成的简易防火阻燃材料。现如今,在不仅对古建筑进行阻燃处理,也要确保防火涂料不会影响古建筑原本的外貌特征。溶剂饰面型防火涂料和水基防火阻燃液是常用的阻燃产品,在进行阻燃处理时,首先要对古建筑的木结构进行阻燃液浸渍处理,然后在古建筑的木结构干燥后,在木材的表面涂刷防火涂料。此外,由于古建筑中存在大量的珍贵文物,为避免火灾发生及消防救火时文物受损,还应针对不同的文物类型采取不同的消防保护措施。

3.2提高文物古建筑管理部门人员的消防安全意识

各地政府应建立相应的规章制度,并且定期组织相关单位进行教育培训以及开设消防安全培训班,以提高文物古建筑的消防安全意识。当然,是对古建筑的工作人员重点进行教育和培训,培训的主要内容包括:消防安全工作重要性的引导、火灾预防的方法以及如何进行火情的处理,从而提高古建筑的工作人员的灭火技能。通过这些培训提高古建筑的工作人员对于文物古建筑消防工作的重视程度,以增强预防火灾的自觉性和有效性。

3.3加强文物古建筑的源头管控

加强文物古建筑的源头管控,即安装摄像头,对文物古建筑可能由于自然因素如明火火灾以及人为放火、吸烟等引起的火灾进行监控,以此来进行有效的火情监控。另外,科学、合理地在一些重点古建筑文物内部和珍贵文物陈列的重点位置安装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前提是不影响原有文物古建筑结构的完整性以及文物古建筑艺术风格;在较为重要的砖木结构和木结构的文物古建筑内部,要进行闭式自动或简易喷水灭火系统的安装,容易出现火灾蔓延的地方应该进行水幕的安装,采用先进科技手段对文物古建筑进行动态监控。同时,应增设防雷保护措施,以免因雷击引发火灾。

3.4加大文物古建筑消防宣传力度

文物古建筑主管部门、公安消防机构、乡镇街道、村居委会、派出所等相关职能部门应该结合文物古建筑的具体情况,在文物古建筑所在地开展消防宣传教育培训,必须做到的是:一,深入文物古建筑周围的人民群众中,利用当地的广播或者是户外视频等有效的途径进行消防安全注意事项的宣传,去提醒其在生产经营和生活中注意用火用电安全,减少因不合理用电导致火灾威胁文物古建筑;二,在消防通道、消火栓等消防设施上以及容易产生火灾的建筑物上,张贴一些消防安全警示标识和宣传广告;三,进行消防志愿者、消防义工的招募,在人民群众中发动力量,进行古建筑消防安全的预防。另外,还要加强文物古建筑的消防安全常识、火灾隐患查找和灭火疏散逃生演练的指导,提倡全民参与,不断提升全民的防救能力。

结语

综上所述,文物古建筑因其本身易于引起火灾的特点以及在古建筑消防管理工作中的不足,对文物古建筑的保护工作产生了威胁。基于此,本文通过对引起文物古建筑发生火灾的各种因素进行分析,并且提出相应的预防对策,从多个方面落实文物古建筑消防管理工作,以确保文物古建筑的安全保存,降低文物古建筑消防安全隐患发生几率,实现文物古建筑消防管理工作进一步科学有效地开展。

参考文献:

[1]李丽.浅谈我国古建筑消防对策[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4,0(21).

[2]吴俊奇,张婧,曾雪华.新时期我国古建筑消防安全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给水排水,2017,53(04):85-90.

[3]刘玉川.文物古建筑防火对策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4.

猜你喜欢

消防管理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关于职工队伍稳定的认识和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走,找对策去!
我国消防管理社会化模式构建探讨
超大城市综合体建筑防火设计与消防安全管理
消防综合监控管理系统应用剖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