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

2018-01-15戴祥生

科学与财富 2018年36期
关键词:施工技术建筑工程混凝土

戴祥生

摘要:我国工程建设技术中,混凝土施工建设的应用更为普及,故而也提出了日益严格的混凝土技术要求,其流动性、振捣性等方面更是如此,这类性能能在很大程度上推动建筑工程的建设。建筑施工中混凝土技术应用的提升,能在确保建筑工程质量的前提下,推动工程质量的进一步提升。基于此,本文对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重点内容进行了分析,希望为相关工程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

1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

在建筑施工中,混凝土施工具有非常重要的应用,在施工的过程中,必须制定严格的管理流程,使施工中的每个环节都得到有效保障,为建筑工程的质量提供切实可靠的依据,具体来说,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应用:

1.1混凝土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混凝土的施工效率与最终的工程质量受准备工作的直接影响,因此,需要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建筑材料的选择。在建筑工程质量中,建筑材料的质量是最基本要素,当建筑材料不达标的时候,建筑的整体性和结构性会受到较大程度的影响。需要按照严格规范的流程,在对比的基础上,对材料的规格、成分、等级等进行詳细分析,严格挑选施工材料,保证能够符合施工的标准,达到理想的效果。第二,混凝土材料的配合比。技术人员需要对混凝土的施工要求进行严格把握,根据合适的水泥、砂石配合比,充分搅拌混凝土,使其能够在一定的物化作用下,充分发挥出自身的性能,有效保障建筑质量。第三,混凝土的运输管理。混凝土搅拌出料之后,需要借助专有的罐车,将混凝土输送至具体浇筑部位,相关人员需要对运输工具的相关性能进行详细的了解,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避免运输过程中出现离析现象。

1.2混凝土模板技术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

混凝土模板技术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分别是模板设计与制作、支撑架的设计与搭设、模板拼装固定及拆模。为了保障工程质量,必须对每个流程进行严格控制,使混凝土的浇筑安全性以及成型质量得到最大程度的保障,避免出现人员伤亡以及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施工人员需要对建筑结构进行详细把握,准确计算出施工荷载等关键参数,在结合施工现场实际情况的基础上,以计算结果为依据,对模板及支撑架进行有效设计,在科学计算和论证的过程中,对施工经验进行总结,提高建筑支撑体系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施工人员需要以专项施工方案为参考,坚持合理利用、有效节约的原则,使混凝土的结构尺寸更加精准。在拼装模板的过程中,做好水电、消防、电梯等一系列的预埋预留工作,增强各个结构预埋的全面性,促进混凝土施工的顺利进行。

1.3浇筑施工技术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

按照严格的规范流程进行混凝土的浇筑施工工作,使房屋建筑的主体结构质量得到最大程度的保障。在浇筑施工前,专业人员需要对相关的准备工作进行检查,以专业的施工方案为标准,对所有施工人员的安全技术情况进行摸底。按照一定的平面浇筑顺序,将浇筑区段的划分包含在浇筑方案中,增强浇筑顺序的合理性,避免结构出现一定的错位现象。在放料的过程中不能随意加水,避免混凝土离析现象的发生,保证泵送的输送质量和强度等级。在浇筑柱子等构件的过程中,需要依据实际的高低,对浇筑方式进行针对性的选择,如果柱子的高度小于5m,需要采用一次性浇筑的方式进行浇筑;如果柱子的高度大于5m,在施工时需要选择分段浇筑的方式。

1.4钢筋搭接施工技术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

在钢筋搭接施工过程中,需要做好钢筋的搭接工作,提高混凝土结构的安全性和耐久性,保证建筑的实体质量达到规定要求。必须按照规定的流程,严格控制钢筋的搭接流程,在结合建筑实际情况的基础上,通过详细的对比,挑选出质量、规格、材料成本等各方面符合相关要求的钢筋,增强钢筋的适用性,提高施工的质量。有些施工单位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忽略了钢筋的质量,选择了性能一般的钢筋,虽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成本,但无法根据实际情况对钢筋尺寸进行有效调节,给钢筋的绑扎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使混凝土的性能受到阻碍。针对以上情况,施工人员需要采取合适的方式,对施工质量进行严格有效的管理,保证钢筋连接方式的合理性,促进钢筋搭接施工的顺利进行。

