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路路面水泥稳定就地冷再生施工工艺

2018-01-15杨绍文

科学与财富 2018年36期

杨绍文

摘要:交通基础建设在推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促进国民经济稳步增长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的背景下,公路工程建设取得了非常明显的进步。在公路工程的施工中,水泥路面占据着关键性的地位,需要在结合实际情况的基础上,选择合适的施工材料,对施工流程进行严格规范,延长公路的使用寿命,提高公路工程的质量。就此,本文浅谈公路路面水泥稳定就地冷再生施工工艺。

关键词:公路路面工程;水泥稳定;就地冷再生施工

1水泥冷再生技术的原理与特点

水泥冷再生,顾名思义就是利用水泥作为新的稳定剂,利用专门的再生机械把路面需要翻修改建的结构层铣刨、破碎,再按照实际要求加入水泥及其他材料,摊铺至原有路面形成新的具有一定强度和刚度的结构层。水泥冷再生所针对的原有路面结构形式可以为沥青面层、水稳碎石基层、二灰碎石基层等常规结构层,水泥在与铣刨料结合后,经拌和、摊铺、压实、养生后,能够形成一种类似水泥稳定碎石的半刚性基层,其强度来源主要依靠水泥产生的水化物、水泥与集料间的相互机械作用以及集料自身具有的强度。水泥作为一种最常用、最廉价易得的化学稳定剂,无论在房建工程还是公路工程上都具有十分广泛的運用。水泥自身在经水化反应后形成的水泥石,除具备一定的强度和刚度外,还有抵抗水损的能力,用水泥作为稳定剂来稳定铣刨后的路面,无论是从经济效益还是工程价值均具有不可替代性,但水泥冷再生所形成的结构层也无可避免地会因温度和水分减少形成半刚性基层的通病——收缩裂缝,也是在施工和后续养护工作中应关注的重点。

2公路路面水泥稳定就地冷再生施工工艺

2.1配合比设计

配合比设计是就地冷再生成败的关键,首先,在老路冷再生深度范围内取样,准确掌握其材料组成情况和级配,再根据级配的曲线范围进行掺配水泥和集料,通过试验来确定每一段的水泥和集料的掺配量,通过4%,4.5%,5%的水泥含量进行配合比试验,试验结果如下表。

经多次试验,最终确定水泥剂量为4.5%。为了减少干缩裂缝,应严格控制水泥剂量,一般不超过4.5%,当强度不满足要求时,调整骨料级配曲线。

2.2混合料拌和

混合料在拌和的时候,需要严格按照试验所得的配合比数据进行配料,而且要报监理进行审批,通过后方可开始搅拌,搅拌过程中应该时刻观察搅拌的情况,及时补充用水量,确保混合料在成型后表面还是湿润的状态,并且安排专门的人员对混合料的输送器具进行负责,确保混合料均匀输出,并且要根据天气的情况,做好防潮防水等防护措施。

2.3混合料运输

混合料在运输的过程中,应该选择承受荷载较大的车辆,确保车况良好。车辆的数量和运输速度应该与摊铺作业情况相匹配,提前做好计算,选择合适的车辆数量,混合料尽快运输到施工现场,确保摊铺作业的连续性。

2.4再生机械机组就位

水泥就地冷再生施工属于大型机械密集施工类型,对于成套的设备中各组分具备一定的稳定要求,目前水泥就地冷再生的核心机械主要是采用根据泡沫沥青冷再生机械改良而来的德国维特根公司出的WR2000XL型水泥就地冷再生机械设备,与此同时,机组中还应当配备有专门的水罐车、双钢轮压路机、单钢轮压路机、胶轮压路机和平地机。其中,就地冷再生机械在使用前,应当由技术人员和操作人员检查是否将施工材料配比数据及相应的参数输入至控制系统中,罐车驾驶员检查罐车内部水量是否与工程量相匹配,此外,在施工现场应当额外多放置一台罐车或固定水罐,以及时补充水源实现最高工作效率,相应的现场施工人员要检查好系统中的连接管道接头位置是否卡紧,无漏水现象。最后,技术人员检查排除系统中的空气,并将所有阀门打开后将机械置于起点处等待,再生机械后压路机及平地机就位。检查再生路段的导向线是否顺直,明确导向标志及确保现场平整后,机械就位完毕可以开展施工。

