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辽宁老工业基地制造业转型升级对策研究

2018-01-15魏晓妍

科学与财富 2018年36期
关键词:创新驱动转型升级

摘要:辽宁老工业基地制造业转型升级既是制造业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优化辽宁省制造业产业结构、推进信息化建设、实现制造业跨越式发展的必然选择。应在对制造业发展规律准确把握,对辽宁自身情况正确认识及借鉴发达国家、地区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制定辽宁老工业基地自身的创新驱动路径,探索出具备新时代辽宁老工业基地特色的新型工业化的道路。

关键词:辽宁老工业基地;转型升级;创新驱动

辽宁是全国重要的老工业基地,被誉为“东方鲁尔”。辽宁省制造业的发展不仅对我省的经济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而且对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作为辽宁老工业基地的主导产业,制造业的发展已成为辽宁新型工业化发展的首要问题。制造业是辽宁工业发展的“心脏”,经过近些年的发展,辽宁省制造业发展态势呈现节节上升的良好态势。目前,优先发展的制造业已经成为辽宁省产业结构调整的主线,制造业在更加突出的地位,并给予支持

一、辽宁老工业基地制造业现阶段存在的问题

1、产业链关键环节附加值不高

产业链由多个相互关联的环节组成,制造业企业在提供产品的同时,还可提供研发设计、销售、服务等方案,这是产品专业化水平和产品附加值提升的需要。辽宁制造业多年来专注附加值较低的生产环节,处于“微笑曲线”的低端,研发能力有待提升,关键零部件生产能力较弱,以咨询、研发、策划为代表的高端服务业仍处于起步阶段。

2、创新资源配置效率低

技术创新是一个投入比较大的复杂过程,而辽宁省未能实现产学研的有效结合,从而导致创新资源的配置效率不高,大学、专业研究机构及其研究人员目标定位是多出科研成果,而不是或不完全是为了商业化,其研究开发价值未能得到真正实现,导致技术成果的沉淀与浪费,以至最后完全丧失价值;其次,装备制造业是知识外部性、产业扩散性很强的行业。在企业内技术首创只能提高生产率,而只有通过技术在产业内的转移、扩散才能产生巨大的效益。本企业拥有而不用的技术对其他企业可能有用;本企业有用的技术,其他企业可能有用并且使用对本企业也无害。因此行业内外的技术转移会提高整个行业的资源配置效率,而我省部分同行业企业一方面缺乏信任,另一方面存在信息不对称,合作困难,很難实现创新资源共享,从而导致产业内创新资源配置效率低。

3、企业未成为真正的创新主体。

辽宁老工业基地制造业企业绝大多数是国有企业,体制改革和经营机制转换工作没有完全取得成功。相当多的国有企业没有真正建立现代化企业制度,产权关系尚未理顺,资产负债率高,社会负担沉重。许多企业沿用传统的粗放型发展模式,热衷于低水平的扩张,愿意引进国外成套设备和产品,在短期内获得较高经济效益,没有形成有利于技术进步和新产品开发的内在机制,没有把技术创新作为赢得市场竞争优势的主要手段。

二、辽宁老工业基地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对策

1、创新驱动升级

创新驱动带动转型升级,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技术创新体系。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实现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的转型。要以智能制造作为突破口,把智能制造作为制高点、突破口和主攻方向,促进生产过程的网络化、数字化和智能化,不断提升企业的研发、生产、管理和服务的智能水平。

智能制造是高端装备制造业的重点发展方向,而工业互联网技术是其核心。它可实现对生产制造过程的实时控制、精确管理和科学决策,将各个生产单元全面联网,实现物与物、人与物的实时信息交互与无缝链接,从而大幅提升生产效率、降低能耗,推动生产制造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方向发展,以实现传统制造业的科技创新。辽宁装备制造业可利用“互联网+工业”模式把现有的工业研究力量重新整合,把“互联网+”概念扩展到“技术+”的概念,以最快的速度弥补辽宁高端研究力量不足的问题。同时利用互联网技术对国际市场的变化做出快速反应,利用云计算与大数据快速配置资源,攻克关键技术,以提高装备制造产品的质量,创建自主品牌,增加市场份额,减少经营风险。辽宁需要依托互联网的技术,加快推进信息化与制造技术深度融合,全面推进“数控一代”和“智能一代”产品创新工程,使科技创新成为转型升级的主要驱动力。

