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初中音乐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的策略

2018-01-15范歆

科学与财富 2018年36期
关键词:审美教育初中音乐策略

范歆

摘要:伴随着我国教育在新时代的创新进步,学生的素质教育得到了很好的发展,也由此我们愈发重视学生必考学科以外的其它学科,音乐就是其中一门。在初中音乐教学过程中,我们要纠正对音乐的刻板印象,改良传统的教学方法,以音乐教学为媒介,培养并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艺术鉴别能力,并尽量满足新时代学生在学习方面的新需求。本文,笔者将对如何在初中音乐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这一问题进行具体探讨,希望可以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初中音乐;课堂教学;审美教育;策略

从古至今,音乐都是人们追求美的一种重要形式,孔子闻《韶》三日不知肉滋味,伯牙子期高山流水,许多史实都显示出了人们对音乐的渴望与探索。所以,在开展具体的音乐教育时,要将审美教育渗透进音乐教学之中,教会学生可以用正确的方式看待音乐,感知音乐当中的唯美,获得身心上的愉悦和艺术上的感染。伴随着当前音乐教学的进步,与之相关的审美教育也开始受到广大教师的重视。

一、什么是审美教育

审美教育脱胎于美育这一词,而美育则包含两大要素:审美、美感。这两大要素是青少年在养成自我人格过程中的重要成长要素[1]。用审美的手段进行对人的教育便是美育的整体概念,审美是人类理解世界的一项重要手段,它需要人们对相关事物进行审视、感知、判断,美育则是说在我们对相关事物进行审视、感知、判断时,生理上和心理上都会不经意间受到影响,潜移默化的出现变化,进而提升我们的审美能力、艺术鉴赏能力,最终在这种教育中改善我们的精神面貌与个人气质。所以,审美教育是一种通过审美来净化身心,提升个人品味的教育。

二、为什么要在音乐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

在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时,音乐是其中重要一环,它不只是在教授学生开嗓歌唱,还是在丰富学生们的创造力与想象力,音乐,可以在不经意间提高学生们的审美能力、陶冶学生们的情操,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三观并树立远大理想,激起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在进行音乐教育时,其中的内容充满诸多审美元素,音乐中的节奏、乐器、乐谱、和声、旋律等要素都可以充分表现“美”。没有歌词的纯音乐、加入其它元素的歌剧、曲乐都是承载审美这一经验的优秀载体,用“美”这一法方式表现“美”的具体内容。曲径通幽的声音形式,表现亮眼的整体结构,异彩纷呈的众多主题,叹为观止的音乐构思等内容都在音乐教育中展现的淋漓尽致。同时,在学生进行音乐学习时,整体的艺术氛围充满审美元素。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和教师往往需要身心的全部投入,课堂上,教师充满情感的领唱、演示、动作和相关器材的使用都会为学生提供音乐的具体形象,创造出充满美的课堂氛围。最后,音乐在课堂也具备许多审美元素,课堂上,总免不了教师对学生的歌唱及对相关音乐的点评,在深入分析各种唱法、演奏的音乐活动时,学生可以在这一过程中加强对音乐的理解和宣泄情感的共鸣,在情感与情感的连接中主动思考,获得审美能力的提升。

三、在音乐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的策略

(一)用优秀的音乐作品渗透审美教育

相比其它理论性强的学科,音乐具有很高的亲和性,而学生审美能力的提升也与他接触音乐作品的优劣有直接关系,教师应教会学生判断什么音乐作品是优秀的什么不是,只有欣赏优秀的音乐作品时,学生才能够正确调动强烈的学习欲望并获得审美能力的提升[2]。作家是写出来的,书法家是练出来的,鉴赏家更是欣赏出来的,想要提高审美能力必不可少的便是多听,因此,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足量的优秀作品,拓展视野,激起学习兴趣。课本中的音乐均是不错的作品,但这对于提升学生们的审美能力往往不够,我们教师还应该让学生们欣赏一些教材以外的音乐作品。笔者认为,一些经典金曲,中央台曾放映的音乐歌曲都是不错的选择,教授学生在多次的唱、听、学中提升审美能力,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优秀歌曲的浸染,走在正确的教育道路上。

(二)用丰富的教学方式渗透审美教育

要让学生真正的热爱音乐,将音乐视作挚爱,就必须让学生在课堂中主动学起来,可以组织些诸如合唱、猜词猜歌的活动,我们也应该跟进时代,合理运用一些现代的科技设备。其中使用声光设备对提升音乐教学的效果最为显著,笔者在课堂上选择一些充满教育意义和鉴赏意义的电影及视频,通过对科技设备的使用展现给学生。学生在这一过程中不仅提升了音乐鉴赏能力更得到了正确的教育。如在课堂上放映《冰山上的来客》,其中的情节和曲乐让学生感触颇深,学生也得到了正确引导。在进行具体的教学时,要用一些有趣的活动代替传统的音乐授课方式。例如,笔者在课堂上加入了表演、游戲等活动。值得注意的是,活动的设计要和音乐的相关性强,在表演或是游戏的过程中将音乐充分展现,增强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同时,教师可以多利用其它的教学方式,将音乐教育以不同的方式表达出来,创造出不同以往的愉悦教学环境,让学生在这种环境中用积极乐观的心态体会音乐中的美,主动学习快乐学习;同时活动要重视学生间的交流互动,让学生可以在愉悦的环境中互相进步,最终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我们还可以通过多媒体的形式进行音乐教学。不同于传统的粉笔黑板,多媒体拥有许多新鲜教学元素:声音、图片、具体情境等。只有将这些元素有机结合,才能让课堂出现更好的音乐场景,让歌曲更加有穿透性,让音乐更加具象,方便学生对音乐知识和相关理念进行更好地学习理解[3]。以笔者自己为例,在课堂上,笔者通过PPT和动画的模式将声音图片结合,让学生们在虚拟的小桥流水、风花雪月、飞翔的小鸟等获得全新的学习体验,在身临其境的过程中学到相关音乐知识。这种结合科技的教学方法可以更进一步丰富课堂,让学生们在这样一种过程中快速进入音乐学习,从而实现提高审美能力的目的。

(三)用训练美感的方法渗透审美教育

为了能够更好地实现美育,教师可以在课堂上通过对学生训练美感的方式教会学生美的概念。增强学生的音乐感受能力、拓展学生对音乐的想象、加深学生对音乐的认知等都是美感训练的一部分。在进行美感训练时,教师要记得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只有通过这种方式,教师才能够带学生走进音乐的美妙殿堂,加深学生对音乐的切身体验,从而更好的对学生进行美感训练。最后,音乐教学不能是空中楼阁,学生不能在不了解乐理知识的时候就训练美感,只有具备了一定程度的基础知识,才能更好的感受到音乐的美,提升自身的审美能力。

总结:

总而言之,在初中的音乐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渗透进审美教育,采用多种科学有效的教学手段,并结合音乐这一学科的特点教导学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起学生的对音乐的兴趣、加深学生对音乐的深刻体会,从而真正渗透进审美教育,完善初中音乐教学。

参考文献:

[1]温雪梅.初中音乐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J].北方音乐,2018,38(13):183.

[2]刘维婷.运用情感教学实施初中音乐审美教育的探索[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8(03):81.

[3]路丽萍.初中音乐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的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8(09):208.

猜你喜欢

审美教育初中音乐策略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小学体育教学中审美教育初探
初中音乐课堂有效教学的实践研究
节奏训练在初中音乐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试论师生互动教学在初中音乐课堂的应用
小组活动在初中音乐课堂中的应用
新课标下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