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铁路节假日运输组织工作优化策略研究

2018-01-15夏慧芳

科学与财富 2018年36期
关键词:候车进站客流

夏慧芳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人们出行需求不断增加,铁路旅客发送量也在不断走高,尤其在节假日期间客流暴增,给车站运输组织工作带来了一定压力。本文分析了节假日铁路客流特性及旅客运输组织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优化节假日运输组织的具体策略。

1引言

随着我国铁路网的不断完善与发展,铁路逐渐成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骨干运输方式,每年为旅客提供优质的客运服务。由于节假日客流增幅较大,时间较为集中,仅靠正常的运输组织无法满足旅客需求,给铁路旅客运输组织提出一定的挑战和要求,需要进一步优化节假日旅客运输组织,以适应节假日运输的特点,从而满足旅客需求,同时确保铁路运输安全稳定。

2节假日客流特性分析

2.1时间稳定性

节假日包括我国传统的春节、暑运、十一黄金周、元旦、清明、五一、端午、中秋等 “六节两运”以及双休日,并具有规律性和重复性,如春节前一个星期、春节后的三、六、九(初三、初六、初九)以及正月十五之后的几天,小长假的首末两天都是产生客流高峰期的主要时段。

2.2客流多样性

国庆黄金周及小长假客流主要以学生流、基础客流、探亲流和旅游流为主;暑运客流主要以学生流、旅游流和探亲流为主;春运客流则是学生流、探亲流、务工流以及旅游流的综合。

2.3组织复杂性

由于节假日人流量大,可能出现暂时間内旅客大量聚集的情况,因此对售票组织、乘降组织、劳力安排、服务质量、应急处置等关键环节要求高,增加了旅客运输组织的复杂性。

2.4可诱导性

主要是指客流可通过政府、新闻媒体、官方微信、微博等手段对旅客进行引导,如针对节假日互联网售票比例高,提前提醒旅客提前换票,尽量避开客流高峰,从而减轻车站压力。

3节假日运输组织难点分析

3.1客流流线交叉干扰

节假日客流高峰期,大量旅客汇集于车站内外,相互间必然形成交叉干扰,容易造成拥堵混乱等场面,因此节假日旅客运输组织带来了较大压力。

3.2设备设施故障多

节假日由于人流量大,设备设施使用频率高,因此故障率也随之增大,不仅影响旅客运输组织正常作业,也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同时一旦遇到气候变化、设备故障等原因造成旅客列车晚点,还会带来安抚旅客情绪、维护站车秩序等生产、管理问题。

3.3应急反映能力不够

在节假日客流高峰期,由于部分车站节假运输组织方案不完善,未提前预想可能出现的可能出现的客流高峰及应急措施,导致一些车站的进站口、售票厅等出现旅客排长队的现象。

3.4联劳协作配合不够

节假日期间,车站会安排部分休班人员到车站帮站,由于分工不合理等原因,导致帮站人员作用发挥不够。

3.5旅客出行体验度下降。

节假日拥堵嘈杂的售票、候乘环境让旅客满意度下降,后续出现服务质量或是业务差错问题,容忍度随之下降,极易发生纠纷投诉。

4加强客运组织的途径

4.1优化旅客流线

(1)优化进站流线。根据节假日客流波动的特点,动态调整实名验证口、安检仪数量,制定分时段梯次方案,为旅客快速验证、快捷进站提供便利,在确保安检规范有序的同时,有效解决安检口拥堵、积压问题。

(2)均衡候车安排。根据列车运行进路安排、进站候车最优径路,合理调整候车布局,研究制订节假日候车方案,最大限度满足旅客提前进站、候车需求。高峰期因地制宜采取搭建临时候车棚、利用站前广场、社会停车场开辟临时候车区域等措施,并实行分时分区候车,全力满足旅客需求。

(3)动态调整窗口。针对节假日互联网售票占比高的特点,在客流高峰期采缓解取临时增开取票窗口,优化自助售票机售、取功能,有效缓解窗口压力。客流量较大车站要实行售取处分开、售退处分开,分流引导高峰购取票客流,确保售票秩序。

