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筑工程管理工作现状及优化措施探讨

2018-01-15王迎军

科学与财富 2018年36期
关键词:优化措施现状管理工作

王迎军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在新时代发展背景下,建筑行业也获得了全速的提升,相关的工程管理工作也变得越来越规范,并获得了相當大的成就。建筑业的发展有目共睹,但随着建筑业的发展,我们不难发现目前在建筑工程管理工作中仍存在一定的问题,基于此本文就建筑工程管理工作现在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一些优化措施,希望能对建筑工程管理工作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工作;现状;优化措施

引言

现阶段,我国的建筑工程管理已经慢慢建立起了相应的管理制度,并且能够在很多方面做到与时俱进,充分满足了人们对于现代化建筑的功能需要。不过,在新的环境以及新的社会背景下,虽然建筑工程管理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但是其也面临着更多的新问题。与此同时,和国外的建筑工程管理相比来看,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例如,我国的建筑工程管理理念就比发达国家要落后很多,总的来说,目前的建筑工程管理是问题与进步并存的,因此,其还有着相当大的发展空间。

1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重要性

建筑工程工作管理在当前建筑行业发挥着尤为重要的角色,对建筑工程工作管理进行严格把控能够进一步减少某些突发性事件对建筑工程工作项目产生恶劣影响,防止诱发工程事故。另外,针对工程工作管理中的每一个环节都要进行仔细地检查,以免等到工程事故发生时追悔莫及。对于工作管理的重视力度一定要增强,建筑工程工作管理部门要及时对建筑资源进行合理安排,力求制定出一个最佳管理方案,让工作技术真正应用到工程工作中,为工程项目的完工与成本预算的降低起到保障作用。

2建筑工程工作管理现状

2.1 忽视设计工作的监督

对于建筑工程中存在的质量问题,其根本所在不在于工作质量,而在于工作管理中对于设计工作的监督。然而社会上的很多人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产生偏差,总认为是前者对建筑工程结构实体质量产生决定性影响,由此导致在工作中管理人员对施工的各道关卡谨慎对待,偏离了重心。而现实情况应该是在建筑的初期设计阶段,建筑构造外观等问题都是设计师应当考虑的问题。但是,在工作过程中变更手续也比较烦琐,从而直接影响了建筑工程的质量。针对这些问题,设计师必须提高对设计图纸的审核标准以及加强工程项目的设计方案的竞标工作,以避免后期工作事故的发生。

2.2 忽视工程配套设施的建设

从管理体系上来说,目前的管理还很落后,主要表现在管理法规的内容不能与时俱进,内容陈旧,不适应现代工程管理的参考,这给工程的规范化管理造成了很大的困扰。加之由于政府部门在对工程质量进行审核时,没有严格按国家标准进行,从而导致很多施工单位存在侥幸心理,认为工程质检很容易蒙混过关,于是便对工程中的配套设施建设表现得很不重视。譬如配套的基础设施中的低水压、低保温、有限的线路寿命等等问题,如果这些设施没有建设好,那么在工程竣工后,住户的生活将遭受巨大的影响,对工程配套设施建设的重视力度将影响到整个工程项目的品质。同时,在引进新技术、新材料的过程中,对专业性的管理模式学习不到位,在体制上不注重项目管理团队的组建,没有科学的工程管理体系,没有从设计、预算、施工等各个环节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和措施,简单的“人治”现象突出,造成实际存在的管理不科学,管理不到位,盲目组织生产,违规、违章操作频发,管理状态混乱。

2.3 忽视施工进行前的准备工作

在施工时,工程项目方通常会为了压缩成本,对工程项目的工期推前,并对工作人员的配置进行缩减,这样做的后果就是让越来越多的施工人员对工作前的准备工作的不重视,不能够尽心尽力地对施工工作进行检查和监督。正是这种问题的存在,导致工期延误,工程项目的花费变得更大,从而对工程项目的质量造成一定的影响,所以,对施工进行前做好准备工作是工作人员不可忽视的要点。