2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质量控制

2.1对原材料的质量控制

对混凝土原材料质量控制主要是对混凝土中石子、水泥、砂、水及掺合料的质量控制。政府部门加强对混凝土生产企业的监督与检查,继续完成相关监督管理制度。此外,在使用混凝土的过程中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应不定期到混凝土生产基地进行原材料抽样送检,必要时可以安排人员驻场混凝土生产基地进行连续有效的监督。

2.2混凝土配合比控制

通过对建筑工程实践中具体情况的考虑,根据设计要求和混凝土的工程特点,确定了混凝土的各种原材料之后,应在监理工程师见证情况下,进行现场原材料取样,并填写见证取样单,送交有相应资质等级的实验室进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和试配工作,监理工程师在审查试验室出具的配合比单及相应的有关混凝土性能,能够满足工程的各项要求后,方可允许进行混凝土的搅拌和浇筑工作。实践中通过对这些举措的合理使用,有利于增强混凝土配合比合理性,使得其施工质量可靠性得以增强,满足现代建筑工程建设要求。

2.3混凝土浇筑振捣与养护

混凝土浇筑前需要将表面的各类杂物清理干净。混凝土振捣选择满足要求的振动棒,控制好振捣时间,当振捣棒周围出现浆液时,将振捣棒缓慢拔出。为了保证浇筑密实性,如不出现气泡,还需要在底模外侧辅助附着式振动器,提高其密实性。梁体和墩柱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需要做好浇筑速度的控制,值班人员需要做好模板变形情况的观察。浇筑完成后,还需要及时做好对混凝土的养护工作,避免暴晒或者雨淋,养护可以采取洒水养护措施或覆盖养护措施。但养护施工不能选择易掉色的麻袋进行,避免混凝土表面被污染。

2.4制度完善

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完善相关规章制度。加强技术组织和管理,确保施工工作的计划和组织。技术管理的主要任务是利用管理职能和科学措施促进相关技术工作的开展。根据技术管理工作,不断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员工技术专业水平,提前掌握和处理相关问题,遏制质量隐患,保证项目建设质量。通过有效的奖惩机制,运营商可以掌握技术标准和操作要求,使管理者不仅能及时了解项目交付情况,还能保证质量。在混凝土施工中,要严格遵守经济、科学、规范的标准,以施工质量为第一,做好管理工作,改革创新,提高施工管理水平。检查混凝土混合物的质量,确保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加以解决。在检验硬化混凝土质量时,应按照有关规定的要求,通过抽检加强混凝土质量控制。检查中发现有斑点、蜂窝、不均匀、裂纹等,应采取科学有效的修复措施。修复完成后,应进行适当的维护,以确保修复部件的质量和性能与周围混凝土一致。

3结语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当中会涉及到多个方面的内容,所以想要不断提升工程的建设质量就需要选用最为恰当的施工技术,尤其是混凝土施工技术更是会对整个工程的质量造成很大的影响,采取合理的措施提升混凝土施工技术水平,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确保建筑工程快速发展,进一步实现整个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宏宇.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应用[J].江西建材,2016(21):115+121.

[2]陈强.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解析[J].建材与装饰,2016(31):9-10.

[3]赵甲勇.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分析[J].河南建材,2016(03):172-173.

猜你喜欢

施工技术建筑工程混凝土
混凝土试验之家
建筑工程技术管理模式创新探索
关于不同聚合物对混凝土修复的研究
造价预结算在建筑工程中的审核方式及应用实践
建筑工程预结算审核中常见问题分析与处理
隔震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及发展趋势
混凝土预制块模板在堆石混凝土坝中的应用
混凝土,了不起
浅谈房屋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