(4)加强客流引导。对站台、天桥、地道、电梯口等重点区域,在高峰期加强力量引导,安排干部到岗包保,确保安全有序。

4.2抓好旅客组织

(1)细化方案制定。强化节假日预售统计分析,根据每日车票预售、上车人数情况,按照不同时段、不同方向逐一梳理重点车次,制作重点列车“每日一表”。围绕候车安排、放客组织、站台防护等关键环节,制定细化组织方案,明确到岗、具体到人,将现场组织抓细、抓实、做优。

(2)有序组织验票。针对上车人数多、作业时间紧的重点车次,充分发挥区域协调、岗位联动作用,有效控制检票速度,加强检票、引导、防护人员的协调配合,均衡检票口、进站通道、电梯口、站台等能力,确保旅客乘降有序。

(3)确保乘降有序。全面优化旅客进站、候车、检票、上车、乘车、出站等环节,强化运转、客运部门的相互沟通和协调联动,提前落实人员到位,采做好站台引导防护,增加站台作业力量,针对老人、儿童等重点旅客,实行优先检票进站上车,落实重点旅客服务措施。

(4)强化现场控制。日常执行好标准化作业指导书,节假日期间专门对关键岗位、关键处所制定有针对性的卡控措施,以规范的流程和标准确保安全。

4.3抓好安全风险防控

(1)强化设备保障。在客运淡季,加强设备维修保养。在节假日客流高峰阶段,提前开展平推整治,重点突出对客票系统、旅服系统、客运电梯、车站空调和列车上部设施等设备设施的整修,确保节假日期间设备设施运行状态平稳。

(2)规划人员安排。通过内部挖潜、外部联动等形式,科学统筹规划节假日高峰时段各岗位作业力量的调配和储备,根据客流情况、上车人数,动态增补人员力量,确保高峰状态下的补充力量充足。

(3)强化安全控制。针对节假日列车开行密度高、正点要求高等情况,合理安排列车到发线,强化作业过程中的自控互控他控,确保接发列车、调车以及非正常处理万无一失。

4.4强化应急处置

(1)完善应急预案。牢固树立“变化就是风险”的意识,针对可能出现的极端气候灾害以及客流突增、设备故障等因素可能带来的客流积压、秩序混乱等非正常情况,分类制订设备故障、安全事故、恶劣天气、自然灾害、列车大面积晚点等应急预案,并细化落实到班组和岗位。

(2)加强应急演练。建立常态化的应急演练机制,日常定期分层分类组织演练,节假日高峰期运输前全面组织一次应急预案学习及演练活动。

(3)加强现场应急处置。强化站车、路地联动机制,建立车站与地方交通日常和应急的联动机制,确保旅客快速疏散。

4.5强化信息沟通

(1)通过各种媒体集中正面宣传报道铁路节假日运输面临的严峻形势和工作难点,大力宣传铁路节假日运输工作各项措施及成效,组织报道一线特别是条件艰苦岗位和重点服务岗位的先进典型,让更多旅客全面了解铁路节假日运输旅客运输工作。

(2)通过铁路官方微信、微博、铁路12306官网、车站显示屏、广播等多种渠道向旅客主动发布列车正晚点、增开、停运、剩余票额、列车停靠站及本人行程管理等相关信息。

(3)加强网上监控,确定专人负责网上舆情监控,重点针对旅客投诉、运输秩序、突发事件等不良信息,迅速进行处置,及时回应。

5结论

在新时期下,节假日旅客运输组织出现了新变化,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出行需求量增大,运输组织工作要求也越来越高,需要根据节假日铁路客流特点、旅客需求、社会因素等情况变化,进一步优化节假日运输组织工作,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出行需求。

参考文献:

[1]马军,节假日旅客运输组织的实践与思考[J].上海铁道科技,2012,(1)

[2]陈敏,铁路节假日客运乘降组织策略研究[J].成铁科技,2011,(3)

猜你喜欢

候车进站客流
客流增多
无限追踪
铁路客运站候车区运用多目标优化模型研究
进站口上下行载频切换时引起ATP制动问题分析
春运期间北京西站共有154.8万人次刷脸进站
地心游记(四)一位向导
基于自学习补偿的室内定位及在客流分析中的应用
人工免疫算法在电梯客流时段划分的应用
重庆轨道交通三号线列车进站警示功能接口电路的分析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客流数据分析缺陷及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