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智能电网模式下的配网调控一体化研究

2018-01-15曾贞

科学与财富 2018年36期

曾贞

摘要:我国当前电网事业的发展逐渐趋向智能电网模式,配电网调度的趋势则是配网调控一体化,本文对配网调控一体化进行了一定的研究,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指出了其在目前工作中的问题,对问题做了相应的分析,并在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对的措施。

关键词:智能电网模式;配网调控一体化;研究发现

在我国迈入新世纪的大关之后,社会经济水平已经不同于往昔,与此同时,国内的电网事业也迎来了蓬勃发展,我国的电力行业也迈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仔细观察便可发现,现在的电网格局是不同于过去的电网格局的,现在的电网设备的数量要远远多余过去的电網设备,且过去的电力供应量也不足,很难满足于国内庞大的人口系数,但是现在随着时代的发展,电网设备不断地增加,电力供应量也随之增加,基本上可以满足所有人的需求。正是因为电网设备和电力供应量的不断增长,在电网运行中,可能存在的潜在风险和由故障造成的经济影响也在逐步增长,这是无法避免的事情,因为随着时代的发展,对于电量的需求越来越大,需求越大风险越大,这是一个定律,但是可以从其他方面想办法。都知道现在的时代是一个智能化的时代,电力系统也随之变得智能化,目前智能电网技术和理论体系日趋完善,已经基本具备了实现配网调控一体化的技术,例如云计算、物联网以及电力信息系统等,如果能将智能电网模式以及配网调控一体化工作进行相应的结合,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显著提升目前电力系统运行的效率与及质量。目前在电网运行领域,智能电网有着积极的作用,尤其是促进电网运行效率方面,但是配网管理目前仍然存在着一些缺陷,因为这些缺陷配网管理不能够很好地跟随智能电网模式的发展,这样就造成智能电网的优势和性能,很难发挥出来的后果,所以在本片文章当中,我们将着力对配网调控一体化模式进行一定的研究,分析其不完善的点,以及不断完善它。

一、调控一体化实现思路与原则

1.1加快转变自动化模式

配网自动化一般包含主站,子站,通讯与设备控制等几个部分,在这几个部分当中,实现自动化的关键部分是主站。随着使用时间的加长,有很多自动化系统在使用过一段时间以后会出现各种问题,其实有很多复杂的因素都会影响到自动化系统的运行,一旦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自动化系统就会出现设备工作不正常的情况,有时还会出现作用单一的问题。设备一旦出现不正常工作的情况,那么就会导致整个自动化系统变成一个摆设,在配网调控方面根本就起不到有效作用,所以说,如果我们从调控一体化的角度出发的话,将原有的自动化系统进行不断的升级是远远不能够跟得上时代的发展的,如果我们想让自动化系统在配网调控方面起到更大的作用的话,就必须在过去原有自动化系统的基础上总结过去的经验,梳理出一个适合现代智能电网的全新的概念,这样才能够增强项目的实效性。

1.2注重研究多联络网架

目前为止在大多数城市当中还是以传统的单联线路为主,很少有城市是两联线路的,更别说是多联线路。据调查研究,在城市当中使用传统单联络线路的城市占总城市的40%左右,使用两联络线路的城市占总城市的13%左右,而使用多联络线路的城市,甚至是不足5%。基于这个现象,如果我们想要实现调控一体化的话,我们就必须要加强网架结构,将多联络网架问题重视起来。对于配网来说,无论是接连线路还是分段线路都会对供电产生一定的影响,所以如果接线模式合理的话,我们在运输电能的时候就多加了一份可靠性,会为我们的供电企业赢得更好的效益。

二、当前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单靠人力无法控制

如果我们从配网调控角度来看的话,配网调控是一项变化多,并且操作面非常广的工作,如果单单依靠人力拿着现有的图纸是很难将整个调控目标做到最精细化的,也就是说目前为止,配网工作单依靠人力是无法真正的完成的。并且配网调控的设备门类非常多,而且数量比较大,无论是电缆还是架空线等,都是需要专业的运行方式的,这些情况都是调控管理当中的非常不确定的因素。

2.2配网与现行管理模式不合

就目前来看有很多地区正在将配网架空线转向电缆的过程中发展,在这一发展过程中单条馈线架空,电缆混合成为了标志性的标志。大部分地区的配网其维护与运行都是由多个部门互相配合,共同完成的,这种共同维护的方式有利也有弊,其有利点在于各司其职,互不打扰,能够将自己的那一部分完善到最好,其不利的一点就是由于大家互不打扰,互不影响,对接工作会变得十分困难,场面会变得十分混乱,增大了管理难度。

三、配网调控一体化

主网调控和配网调控是不同的,主网调控面向的是所有的变电设备以及连接的输电电路,一旦筑网出现问题,那么会对供电公司以及用电户产生很大的影响,造成一定的损失,所以我们一定要保障主网的安全。配网调控则不同,配网是面向所有用户的,配网的发展目标是希望所有的用电户都能够有一个满意的用电体验,希望能够通过自己不断地发展来增加销售量,既然二者是从根本上有不同的,所以两者的管理方式也是不同的。不仅如此,主网的架构一般来说是非常清晰了然的,而配网则不同,配网的架构是十分繁琐的,配网架构如何与地理位置有着密切的联系,并且配网使用了多种供电方式,因此,我们如果想要对配网有更加清晰的调控和管理的话,我们首先要将GIS平台作为我们的调控基础,使用此平台,将配网的所有问题进行一定的整合,通过整合DMS、PMS、EMS(变电站10kV出线开关实时数据)、用采系统(公专变实时数据)、配电自动化采集终端(DTU、FTU三遥信息、故障指示器二遥信息)等,实现多源数据融合,即可实现对配网系统的清晰管理,实现配网调控一体化。

四、结语

配网调控一体化使原有的调度模式变得更加简单化,基本上实现了资源共享,并且减少了系统中间不必要的环节,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调度运行的质量以及效率。

参考文献:

[1]陈丽君,张涛.智能电网环境下配网调控一-体化研究[J].科技与企业,2014(1).

[2]陈仕,卢超.基于智能电网模式的配网调控一体化分析[].科技风,2013(24).

[3]卫仲海.关于建设中国智能电网的技术思考[J].山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S2).

[4]代丹,邓月光,刘静.人力智能电网-一种新型电网的构建及其可行性分析.科技导报,2010(5).

[5]许进华.浅谈智能电网[].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