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锚索组合梁在掘进工作面中的应用技术

2018-01-15何军

科学与财富 2018年36期
关键词:应用

何军

摘要:随着地方煤矿回暖,传统的锚网喷支护工艺已不能满足矿井深部开采技术,故此我矿引进“锚索组合梁”施工工艺对掘进工作面顶板管理的研究,是本矿科技创新的一个科研项目,从2018年3月1日~2018年8月1日,在三采区轨道下山中进行了锚索组合梁课题的研究试验,试验取得了较好成果,下面着重就锚索组合梁在掘进过程中的应用情况作一一简介。

关键词:锚索组合梁;应用;掘进工作面

前言:

筠连县汪家沟煤矿属地方煤矿,设计生产能力21万吨/年,采用斜巷+平硐开采方式。目前正在布置三采区开拓巷道。三采区岩巷前期主要采用锚杆支护,加上本矿的地质条件差,矿山压力较大导致巷道变形严重,已经严重制约巷道的服务年限,针对这问题,故对本矿三采区轨道下山岩巷支护进行研究,研究出一套适合本矿的支护---“锚索组合梁”加固支护。

一、锚索组合梁的研究与使用效果

本矿选择三采区轨道下山进行试验,三采区轨道下山设计长度约200m,里程0-100m段不采用“锚索组合”梁施工,里程100-200m段采用“锚索组合梁”加固支护。施工工艺包括掘进与支护两大部分。

(一)锚杆施工

1、巷道掘进

巷道掘进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一方面影响成巷速度,另一方面,巷道成型质量直接影响锚杆、锚索支护各构件的安装预支护性能的发挥。

为了保持巷道围岩的完整性与稳定性,减小掘进对围岩的破坏。如果采用钻爆法掘进,必须采用光面爆破。对掘进有以下要求:

(1)严格按照设计的巷道断面和尺寸施工,不得超挖或欠挖。严格控制周边眼距离在400mm左右。

(2)保证成形质量,使巷道表面平整度光滑,杜绝凹凸不平的岩面产生,为锚杆、锚索组合梁等处于较好的受力状态,充分发挥支护作用。

2、锚杆支护

锚杆采用φ20mm、长度1800mm的螺纹锚杆应紧跟掘进工作面及时支护。施工工艺流程为:临时支护→打眼→铺金属网→上锚盘→喷浆。在装药卷过程中,锚杆的施工角度不低于75°,然后在安装MSCaK快速树脂药卷2条,用锚杆钻机搅拌树脂药卷20-30s,停止搅拌并等待10-15S的时间使其锚杆设计预紧力。施工顺序大致由正顶向两帮按锚杆间、排距800m×800m的规定施工。

3、锚杆施工完毕后进行喷浆,喷射混凝土标号不低C30,每隔3天洒水养护。

(二)锚索组合梁施工

锚索组合梁由一根组合梁、2根5.3m的锚索组成,锚索选用φ15.24mm、高强度低松弛粘结式1×7钢绞线(极限荷载21t)制作,长度为5.3m,组合梁采用矿用9#工字钢加工制作,长度为1.0m。施工时,按巷道走向成“一”字型施工,锚索组合梁施工间距3m/排,每排3组。与锚杆相比,锚索具有深度大、强度大、可施加较大预紧力的特点。锚索的施工很多方面与锚杆类似。

锚索应紧跟掘进工作面及时支护。锚索支护施工工艺流程为定锚索孔位,钻进锚索钻孔、清孔,往钻孔内装入1条MSCaK快速树脂药卷、3条MSCaM慢速树脂药卷,起动锚杆机搅拌树脂药卷至规定时间,停止搅拌等待规定时间后收缩钻机卸下导筒,等待10-15min,安装好组合梁,用气动拉紧器紧固到设计预紧力。

