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测防治水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探讨

2018-01-15赵大伟谷屈强毛成帅

科学与财富 2018年36期
关键词:水害矿井煤矿

赵大伟 谷屈强 毛成帅

摘 要:近年来,随着矿井服务年限的增加,给各地区矿井地测防治水工作带来了困难。因此,煤炭企业应使地测防治水工作能在煤矿生产过程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从而保障防治水工程的质量。所以,怎样建立煤矿防治水技术管理体系,充分发挥防治水技术在煤矿安全管理过程中具有积极的重要意义,也是当前地测防治水工作的重点课题。基于此,本文从煤矿业的生存发展角度出发,就地测防治水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应对措施展开了分析探讨。

关键词:煤炭行业;地测防治水;问题措施

引言

在煤矿的生产发展中,最重要的因素是地测工作,其对煤矿的发展起着直接的决定性作用。做好地测防治水工作,能有效提升煤炭企业的经济效益,地测工作在煤矿生产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且影响着其生产全过程,重要性也越来越明显。随着煤矿开采力度的加大,必然会引起较大的水患问题。对于水患的治理,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因此,应对防治水安全问题予以重视,从而使员工的生命安全得到保障。

1 地测防治水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煤矿企业的地测防治水工作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问题:首先,随着煤矿开采年限的增加和采矿事业的迅速发展,开采面积随之不断增大,会导致“压煤”范围增长。其次,煤矿技术人员整体素质有待提高,部分矿井缺乏专业的开采人员,他们既没有掌握熟练的采矿技术也没有相应的安全知识武装头脑,导致在采矿过程中会力不从心,发生事故无法保护好自己。不仅影响工作效率,而且对防治水工作的顺利开展也起到了一定的阻碍作用。总的来说,造成矿井水害事故的原因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课题,它涉及到煤田形成的地质环境,以及后期的地质构造运动。地质作用的改造造成了煤田水文地质条件的巨大差异,水文地质条件的不同造成水害的原因也不尽相同,同时即使地质条件相似的煤田,也会因设计、技术、管理、人员素质差异而导致矿井发生水害的原因不同。纵观煤矿水害事故的案例,造成矿井水害的水源无非是:

(1)煤矿开采区域积水;

(2)煤矿采空区积水;

(3)雨季洪水泛滥;

(4)测量出现错误,导致巷道产生积水区或含水层含水;

(5)工程质量低劣,造成顶板塌落,沟通强含水层突水;

(6)井下无防水闸门,或管理、使用不当;

(7)忽视安全生产方针,违章作业等。各种水源由于各种原因涌入井下这就形成了不同的水害事故。

基于上述事故产生的种种原因以及各种不可抗力的存在,抓好地测专业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地测防治水在煤矿安全生产和经营发展过程中的基础保障作用,无疑是摆在我们面前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为了防止水害事故的发生,保证矿井建设和生产的安全,我国煤矿工作者探索了一系列的防治水措施。这些措施概括起来主要有:防治地表水涌入矿井、探放水、疏放排水、防水煤柱的留设、水闸门和水闸墙的设置使用、注浆堵水、建立防治水保障制度、加强水文地质工作,做好矿井涌水、积水预报等。各煤矿的自然情况各不相同,可以有针对性地选择相应防治水措施。具体说来,下一章节展开论述。

2 地测防治问题的应对措施

2.1 组建专业的防治水害工作小组

每一个从事煤矿开采的企业都需要建立一个专业的防治水害工作小组,定期排查矿井可能存在的潜在隐患,并且积极进行水害分析,如召开排查水害的会议,企业领导以及技术人员务必参加,大家在会议上应该负起责任,将自己排查水害的结果在会议上公布于众,使得问题可以得到讨论并得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将水害的潜在问题消灭于萌芽中。防治水害小组要引入相关的考核体系,不断使得小组的体系得以优化,以此提高工作效率。