2、制造业与服务业并速前进

在以服务为主导的经济模式下,服务收入比重逐年上升。相对于辽宁省,从发展战略上来讲,不但要重视制造业的发展,而且要重视服务业的发展,我们在发展一体化解决方案的同时,也会推动服务业和制造业的融合发展。通过实施服务型制造行动方案,开展示范点,引导和鼓励条件好的企业由提供产品型向提供整体解决方案型转变,由提供设备型向提供系统集成总承包服务型转变。通过对融资租赁服务的大力开发,依托各企业在国内外市场上的资金优势、品牌优势、人才优势、渠道优势、客户资源和营销网络资源,联合金融服务机构体系,共同为客户提供更为专业化的工程机械融资、租赁服务等;发展整体性解决方案,除了为客户提供一些自产主体设备外,还提供工程承包和设备成套等,同时也向客户提供专业的维修改造服务,这是由设备的制造厂商提供的设备维修、升级、检修、改造,并向客户提供专业的远程设备状态管理型服务,对客户装置实施一系列全过程、全天候、全方位的状态管理,为每一位客户量身定制的全方位的运输解决方案等。同时不断推动服务创新和完善制造业服务型生态,打造生产服务业的功能区和公共服务的各种平台。

要推动创新就必须重视科技与人才的运用与培养。应充分利用科研院所和科研力量,集聚科技人才。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提升创新效率,支持民营企业提高创新能力,推动完善中小企业创新服务体系,建立中小企业公共技术服务联盟,同时营造鼓励创新创业的文化氛围。还要加强与国内外技术研发机构的深度合作,在全球范围融合、吸纳与集成创新资源,提高产学研合作水平,使科技创新成为推动东北制造业核心竞争力提升的第一驱动力。

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完善产学研一体化机制,形成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利益兼融的激励机制,鼓励科技人才参与到东北振兴中来,带动技术、智力、管理、信息等创新要素流向辽宁。辽宁老工业基地要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既要依靠科技创新,使创新成果大量涌现;也要抓住科技创新成果工程化产业化这个关键,以科技改革释放创新活力,激发科研人员的研发积极性。加强对重点产业、关键核心技术、基础前沿领域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支持企业、产业技术联盟构建专利池,建设基于互联网的研究开发、技术转移、检测认证、知识产权与标准、科技咨询等服务平台。加强对各类企业法人财产权的保护。依法保护企业家创新收益。

参考文献:

[1]胡国杰,刘强,姜骞.东北地区制造业转型升级存在问题及影响因素分析[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20(05):28-30.

[2]张悦,李姝,林芳.供给侧结构改革下辽宁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路径研究[J].经济师,2017(06):63-65.

[3]杜增敏,刘利超,冯娇,胡国杰.创新能力促进辽宁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对策研究[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7(06):19-21+25.

作者简介:魏晓妍,女(1981.10—),汉族,辽宁省鞍山市(籍贯),辽宁科技大学,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区域经济、产业经济。

*基金项目:辽宁省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项目“试论辽宁老工业基地新一轮振兴的重点任务——“四个驱动”的重点难点及对策研究”(L17WTB007);2018年鞍山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立项课题(as20183067);2017年辽宁科技大学校基金社科繁荣一般项目(2017FR15)。

猜你喜欢

创新驱动转型升级
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
“创新驱动”打造山东经济新格局
关于创新驱动战略的理论思考
乡村传统财会工作转型升级的思考
关于支持小微企业转型升级路径的思考
创新驱动与我国创新生态研究
房地产开发模式转型升级路径
地面电视频道“新闻立台”的一次转型升级实验
产业园区管理机构知识产权服务建设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