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市化经济运行中的金融经济力分析

2018-01-15郑志娟

科学与财富 2018年36期
关键词:经济运行城市化

郑志娟

摘要:近些年来,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水平的高速提升,其城市化发展速度也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金融经济力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城市的发展水平,确保生产活动高效、稳定的进行。然而在城市化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其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不利因素,这会大大降低经济的发展速度,因此,为了更好地实现城市的稳定运行,政府相关部门需要充分发挥金融经济力的积极作用,有效协调各大城市化经济体的冲突与矛盾,从而推动城市的发展与进步。目前,该方面的内容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大量的管理人员已经投身到有关课题项目的探讨工作中,本文也主要针对金融经济力的相关概念、影响作用以及改进措施三大方面的内容进行简单分析,希望能为我国城市经济水平的提升提供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城市化;经济运行;金融经济力

相较于发达国家,我国的大部分城市的经济化水平还相对较低,甚至部分城市还存在经济短缺或过剩等情况,由于资金无法得到充分的利用,往往导致城市化经济的发展水平大大降低,因此,要想实现其长远、高效地运行,这要求相关的政府部门应该加强对城市化经济的建设,拓宽相关的渠道与途径,充分发挥金融经济力的积极作用,有效提升资金的利用效率,从而为城市化经济的发展提供动力。总而言之,金融经济力与城市化经济两者具有密不可分的联系,其相互协调,共同发展。

一、城市化经济运行中的金融经济力的相关表述

1.城市化经济与金融经济力的关系

城市化经济主要是指城市的经济情况在发展阶段所产生的变化,伴随着经济类型的不断复杂化,城市化经济带来的影响不仅仅只是体现在户口类型方面,其对农业生产模式、社会氛围以及人际关系等都产生了一定的变化,而金融经济力作为推动城市化建设的主要动力,其能够对城市经济水平的提升产生有力的积极影响,并为其发展奠定基础,与此同时,城市化经济的进步能够反向带动金融经济力的发展,两者相互协调,共同发展。政府相关部门可以利用市场与政策等方式实现城市化经济局势的调整,而金融经济力则主要通过市场形势的变化加以协调。

2.“城”的判定

在城市化经济的发展过程中,政府相关部门需要对“城”的范围进行必要的了解,从而充分掌握当地的资源分布、交通体系、建筑市场以及能源结构等情况,为资源的合理分配与充分使用奠定基础。“城”在经济范畴上的规划主要包括市政经济与土地经济两大方面,市政经济主要是政府进行管理,为人们的生活、公共服务提供必要的资金来源,而土地经济则主要受市场的影响,其包括当地的土地价值、租金水平等,城市化经济会伴随着这两者的变化而产生一定的波动,因此,这要求政府相关部门需要有效协调两者关系,实现其均衡发展。

3.“市”的判定

在城市化经济的建设过程中,“市”主要是指贸易中心或资金流动的场所,对于“市”的判定主要受到两大因素的影响,第一,是贸易条件、资金情况以及主体等经济因素;第二,是相关政策、制度体系等环境因素,在两者的相关协调下,城市化经济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例如就经济流量而言,环境与市场的共同作用能够将国民财富由储蓄转化为投资,从而进一步提升社会的生产规模与资金的利用效率,为人们创造更大的经济收益,除此之外,资金的周转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活跃市场活动,带动城市发展。

二、金融经济力对城市化经济运行的影响

1.提升城市土地价值

伴随着越来越多人涌向城市就业与接受教育,这使得土地的价值也在不断提升,这自然而然太高了城市的地价,尤其是像北上广这样较为发达的城市,其地价水平更是呈现直线上升的趋势,这对外地人口的进入与就业造成了很大的困难。若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地价和利率主要呈现正比例关系,即地价伴随着利率水平的提升而提高。另外,金融经济力水平对城市的发展来说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当城市较为富裕时,会有大量的人口向其流动,人口数量的提升使得其生活竞争力大大增大,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城市的发展,推动了城市的进步。与此同时,金融经济力对房地产市场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较为富裕的地区,房地产活动也相对较为活跃,这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当地经济水平的提升,为城市化经济的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促进市场发展

要想实现城市化经济的稳定发展,首先,这要求相关的政府部门需要解决人们的基本生活问题,有效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开放的市场虽然具有一定的主动性与积极性,能够更加高效地发挥金融经济力的积极作用,但是其作用时间相对较为短暂,并且有效性无法持久,因此,为了确保市场的稳定发展,政府相关部门需要积极采取必要的措施加强对市场约束,尤其应该加强对不稳定因素的控制,充分协调内部与外部因素之间的关系,从而为市场目标的实现奠定基础。反之,若市场处于封闭状态,则供求关系对市场的影响将会更大,在一般情况下,金融经济力发展水平越高,城市化经济的发展也就越强大。