2.5铣刨拌和施工

机械设备就位后,再生机械推动水罐车在再生路段上行走,行进速度根据路面损坏情况和需再生深度进行调整,网裂、脱落等位置路段适当降低速度,修补后路段适当提高速度,以确保铣刨后再生集料的级配变异性波动控制在有效范围内。再生机械行走时,根据道路两旁设置的水平控制桩,由技术人员用直尺核查再生深度是否满足要求,一旦发现深度不符合要求(超过±1cm)应当停止机械前进,查明原因后及时调整铣刨深度后再进行施工。除了检查再生深度以外,还应当检查含水量是否满足要求。再生机组后面应当安排施工人员用铁锹、齿耙翻拌混合料中明显不均匀的位置,并且由于再生机械铣刨鼓后有机械自身的胶轮碾压痕迹,应当用人工翻铲以保障再生厚度初步均匀,以免后期压实时出现不够密实的情况。同时施工时应当注意再生剂每刀起始和终止位置的再生料,对接缝位置和边角部位应当采用人工方式予以翻拌,保障后续工作的顺利开展。每次施工长度应当在满足材料及水量的要求前提下尽可能长,从而以减少横向接缝的数量,一般来讲工作面单次长度在100-250m为宜,再生施工阶段一旦发现含水量、再生厚度、级配以及其他问题应当立即停止施工,寻找问题的来源并有效解决后方可继续进行。

2.6碾压成型

再生机械完成铣刨出料后,应当紧跟一台单钢轮压路机(振动)进行初压,初压的目的主要是使水泥冷再生层初步密实,因此宜采用静压的方式进行,然后再采用高幅低频的方式进行压实,每次碾压应当从施工起点开始,直到再生机尾部结束,碾压速度不得高于3km/h。在完成某一路段的再生施工后,还应当用平地机推平整形,在直线段由两侧路肩开始,由外至内刮平,在曲线段(平),平地机由内向外进行刮平整形,如果发现施工气温过高,再生层的水分丧失情况较为严重,可以先喷洒一定量的水,保证表层湿润即可,然后再用平地机进行整形。完成初步整形后,开始进行复压,进行这一步骤时要先检查路段上有无明显的再生料离析情况,一旦发现后应当予以人工翻拌,然后进行复压。复压采用低振幅高频率的方式进行,仍然用单钢轮压路机,有路肩至路中心碾压,碾压轮迹重叠二分之一钢轮宽度,一般需要碾压整个施工路段的4-6遍,碾压速度应当逐步提高,头两遍速度不得超过2km/h,后面速度不得超过3km/h。最后用胶轮压路机进行终压,碾压遍数10次以上,此时再生层含水量应当已经有显著下降,可以先进行洒水再碾压。

2.7养生

经碾压完成并检查压实度后,应当马上开始对这一施工段的养生工作。一般情况下,对水泥就地冷再生的养生应当在7d或以上,然后才能摊铺上层。养生时,采用土工布覆盖+洒水的方式进行养生,养生结束后将覆盖物清除。需注意的是,养生阶段也应当完全封闭交通,整个养生期内除洒水车外均严禁其他车辆入内,要确保再生层表面的潮湿,以确保水泥材料水化完全,形成足够的强度。

结语:

随着我国道路养护领域的不断发展,越来越精细的施工标准和新的施工理念逐渐融入水泥冷再生的施工过程当中,为此本文主要围绕水稳就地冷再生在工程中的具体应用以及施工中需注意的一些问题展开了一定的分析与讨论。在实际工程中,还应当认真仔细,严格遵守各项技术规范与施工指南,建设出合格的道路工程,为我国公路再生建设与发展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董松.探析水稳冷再生在公路大修养护中的应用[J].四川水泥,2015(11):97+86.

[2]杨通祥.冷再生施工技术在旧路改造中的应用[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4,37(2):3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