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教学方法的探讨

2018-01-15刘璐

科学与财富 2018年36期
关键词:任务驱动法计算机应用基础

刘璐

摘要:《计算机应用基础》是我院所有非计算机专业教学的公共必修课程,是高职院校面向全院非计算机专业开设的一门操作性很强的公共基础课程,找到一个比较适合高职院校学生的教学方法,提高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成为了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教师较为感兴趣的话题。本文从教学对象的分析、如何提高教学效果,对《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方法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任务驱动法;分层讨论法;自主学习法;分组讨论法

一、教学对象的现状分析

近年来,随着高职院校招生政策的改革和招生规模的扩大以及学生家庭因素和个人因素等的影响,学生之间的差异也更为明显,通过对教学对象的分析发现大部分学生基础较薄弱,学习兴趣不高,学习比较被动,自主学习能力较差,由于学生来源的不同,技能基础差异较大但学生思维活跃动手能力较强易于接受新鲜事物,所以教学中设计的内容要顾及到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实用性,由于学生不同的技能基础和个体差异,在教学过程中,一方面,安排的任务要符合学生生活实际,另一方面还要注意任务设置的层次性,以确保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有所收获。

二、教学方法探讨

1、任务驱动法

任务驱动法是指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紧紧围绕一个共同的任务活动展开学习,任务驱动的教与学的方式,能为学生提供体验实践的情境和感悟问题的情境,围绕任务展开学习,以任务的完成结果检验和总结学习过程,教师把要完成的教学内容设计成一个或多个具体的任务,让学生通过完成这些任务来掌握教学内容,实现教学目标。在设置任务时注意按照学生实际情况挑选时下学生感兴趣的新鲜内容作为主题,引导学生进行学习,由此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带领学生剖析案例的过程中带入知识点并进行详细的讲解着重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任务驱动法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基础,最根本的特点是"以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便于教师组织、监控整个教学活动,在师生间形成了良性互动,避免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盲目性,对学生计算机知识体系的建立具有较好的引导作用。

2、分层教学法

近年来,学生層次差异越发明显,给《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的教学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另外由于用人单位对计算机技能的要求各异,高职院校应注重学生个性化发展的特点,所以学生所接受的教育应该是能适应其自身发展的教育。目前,计算机已经应用于各个行业,在分层教学模式下,学生可根据自身的基础和就业目标,自主选择学习内容的难易程度,由此可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多元化。根据本届新生的情况,可将学生大致划分为三个层次:极少数学生已经熟练掌握计算机基本操作技能,他们对这门课的学习轻松快捷无压力;一部分学生在入学前仅限于计算机网络的初步应用,比如网上聊天、网络游戏等,虽对计算机网络有所接触但基础知识仍未达到计算机教学的目标,往往这部分同学很容易满足于现状,认为自己会打网络游戏,就是计算机学的好的体现;而绝大多数学生在入学之前只接受了极少的计算机知识,缺乏常用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因此,根据学生层次的不同教师在备课时可将教学内容进行划分。即基础较薄弱的学生要求只完成任务的基本标准就可以,而对于操作技能较高和有操作热情的学生要求在完成任务的基础上附加额外的拓展训练鼓励他们自主发挥、大胆创新从而使每个学生都能有所收获。分层后的教学可使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较大程度的得到知识的扩充和能力的提高。

3、自主学习法

根据我所教的学生特点,基础较薄弱,厌学情绪较高,讨厌老师满堂灌,喜欢按照自己的兴趣在电脑上进行操作,这种情况下,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着重指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可极大地提升学生的求知欲望和探索性趣。在教学过程中,有针对性地安排学生进行自学,只提出最基本的要求,学生自主通过教材和网络得出解决方案。抛出问题后,他们急需证明自己的能力,于是积极地阅读教材介绍的相关理论知识和利用网络资源进行主动学习,结合给出的实例进行验证,查看自己的理解与应用是否正确。这种教学模式,充分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4、分组讨论法

分组讨论法即是将学生从班级中划分成各个小组,分组时应注重平衡每个小组学生的层次,从而促使学习主动性强、掌握知识效果好的学生带动基础知识较差、学习比较被动的学生进行学习,实现各小组内部互帮互助共同进步的目的。同时以小组的形式进行问题的讨论,汇总在任务中遇到的问题,过程中一些过于简单的问题就可由基础较好的学生进行讲解,避免了重复提问,节省了课堂时间,提高了学习效率。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应针对不同专业,不同层次的学生,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极大程度地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积极思考的能力,培养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胡平.计算机应用基础教育教学方法探讨[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7{16}1170-1171

猜你喜欢

任务驱动法计算机应用基础
胶囊剂的制备课程教学设计
掌握学情,提高计算机基础教学效率
物流运输管理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计算机应用基础》微课设计与制作实践
任务驱动法在土木工程测量教学中的应用
中职学校会计专业《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任务驱动和专题式相结合教学法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