3.实现城市经济的转型

城市化经济的发展目标主要在于将经济由不稳定状态转化为稳定的均衡状态,从而实现资金的高效周转,促进城市的长远发展。目前,金融经济力是推动我国城市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活跃的市场体系对其也具有有效的积极作用,因此,这要求相关的政府部门需要加强对对市场体系与制度内容的完善,从而为城市化经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另外,金融经济力对于区域经济的进步来说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其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实现资源的积累与利用,有效协调当地的供求矛盾,推动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升,实现城市的长远发展,同时促进城市经济由不稳定状态向稳定的均衡状态的转型。

三、城市化经济运行中金融经济力的改进措施

1.有效控制城市地租

地价高低是影响城市化经济水平的一个重要因素,其不仅能够有效协调经济的均衡发展,还能够为城市创造长远的经济效益,因此,要想实现城市化经济的稳定、均衡发展,就需要对突击进行充分、高效的利用。建筑行业的发展为城市化经济水平的提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因此,这要求相关的政府部门需要对城市地租的控制工作给予足够的重视。首先,房地产企业需要加强宣传,引导人们将储蓄转化为资本投入房地产市场中,从而进一步推动当地城市化经济的发展;其次,當城市经济市场处于不均衡的状态中时,政府相关部门可以通过发行债券的方法实现对市场状况的协调,并且,相较于股票,债券的风险性更低,权威性更高,因此,通过发布债券能够较好地对地价进行合理的调整;最后,管理人员还可以充分应用宏观经济学的相关原理,实现城市化经济与金融经济力的良好协调,从而进一步推动城市化发展的步伐。

2.建立包容性的金融体系

生产与消费是影响金融经济力的重要环节,然而在该环节中,大量的发展问题屡见不鲜,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城市化经济的发展步伐,因此,这要求相关企业需要实现经济的共享与互惠,从而进一步推动城市化经济的发展。要想使得城市经济处于均衡的发展状态,就需要政府相关部门建立包容性的金融体系,即能够会社会中产生的各类问题都具有专业的解决途径,从而有效消除不良影响,充分发挥社会活动的积极作用。对于包容性金融体系的建设可以从两个角度入手,第一,就社会生产而言,其主要以经济效益最大化为目标,因此,在利用资金的使用,应该在确保公正的前提下,最大程度提升生产量,从而充分发挥资金的利用效率;第二,从消费角度入手,当大部分消费者对产品满意时,城市化经济的发展也相对较为容易,因此,若我国能够建立包容性的金融体系,则能够为城市化经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例如处理农村融资难的现象、完善城市服务设备、实现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等,这能够有效缓解城市化经济发展的矛盾,为经济结构的优化提供一定的便利,同时,其还能够有效缩小城市与农村的距离,实现我国的全面发展。

3.有效发挥金融经济力的积极作用

在城市发展中普遍存在一种现象,即随大流,不管是企业还是政府,其都往往存在该情况,目前,我国的城市化经济建设水平还相对较低,其发展也不够稳定,因此,利用人们“随大流”思想能够有效提升其经济水平,所以,我国政府相关部门充分利用了该效应,通过发布一定的政策,让一部分人先富裕,然后再带动更多的人走向富裕,这就充分利用了“随大流”思想的引导作用,从而进一步实现城市化经济全面建设的目标。同样,在金融经济力的使用中,其也可以充分利用该种思想,通过大城市的进步来引导周围小城市的发展,将成功的经验借鉴给其他城市,再根据自身的特点进行针对性地发展。在一般情况下,城市化经济的发展仅仅依靠市场是远远不足的,政府需要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实现对各行各业资源的合理分配与高效利用,从而为城市化经济稳定性的提升奠定一定的基础。金融经济力是实现城市化经济建设的重要工具,其可以利用生产和消费实现城市经济水平的高速提升。

金融经济力是调节城市化经济运行的重要调节方式,对于完善城市化经济发展、为消费者提供全方位的融资服务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不断加强金融经济力的调节能力,是增进城市化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赵思宇.城市化经济运行中的金融经济力分析[J].时代金融,2016(17):40+44.

[2]王健.城市化经济运行中的金融经济力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5(15):293-294.

[3]王东林.我国城市化经济集聚与气温集聚的实证研究[J].氣象研究与应用,2016(7)

[4]赵欢欢.中国城市化与经济发展水平关系研究[J].中外企业家,2016(9).

猜你喜欢

经济运行城市化
吴景超的都市社会学及其对城市化的启示
一季度农业农村经济运行良好
2019全球经济运行的三个特点
2018年1—12月成都市经济运行情况
对新医改下的医院经济运行管理探讨
2016年1—11月全市经济运行简况
2016年1—4月全市经济运行简况
失衡的城市化:现状与出路
“城市化”诸概念辨析
轨道交通推动城市化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