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力营销条件下的配网线损精细化管理

2018-01-15王清由

科学与财富 2018年36期
关键词:电力营销精细化管理

王清由

摘要:配网线损是指以配网系统为前提,基于热能形式作用下所散失的能量。转化为公式来理解,就是电阻和电导之间的有功功率,目前关于线损进行的分析内容主要包括:定额、管理、统计、分析。

关键词:电力营销;配网线损;精细化管理

1.内容介绍

1.1定额线损

也称之为线损指标,以电力网络实际工作中线损情况作为参数依据,结合具体的结构,电力负荷情况,降损情况进行综合考虑,以上级批准为基准的线损指标。

1.2管理线损

基于管理因素而造成的电能损耗,既是管理损耗与理论损耗之间所存在的差值。

1.3统计线损

以电能表指数计算出的数据作为计算依据,将供电量与售电量之间的差距进行计算,具体的计算公式为售电量处于供电量,并转化为百分比。

1.4理论线损

以供电设备的参数和电力网络运行实际情况作为计算依据所得到的线损。

1.5影响因素

在配电系统进行电能输送过程中,常常会出现配网线损问题,造成该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包括两个,一个是磁场因素,一个是电阻因素。

(1)磁场因素

在系统对变电设备电压进行改变过程中,会出现交变磁场,各个设备在运转工作状态下,由于正常使用会产生生热现象,造成一定程度的电能损耗。

(2)电阻因素

目前在配电系统中所使用的各个部件均具有一定的电阻属性,在电流传输过程中,电阻的存在会造成电能损失。在电能传输时,为了克服不同设备之间所存在的电阻,就会产生一定的损耗,形成线损。

2.精细化管理所存在的问题

2.1数据收集工作不到位

为了能够解决配网线损情况,工作人员首先需要全面掌握用电系统的整体工作状态,并根据不同节点的数据参数判断工作状态下其是否存在异常情况,但是采用传统方法工作人员无法全部工作面进行数据检查,工作人员所能携带的设备数量有限,也无法完成高精度的数据统计。由于缺乏相应的原始数据,工作人员在进行情况分析时缺乏必要资料,造成最终的判断准确性存疑。

而且当系统中发生线损情况时,由于缺乏相关数据的记录上传,工作人员很难判断提示这一部分出现了故障,对其进行依次排查,将会花费大量的时间,而且会造成故障的持续,可能会造成更大规模的安全事故,给当地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造成极为严重的影响,同时也会给企业造成巨额的经济损失。

2.2缺乏相应制度

工作人员在进行线损情况排查管理时除了要依据自身的业务经验,还需要依照相关规范制度的指导。业务经验是帮助工作人员结合实际情况做出最优判断的基础,而制度指导则是帮助工作人员进行工作开展明确工作内容。两者缺一不可,但是在实际工作中,企业往往只注重员工的业务水平能力,而相关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却往往会遭到忽视,造成员工在工作过程中,工作方向缺失,具体工作步骤不明。由于配网线损管系统未建立完善,在此基础上进行的监督和考察工作也无从展开,造成企业对于员工工作水平的考核方向缺失,无法及时对员工工作内容进行监督管理,造成企业员工工作积极性降低,影响配网线损精细化管理。

具体表现为当配网出现线损情况时无法确认相关责任人,导致问题无法得到及时解决,奖惩政策不明确,导致工作人员积极性不高,工作责任意识不强。想要实现配网线损精细化管理最重要的两部分内容就是制定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其内容包括工作内容划分,工作规范,责任划分等等。

2.3奖惩制度不明确

作为企业调动工作人员工作积极性的有效措施,建立行之有效的奖惩政策,能够极大激发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而目前大部分供电企业对于这部分工作往往会忽略,现有政策中关于奖惩政策的规定不明确,导致工作积极性不高,工作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得过且过,不注意工作细节,难以实现精细化管理所要求的程度。

3.未来发展方向

随着网络信息化的普及,电力营销工作在未来一定会朝着信息化方向进展,而采取信息化手段对于线损数据的收集将会产生极为重大的改变,其能够帮助工作人员在短时间内对系统整体的数据信息进行全面掌握,并且通过程序模拟,能够帮助工作人员推算系统工作状态。对于各区域出现的故障情况,能够及时告警,方便工作人员提早介入,并根据不同类型进行告警,工作人员可以根据高级内容提前准备相应的设备材料,明确工作内容和大致工作区域。

4.解决措施

4.1完善营销信息系统

为了提高整体工作效率,首先应该解決的就是对营销管理系统进行重新建设,在建设过程中,始终以营销管理作为工作核心,根据现场实际情况,优化线损管理方式,借助营销系统平台掌握各区域线损情况信息,并及时记录。各部分信息内容包括具体线损量、线损异常情况统计、单元内考核数据等等,通过对以上数据进行收集整理,能够帮助工作人员更好的掌握系统整体工作状态,并且以这些数据作为基础,让线损精细化管理工作能够朝着信息化和智能化的方向进行发展。其次以营销信息系统作为媒介,能够实现数据科学化合理化处理,提高数据准确性。相关数据能够得到长期保存,确保历史数据的真实性。在系统使用过程中可以在后期进行相关数据更新,扩大数据处理范围,保证数据完整性。

4.2合理利用信息采集技术

为了进一步实现配电线损精细化管理,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应该合理采用信息收集技术,引进新型系统,提高相关数据的采集效率,在信息系统作用下,发挥监控能力,对线路配网进行实时监督,确保线路发生问题时能够在第一时间得到反馈,减少系统反应时间,控制问题影响范围。以数据信息采集为基础,利用全面的数据采集功能,统一规范整理相关表格数据分析不同时间段内的电力使用情况和其他电力数据。利用计算机对海量数据进行及时计算,得出相应的数据结果,提高整体运算效率,减轻工作人员压力。

4.3加大监督力度,完善考核制度

针对目前系统缺乏完善考核制度,后期应结合系统实际使用情况,对数据采集分析的数据结果进行利用,将其介入考核内容。通过完善考核制度,激发员工工作积极性,推动企业内部资源优化整合,使供电企业拥有一批具有较强业务能力的工作人员。在工作进行时,通过监督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杜绝人为失误。

结束语:

目前电力企业对于配网线损精细化管理依然处于摸索阶段,相关制度设立不够明确,缺乏准确的工作指导和责任划分,在工作过程中难以对工作人员进行有效指导,结合以上问题,电力企业应该及时建立健全相关制度,让配网线损精细化管理及早步入正轨。

参考文献:

[1]周爱彬.电力营销信息化下的配网线损精细化管理[J].消费导刊,2017,(30):156.

[2]李琼.电力营销信息化条件下配网线损的精细化管理[J].山东工业技术,2015,(16):159.

[3]贾探喜.刍议电力营销信息化条件下配网线损精细化管理[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4,(7):39-39,40.

[4]陈照辉.探讨电力营销信息化条件下配网线损精细化的管理[J].中国科技投资,2016,(34):148.

猜你喜欢

电力营销精细化管理
智能化抄表管理系统在电力营销中的运用思考
浅谈现代企业实行精细化财务管理的路径
房地产开发项目精细化管理研究
基于精细化管理视角,强化高职院校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
高职院校学生管理精细化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