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力系统中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技术分析

2018-01-15沈洁张鹰陈敏

科学与财富 2018年36期
关键词:继电保护技术智能变电站电力系统

沈洁 张鹰 陈敏

摘要:智能变电站是智能电网建设的核心环节,基于以上背景和思考,有必要开展对智能变电站新技术条件下继电保护的新原理、组织模式、架构体系的研究,解决智能变电站技术发展、实施及推广过程中关键性技术要素和难点,满足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对于继电保护专业的要求,确保继电保护专业技术发展方向的正确性、科学性以及前瞻性。本文对电力系统中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技术进行分析。

关键词:电力系统;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技术

近些年来,在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中,继电保护技术发展迅速,在实际应用中也取得了非常显著的研究成果,特别是在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上面,继电保护技术所具有的作用更加明显。因此,本文结合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特征优势,深入研究了在智能变电站内继电保护技术应用存在的问题,进而优化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技术,这对智能变电站发展具有非常重要意义,可以有效降低不良因素对智能变电站的影响。

1智能变电站技术及继电保护技术

l.1智能变电站概述

一般来说,我们所说的智能变电站技术是指:一种利用数字化和自动化技术确保变电站信息实现高效采集与传输的技术,作为我国电网建设发展的重要方向,智能变电站技术促进了协议统一化、信息网络化、设备智能化、运行自动化以及网络化的有效实现。通过运用智能变电站技术,工程造价得以有效降低,传统变电站电磁互感器相关问题也得到了有效解决,电力技术实现了新的发展。相关研究表明,智能变电站包含了三个层面:过程层、间隔层以及站控层,只有将这三个层面建立起相应的数据连接通道,才可以实现数据的同步,而确保数据稳定的关键在于变电站中的过程层。

1.2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

针对于电力系统中出现的故障进行自动处置,来保证电力系统以及电力设备元件的正常运行。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技术,可以很好的保证智能变电站内的正常运行,具有数据同步化的特点,以及数据采样异常的处理等优势。在智能变电站中对于继电保护装置要求能夠在第一时间进行故障判断和处理,需要具有自主选择性,即对于故障能够进行正确的判断,并将其进行切断;灵敏性,是指电力系统的电气设备在发生故障时候,继电保护装置的反应速度。继电保护系统的组成部分有:电子互感器、合并单元、智能终端、交换组。在智能变电站内继电保护系统是在发生故障时候,被保护设备在可以及时的从电网中分离出来,另外,还可以对于智能变电站的设备进行实时监控,一旦发生非正常运行就会发出报警信号,以便工作人员及时的进行维修。

2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原则

对于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技术的研究,必须要满足几个要求:第一,继电保护技术的应用,必须要具备可靠性、选择性、快速性以及灵敏性特点,提高继电保护的安全性,能够针对电网运行中存在的故障进行分析,并迅速进行解决。第二,对于110kV及以上高电压级别变电站,如果双母线与单母线分段接线形式有特殊要求时,应该选择安装电子式电流电压互感器。第三,对于110kV及较低电压级别变电站在安装继电保护保护装置时,可以选择用集成安装的方式。其中,对于主变压器来说,应该对各侧合并单元进行冗余配置,剩余各间隔之间合并单元应进行单套配置。第四,控制好继电保护与监控、调度之间关系,满足数字化以及远程控制变电站运行的要求,提高各级调度技术支持系统之间的联通性,保证电网能够安全、稳定、经济的运行。

3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技术几个问题

3.1错综复杂的数据连接造成稳定性降低

智能变电站的继电保护技术实现了运行的自动化和控制化,由于连接的电力电子设备较多,而对于环境的敏感性较高,给继电保护的稳定性造成影响。特别是受信息同步、电磁兼容性等因素的影响,数据连接的容易出现不稳定性。

3.2智能化水平低

我国目前大多数智能变电站都是由原来的传统变电站改造而来,在具体的运行过程当中需要大量的设备,对于设备资源的消耗量也非常之大,这边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变电站的智能化水平,有时候还会导致智能化技术没有达到最初建设的要求。设备和设备之间通常都会存在一些智能化连接口,可是有雨设备和连接线通常情况下都是由不同厂家所生产的,这便导致连接线和端口之间可能存在一定的不兼容性,严重影响着智能变电站运行过程的安全性,而且想要对其不兼容现象进行检查也存在很大的难度。

3.3电磁设备易受环境干扰

现阶段,电子互感器在智能变电站得到了广泛应用,但是这些电磁设备很容易在具体应用过程中受到外界环境的干扰,这也使得这些设备在相关测量工作中存在一定程度的误差,从而对测量数据的可靠性产生一定的影响。从我国当前电磁设备的应用状况来看,一些智能变电站就地采用了变电站以往的电磁设备,由于安装过程存在一定的困难,有时候会因为技术水平的限制而影响安装过程,同时也造成了技术资源的浪费,而这与智能电网的节能原则是完全不相符的。

4电力系统中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技术分析

4.1线路继电保护技术

在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内,线路继电保护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对于线路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线路继电保护实施中,应该实时监控智能变电站的运行状态,随时了解智能变电站的运行情况,一旦出现故障,监控系统能够立刻发现并作出预警,继而,相关工作人员可以及时采取对策进行处理,保护线路安全。如果条件允许,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在智能变电站线路上安装测控装置,该装置的主要功能就是对智能变电站运行状态进行检测,然后将测控数据传输到网络体系内,继电保护会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然后根据结果,对智能变电站下达具有针对性的继电保护指令,控制线路的正常运行。

4.2变压器继电保护

在智能变电站中变压器继电保护承担着过程保护职责。在变压器继电保护装置中,在后备部分安装中可以采取集中安装模式,从而在智能变电站内充分发挥出变压器继电保护的保护作用。在变压器继电保护运行时,核心模块为非电量保护,非电量保护模式需要与电缆相互连接,同时和继电保护装置相连。在变压器运行过程中如果遭受到不良因素影响,非电量保护模块就会跳闸,传输跳闸指令,可以有效缓解智能变电站在不良因素干扰下所需要承受的压力,保证变压器可以安全稳定的运行。

4.3系统过电流限定保护

智能变电站在运行的过程中,如果出现电流过载的情况,则很容易由于外部断路而出现电流超负荷现象,尽管出现这种现象的电流大小和正常状况下的电流没有太大的差别,却会由于外部产生故障而引起系统跳闸,进而影响继电保护系统可靠性,所以针对这种情况,在系统配置重要需要限定电压延时,对每一个变电线路中的点流量进行准确的测量,这样一旦出现超负荷电流则系统会及时的发出警报信号。

结束语: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智能电网已经逐渐开始成为电力系统的主流。作为智能电网的核心,智能变电站技术能够将通信技术、信息技术、遥感技术等全方位融合,对智能变电系统中的各项指标进行检测,形成信息化、智能化、网络化数据传输,全面提升了智能电网的安全性、可靠性和有效性,对智能电网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分析电力系统中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技术[J].罗成.低碳世界.2017(33)

[2]电力系统中智能变电站的继电保护技术[J].黄彦婕.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7(18)

[3]电力系统中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技术分析[J].张连福.电气时代.2017(02)

猜你喜欢

继电保护技术智能变电站电力系统
智能电网环境下的继电保护技术
简析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及配置应用
信息时代的电力系统信息化经验谈
关于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技术优化探讨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及其维护管理
探讨电力系统中配网自动化技术
配网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探讨
智能变电站过程层二次设备调试技术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