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客运组织评价

2018-01-15宗小波杨歆宇袁希龙

科学与财富 2018年36期
关键词:城市轨道评价

宗小波 杨歆宇 袁希龙

摘要:城市轨道交通运输生产的常用地点是车站,乘客在车站内进行客运的检票、乘降或者换乘,车站客运设施是否完备决定了旅客的舒适度的高低,车站还要对旅客的安全问题负责,在紧急情况发生时可以对旅客进行有效的疏散,为了在整体上提高客运组织水平,所以要合理对客运组织形式和合理性进行评价,及时发现客运组织中的不足,从而改善客运车站的整体布局。

关键词:城市轨道;客运组织;评价

引言:

一个城市客流集散的重要地点是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在车站内,乘客可以在终点和起点接受轨道交通服务,车站客运运营期间有大量的列车运行,并且在此基础上客运车站还承载着乘客的购票换票和乘车等活动,所以轨道交通车站的客运不仅要提高乘客的出行舒适度,还要对轨道交通系统的运营体系进行高效管理。

一、车站评价指标

要对轨道交通车站内的客运组织和工作人员的服务水平进行合理的评价,一定要客观全面,并且具有代表性的对轨道交通车站的情况进行评析,因此,对客运组织水平的评价可以分为三级,根据每一级的指标来对客运组织情况进行评定,轨道客运车站要对组织方案进行对比,并且不断对组织方案进行优化和改进。

二、安全评价

1.客流密度方面

对客流密度进行评价时,主要看两个方面,首先是对客流密度空间分布进行分析,主要根据的是车站内平均客流密度分布,平均客流密度分布是指在高峰时间内,车站的某一个定点所聚集的人数,这个数据主要反映了在高峰期内,车站每一个地点并且要精确到每一平方米中的旅客数量,第二个要看车站内高客流密度分布,要选择在车站的高峰时间,对车站一个地点所聚集的最多人数,并且计算密度值即每平方米所能承载的最大的人数值,由于旅客是活动性的,并且分布于车站站厅层和站台。在车站站厅层的人群是运动型的,在站台上的人群则是等待状态,所以当分析站厅层的客流密度时,要注意旅客的动态性,对最高客流密度的计算方式运用最多的方法是轨道交通车站的客流量模拟系统,在对客运站内的旅客进行模拟的过程中,按照一定的步长来记录空间各点的高密度值,并且用不同的颜色来标记不同的密度,平均密度的计算,是在写仿中过程中按照一定的步长记录空间个点的瞬时密度。在仿真结束后,要计算和分析该地点在仿真时间段内的平均人数密度,不同的客流密度用不同的颜色表示。客流密度的时间分布,则根据车站在单位时间内各地点达到或超过某密度值时的持续时间,因此,在客流密度保持不变的基础上,该地点的客流密度持续的时间越长,则该地点的安全隐患越大,因此可以对客运站旅客密度设定一个临界值,以便于在对情境仿真的过程中,可以直观的掌控车站内的客运客流量情况,防止车站内发生突发事件。

2.客流冲突

客流冲突是指在客运站内根据时间的推移,客流因为来自于不同方向因素的影响,而导致客流的流速发生方向性的改变,从而使得乘客的运动速度、方向而发生变化,降低旅客的出行效率,容易引发安全事故。引起客流冲突的主要因素是客流量和客流密度,客流冲突而引发的安全问题是随着客流量的变化而发生的,客流量越大,则越会引起客流冲突。一般轻度客流冲突影响着乘客的步行速度变慢,使旅客的出行效率和舒适度增加。重度的客流冲突就会导致旅客数量太多而拥堵,严重时可引发乘客摔倒、踩踏等安全事故,所以对客流冲突严重性进行评价是对城市轨道交通可运车站组织评价的重要方面。

三、服务评价

1.车站客运的设备

在对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客运组织评价时,也要对车站内的服务效率和服务设施进行测试,最主要的是检测车站内的设备是否配备完善,在车站的每个角落是否配备了多个应急设备,公共服务设施的数量将影响车站的服务效率和水平,要对车站客运内的公共服务设备进行有效的监管,管理者要完全了解轨道交通车站的哪些设备应用频繁,哪些设备处于闲置的状态,从而更好的将车站内的公共设施进行合理的分配,使公共设施的服务效率达到最大,提高旅客出行的舒适度。

2.服务设施的匹配程度

对于车站内的服务设施匹配程度进行评价,车站内的服务设施之间是否相互协调,是否可以为旅客提供贴心的服务。对设备的匹配程度进行评价,主要是对售票机、闸机和扶梯等设备的服务能力进行测评,设备的匹配性能主要是根据车站的客流量来决定的,对各个服务系统和服务设备的空闲或者繁忙程度进行有效的掌控,从而可以了解车展服务效率的高低。

四、结束语

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客运组织进行评价过程是一个耗时较长的,并且每一个评价环节都很复杂,所以管理人员要根据客运站的实际客流量和服务设施的状态,科学客观的评价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客运组织,车站内的服务设施要进行全面完善,更贴心的为旅客提供出行服务,还要对车站内的安全问题进行有效监管,通过车站客运组织的评价项目,车站的管理者可以看出客运组织的问题,从而可以准确地提出优化和改善车站客运组织的方案,使客运组织的安全性和舒适度逐渐提高。

参考文献:

[1]朱然.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客运组织的管理与控制[J].四川水泥,2018(08):212.

[2]戴子文,谭国威,戴子龙.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分类及等级划分研究[J].都市快轨交通,2016,29(04):38-42.

[3]周菁楠,李伟.城市轨道交通换乘站客流实时预测与客运组织应用[J].中国铁路,2013(08):81-84.

[4]陈扶崑,吴海军.基于定量分析的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分级探讨[J].现代城市轨道交通,2010(03):78-80+103.

作者简介:

宗小波(1988-),男,汉族,四川宜宾人,硕士学历,成都地铁运营有限公司工程师,研究方向:軌道交通运营组织,行车组织优化。

猜你喜欢

城市轨道评价
SBR改性沥青的稳定性评价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万科,关于城市轨道的地产阳谋!
《城市轨道交通信号图册》正式出版
《城市轨道交通信号设备》正式出版
城市轨道交通信号设备监测技术探讨
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设计几点体会
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可靠性分析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关于项目后评价中“专项”后评价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