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实现高校财务审计信息化应注意的技术问题

2018-01-15王建康

科学与财富 2018年36期
关键词:技术问题信息化

王建康

摘 要:本文将围绕实现高效财务审计信息化的任务,分析审计信息化在高校实际应用中存在的技术问题,并提出信息化技术的改进途径。

关键词:高校财务审计;信息化;技术问题

一、近年来,教育部将审计信息化作为教育审计的基础性、战略性工作,提前谋划和研究,完成了高等学校内部审计管理和作业通用平台的研发设计,开发了教育行业法律法规检索系统。一些高校也在积极探索开展审计信息化建设工作,积累了一定经验。但目前教育内部审计信息化工作还处在起步阶段,对审计信息化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还不够,数字化审计方式应用还不多,大数据审计理念、方法研究和实践还不深入,信息系统审计还处于探索阶段。新时代高校内部审计工作面临着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新要求,面临着高校推进内涵式发展的新形势,必须大力推进高校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才能有效发挥内部审计的“免疫系统”功能。

二、高校财务审计信息化主要任务

1、健全内部审计数据采集机制。数据是内部审计工作的基础。各学校要结合学校信息化建设的实际情况,建立健全有效的内部审计数据采集机制,确保审计所需电子数据的及时性、完整性、真实性。可建设内部审计数据库,通过复制拷贝或按要求报送等方式将审计所需数据从其他部门歸集到数据库;也可建立“嵌入式”数据采集机制,即在学校各信息系统或在学校内部控制信息系统建设中为内部审计预留数据接口,或为内部审计部门开通数据访问权限;已经建设和正在建设学校大数据共享平台的学校,要为内部审计部门分析利用有关数据提供条件。

2、推进数字化审计方式。数字化审计方式的核心是数据分析能力。各学校内部审计部门要更新审计理念,突破单个项目审计思维,立足整体分析把握,从业务分析入手,坚持问题导向,加大学校各部门业务数据之间、业务数据与财务数据、学校数据与行业数据以及跨行业、跨领域的综合比对和关联分析力度,提高数据分析的深度和广度。要充分利用有关数据软件,熟练掌握“数据式审计”技术,研究运用“大数据”分析,逐步形成“总体分析、发现疑点、分散核实、系统研究”的数字化审计方式。

3、完善内部审计管理系统。管理系统是提升内部审计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各学校内部审计部门要在完善制度、加强规范性建设的基础上,根据管理工作需要,建设和完善内部审计管理系统,对审前准备、审计计划、审计实施、审计报告、审计整改、资料归档、成果利用等全流程管理环节进行信息化管理,满足审计项目组织实施、业务指导、过程控制和决策支持等管理需要,提高工作效率。

4、创新审计业务组织模式。各学校要在内部审计信息化实践过程中,主动适应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和内部控制、绩效审计等新要求对审计资源、审计思路、审计手段、审计方法等带来的变革,逐步探索形成新的审计业务组织模式。

三、高校审计信息化过程中面临的技术问题

1、高校财务审计信息化技术手段落后

首先是大学的体制,目前大学的体制对于建立财务全面管理系统,特别是上升到资源计划管理系统的建设,不是非常有利,尽管大学已经感觉到来自社会、政府的压力,尽管大学的领导者有改进管理现状的感觉和要求,但建立资源计划管理系统的复杂性、艰巨性仍会使大学的管理者望而却步。

2、缺乏审计信息化管理系统技术人才

缺少能够规划、设计并领导实施建立大学资源计划管理系统的人才。目前许多大学的信息化工作通常是由大学信息办主任负责的,大学信息办主任通常在校园信息化的建设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建设大学资源计划管理系统则需要在对大学的管理和对信息技术的两方面都有一定了解的人才,让人感叹的是几十年来大学为社会各行业培养了无数的管理人才,却很少有培养大学管理的专门人才。

四、实现高校财务审计信息化技术的策略分析

1、高校领导应重视财务审计信息化。

一是需要创新大学的管理理念。即确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及公共财政制度背景下现代大学的管理思想。应当充分认识到建立大学财务管理系统对于大学的建设发展的重要性。二是需要有大学主要领导者的指挥和强力推动。财务管理系统是大学管理领域里信息高度集成、共享和互动的管理平台,牵涉大学的各项管理,需要各部门大量的协调、配合工作,没有主要领导者的指挥和强力推动是不可能成功的。三是需要进行全面的规划。现在大学多少都有一些部门级的信息系统在处理各自的业务活动,但这些系统大都处于“信息孤岛”水平,能在几个部门之间协同发挥作用的系统不多。而大学财务管理系统的建立会涉及大学管理的方方面面,会取代或整合原有的系统。所以一个适合大学管理要求的全面的规划对于系统建设的成败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2、加强信息系统内部审计外部化

高校内部审计信息化是高校内部经济和管理发展的需要,加强审计单位的信息化建设,是为了保证高校利益最大化,优化内部资源配置,集中精力和资源提升高校内部审计信息化的核心能力。内部审计外部化并没有改变内部审计的地位和作用,反而能更好的发挥内部审计的作用。与外部审计密切友好合作,能取长补短,形成互补的关系。高校审计外部化是高校通过招投标的形式,在当地聘请优秀的外部注册会计师、注册审计师对高校内部重大项目、重大资金履行审计职能,这样就和社会上优质的审计力量结成了合力,形成战略合作关系。从而有效地提高了内部审计的经营管理能力。高校的内部审计核心力量,可以放在不宜外包的项目(中层干部离任审计、校办企业财务审计、小额科研项目经费使用审计等)和管理方面。把重心放在管理上,从而提高高校的内部审计质量和效率,为高校的核心竞争力保驾护航。

3、加强内部审计管理核心化

高校内部审计的目的除了传统的查错防弊外,主要通过经营审计、管理审计去考虑问题的改进措施。高校内部审计的核心目标是信息化的管理审计。实践证明,专业化的分工与协作带来了效率的大幅度提高。当高校内部审计发展到一定规模时,集中精力做好管理审计工作,做好参谋与服务,使高校管理审计的各个环节、各个组成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形成有机整体。要加强上下联系、横向联系、纵向联系,以及与行政领导之间、内部单位之间、兄弟院校之间以及被审计单位之间的联系,通过充分交流,充分沟通,使审计方法和技巧得到共享和提高。高校的信息管理系统核心是收集和传递信息,管理的每一个环节都离不开信息的收集、加工、应用。提高及时准确地收集传递信息的能力,是改善高校内部审计信息化管理的一项重要措施。审计信息系统有效管理各种审计信息的能力是提高内部审计信息化一个重要环节。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主要讨论了信息化条件下的高校内部财务审计问题, 针对高校内部财务审计的主要内容和目标, 在总结了计算机辅助审计主要手段的基础上, 指出了信息化条件下高校内部财务审计的主要问题, 并提出一种面向标准化的解决方案, 希望对这方面相关问题的解决有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李春友,苏红丹.审计取证数据接口的功能布局与实现方法[J].财会月刊,2012(13).

[2]岳红, 何敏.会计电算化对审计工作的挑战[J].辽宁财税,2001(248):39-39.

[3]张普社.对会计电算化环境下高校内部审计的思考[J].现代审计与经济, 2006(4):32-33.

猜你喜欢

技术问题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云会计”在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中的应用分析
配网电力工程的技术问题分析与对策探讨
分布式电源技术相关问题的讨论
从复审案例浅谈技术问题在创造性判断中的作用
浅析普通车床中自动对刀仪相关技术问题
探讨配电网电力工程的技术问题及施工安全对策
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