锚索支护施工工艺中,钻孔、搅拌树脂药卷与拉紧组合梁为重要环节。

(三)巷道观测

三采区轨道下山采用LBY-3型顶板离层仪进行观测。

1、LBY-3顶板离层仪观测

主要有深、浅基点锚固器、钢丝绳、拉紧螺丝、长、短测筒、刻度指示环等组成。顶板监测原理:深基点锚固器应固定在钻孔深部5m处稳定岩层内,浅基点锚固器应固定在钻孔2-2.5m处。当锚杆锚固范围内有离层时,顶板(游标)沿长、短测筒向内移动,移动量由测筒上刻度指示环指示。当锚固范围顶板离层时,长测筒与顶板相对位置不变,但沿短测筒向内滑动,表明有离层,离层量由短测筒标尺指示。当锚固范围内、外都有离层时,长、短测筒分别有离层显示。鉴于三采区轨道下山距离200m,故每隔50m安设一个顶板离层仪进行观测。安设日期2018年3月1日由本人每7天进行一次观测,并将观测记录按月进行汇总,并将数据进行分析形成观测曲线。

2、观测曲线

3、数据分析

经过6个月的顶板离层观测,由曲线数据进行分析三采区轨道下山未施工“锚索组合梁”的巷道由于矿压影响,变形较为严重,而施工了“锚索组合梁”的巷道变形量相当小。因此,得出,我矿使用“锚索组合梁”这项新技术是可行的,而且值得大力推广使用。

二、锚索组合梁的经济效益

通过我矿的试验使用情况看,对比我矿三采区轨道下山里程0-100m段巷道维修情况进行对比。该段未采用“锚索组合梁施工”,采用的“锚网喷”,自施工完毕以来,前后维修了3次。巷道维修成本每次大概在600-1000元/m左右,相当于重新施工1次新巷道的成本1900-2200元/m,而使用了“錨索组合梁”的里程100-200m,目前为止完好无缺,巷道变形量微乎其微,给本矿带来了无形的经济效益,在今后的掘进工作面中,“锚索组合梁”的推广使用势在必行。

三、锚索组合梁存在问题

1、施工锚索组合梁速度较慢、装锚索时,容易发生索体搅拌不到位,造成外露长度超过300mm,极容易使锚索组合梁锚固效果大打折扣。

2、职工在施工时觉得麻烦,耽误时间,思想认识不到位,安全意识跟不上、工程质量就不达标,导致材料的浪费,给安全生产带来威胁。

四、提高锚锁组合梁施工速度的途径

成巷速度取决于掘进与支护速度,而在总的成巷时间内,支护工序占了大部分时间,因此,提高成巷速度的关键是缩短支护时间,提高支护速度,有以下途径:

1、采用“三高一低”的设计理念进行锚杆支护设计。提高单根锚杆的强度与刚度,在保证支护效果与巷道安全的前提下,减小支护密度,实现高强度、高刚度、高可靠性与低密度的“三高一低”的现代锚杆支护设计理念,显著减少单位面积上锚杆数量,提高支护速度。

2、优选施工机具、优化施工工艺。采用单体锚杆钻机的施工工艺,应根据巷道地质与生产条件选择合适的施工工具,合理安排施工工序,尽可能实现平行作业,可显著提高支护速度。

3、采用快速安装机具与工艺。采用快速安装机具与工艺,缩短每个工序所占用的时间。如采用快速安装器或扭矩螺母,实现搅拌树脂锚固剂、上托板、拧螺母一次完成,大大提高锚杆安装速度。

五、结束语

“锚索组合梁”是当前地方煤矿的新工艺、新技术,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矿井生产成本,在安全上使顶板事故得到杜绝,在当今各监管部门高压监管形势下值得地方煤矿大力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应用
配网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探讨
带压堵漏技术在检修中的应用
行列式的性质及若干应用
癌症扩散和治疗研究中的微分方程模型
红外线测温仪在汽车诊断中的应用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微课的翻转课堂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分析膜技术及其在电厂水处理中的应用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