3建筑工程工作管理优化措施

3.1 严格建筑工程的工作程序

施工质量的控制和技术因素密切相关,要想取得预估的效果,施工人员必须做好工作中的各个环节的质量把关,依托现代技术实现施工工艺的进步和工程项目的优化。另外,工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国家规定的相关法律法规,严格遵循施工工艺要求的程序进行施工工作,对于影响工程质量的关键部分、关键点和重要影响因素应该设置质量监控点,并让专门的技术人员负责。只有严格建筑工程的工作程序,才能让工程质量得以保证。

3.2 实行施工责任制

在工程施工前,要确保质量技术的交底工作,将质量技术的交底和作业指导传递给施工单位班组,并且还要做好配件的质检和工程材料的选择工作。俗话说在其位谋其职。身在施工单位,就应该享受好工作人员的应有的权益和履行好本身的义务与责任。通过实行现场技术负责人负责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正确划分各个等级及人员的权限,起到规范工作人员的作用,使每一位工程技术人员都能够各司其职,做到真正地将责任落实到每一个人的身上。

3.3 加强建筑工程工作前的质量控制工作

加强建筑工程施工前的质量控制工作是每一个施工单位都无法逃避的问题。因此为了使建筑工程的质量得到有利保证,应该选择一个比较有资历的施工单位进行施工。与此同时,还应该对施工企业的资质等级和技术能力进行综合考评,通过竞标方式选择好的施工单位。在工程单位工作前期,施工单位应当了解如何进行质量监督,并及时递交相关材料,从而确保工期的制定。假使当出现一些始料未及的事情时,工作人员切不可为了提前完工而忽视工程的质量,对施工单位质量体系的检查应付对待,随意处理。因此为杜绝这类现象的发生,需要加强施工单位的质量评测工作及技术实施方法和手段的检测工作,一旦发现施工单位的违规现象后,马上要求其进行责令整改。同时,为了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应当建立健全良好的奖励惩罚机制,并依据工作工程的事故影响程度讨论做出相应的严惩措施。

3.4 严格对施工单位进行监测工作

在工作的过程中,有关部门应当对施工单位进行实时的检测与检查,杜绝违法违纪的情况出现。因此必须对施工单位的建筑器材和建筑材料进行质量把关,同时对施工单位的所有员工的职业要求进行评定,以达到工作要求。在对施工单位进行检测时,可以采用抽样检测抑或是全数检测的方式进行检查。如果在检查过程中发现不合规定的产品时,一定要立即拒收并要求退货,警惕同类问题的发生。此外,对于工程原材料以及一些重要设备的抽检和送检事宜,质检人员必须打起十二万分的精神和态度来对待,对质检的整个过程都要进行观测。同时,如果有施工单位上交了工程的质检文件,质检人员更要对其进行严苛的审查与把关,以保障工程项目的正常运营,不存在纰漏。

4 结语

总之,建筑行业的飞速发展是社会有目共睹的,正是由于建筑行业的崛起,我国的建筑项目才日益增多。而建筑项目的管理工作一直是一种复杂的工作,但它的直接影响因素是由工作的管理好坏决定的,而工程质量则关乎每一位住户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因此不管在任何时候,施工单位都要对施工工程的管理环节进行全程检测,只有在每一个环节都做到审查,那么总的工程质量也就会符合国家的要求,才能为人们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

参考文献:

[1]杨双.论现代建筑工程施工管理[J].现代商贸工业,2016,4(24):210-217.

[2]孙玉华.浅谈建筑工程施工管理[J].价值工程,2016,7(16):184-187.

[3]黄曦霈,曾雄,吴金栗.浅议现代建筑企业管理[J].现代经济信息,2016,7(14):13-21.

[4]李厚祥.浅谈建筑工程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6,5(9):146-153.

猜你喜欢

优化措施现状管理工作
青脆李、脆红李周年管理工作历
建筑施工管理工作探讨
做好初中班级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医院工资薪酬分配及优化对策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
我国建筑安装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与实施的措施
对干休所管理工作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