2.2 要充分发挥每一个技术人才的长处

在这里,首先需要强调的是政府相关部门的责任人,一定要将责任人的职责落实到位,使得责任人能够各司其职,充分发挥政府部门的监督职能。除此之外,地测防治水的第一负责人的地位也不能被忽视。必须将责任落实到个人。笔者认为,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设立专门的防治水机构,将每一个部门的具体工作内容落实到位,最好落在纸面上,分发到各部分,使得每个部门能清晰明了各自的职责。然后,再详细划分具体的工作内容,做到工作安排无死角。同时,要注意每个部门任务的安排都应该张弛有度,在工作中要做到劳逸结合。最后,我们在工作中应该充分发挥技术人才的长处,做到扬长避短,使其全心全意投人到地测防治水系的管理工作中来。同时,我们应该根据实际情况来配备防治水害的作业人员,每队的工作人员中,掌握专业技术的工作人员与普通工作人员的比例要安排好,不要产生失衡的现象。

2.3 建立专业队伍做到地测水工作的防治结合

完善的管理体系是人才合理配置的前提和基础,也是人尽其才的保障。首先,地测防治水管理体系仅要有完善的制度保证,同时也需要有完善的组织管理体系,这些因素都在很大的程度上影响着防治水害的效率,因此它们都是科学地预防与治理水害的重要影响因素。其次,企业的管理者应该高度重视地测防治水工作,建立以矿长为最高领导人的相关的工作小组,同时建立以专业技术人员为主要领导人的技术小组,同时,定期进行水害报与查,并且定期召开会议研究有可能存在的水害隐患,将预防与治理相结合,做到预防大于治理。做这些事情的主要目的,就是将一切可能发生的水害隐患扼杀在萌芽中,同时,防治水害的团队应该形成自己独特的文化,避免负能量的扩散,整个团队应该培养积极乐观的工作氛围,每个队员之间应该畅所欲言,各自取长补短,互相学习,不断提高处理水害问题的工作能力,将团队的凝聚力与执行力结合起来,强化队伍抗打击能力,同时应该转变指导工作的思路,加强与科研所与专业院校的协作与互动,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提高防治水害小组的技术创新能力,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与业务素养,使得地测防治水的体制能够不断得到完善,使整个煤矿的安全获得更多的保障。

2.4 注重与科研机构的联动提高管理水平

信息发达的社会,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道理。我们必须认识到,一个国家具备的科技创新能力是整个国家综合实力的关键体现,因此,作为传统行业的煤矿企业就更需要在技术层面上依靠科技创新的能力来提高整个行业的发展与进步。因此,煤矿企业的管理者更應该积极与相关的科研机构与防治水害方面的技术专家联动,形成一层强有力的技术保护网。煤炭企业应该定期邀请专家开展典型事故的案例分析、从专业人士的经验中汲取能够提升行业水平的养分。

2.5 制定地测防治水事故分析制度

在地测防治水工作的进行中,偶尔会出现图纸与测量结果、以及实际的地质情况存在误差的问题的状况。这时就需要负责防治水害的地测水的相关领导积极负起责任,及时召开会议,与技术人员进行综合分析,探讨问题出现的原因,并形成书面材料提交给上级领导。以便于及时修改存在问题的各种图纸和结果台帐,同时尽快追回已发出的图纸和相关资料,也可通知书面接收方及时改正。

3 结语

伴随着煤炭开采面积的日趋扩大,做好煤矿设备的安全检查工作意义重大。而地测防治水是煤矿安全的屏障,做好地测防治水工作既可以避免浪费资源,又可以有效预防水害、煤矿下瓦斯爆炸等恶性事故,能保障煤矿安全生产,因此做好地测防治水工作可以使煤矿企业实现良性发展。因此,及时发现地测防治水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修正日趋重要。

参考文献:

[1]钟亚平.开滦煤矿防治水综合技术研究[J].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2001:25.

[2]靳德武.我国煤层底板突水问题的研究现状及展望[J].煤炭科学技术,2002,30(6):1.

猜你喜欢

水害矿井煤矿
建立三大长效机制 保障矿井长治久安
煤矿矿井技术改造探讨
大型煤矿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上半年确定关闭煤矿名单513处
去年95.6%煤矿实现“零死亡”
浅谈矿井常见水害事故及防治对策
资源整合矿井老空水害分析与防治对策
矿井提升自动化改造
煤矿防治水害技术探析
临时主要通风机在基建矿井中的研究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