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医疗救助制度的运行和完善

2018-01-15孔繁芸

科学与财富 2018年36期
关键词:贫困人口宁夏救助

孔繁芸

摘要:医疗救助作为社会救助托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國家全面深化医疗体制改革的进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建立合理有效的健康保障制度,防止“因病致贫、因贫致病”对低收入人口来说尤为重要。在党中央政府对少数民族地区社会救助制度建设的高度重视下,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背景下,宁夏地区大力推动医疗救助工作的开展,并相较西部其他地区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本文基于政策分析的视角,通过对宁夏地区现行医疗救助制度的分析,总结经验和找出问题,积极探索宁夏地区医疗救助制度运行和发展的新举措。

一、宁夏地区经济发展状况及贫困人口现状

宁夏地区位于中国西北地区东部,现辖5个地级市,2个县级市、11个县。2017年宁夏公共财政预算总收入715.65亿元,其中中央财政补助收入298.19亿元,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17.5亿元;公共财政预算总支出1375.94亿元,投入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65.85亿元,占当年财政总支出的12%。常住人口约为674万人,其中城镇人口约为377万,乡村人口约为297万。

截至2017年底,在宁夏11个县中,贫困县7个。在宁夏674万人口中,贫困人口约70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约为23.89万,低保人口约为47万,贫困发生率为10.38%。相较与全国平均水平,宁夏地区经济发展落后,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相当程度依赖中央财政补助贴。贫困县比例高,面积大,且贫困人口困难程度较深。

二、宁夏地区医疗救助制度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2015年11月宁夏地区正式发布实施《宁夏回族自治区医疗救助办法》。同时废止了2009年发布的《宁夏回族自治区城镇医疗救助办法(试行)》和《宁夏回族自治区农村医疗救助办法(试行)》,结束了长期以来的城乡分割的运行状况。

目前,宁夏地区救助对象主要包括:特困供养人员、最低生活保障对象、孤儿、高龄低收入老年人、低收入家庭重度残疾人、重点优抚对象、因病致贫家庭患病人员七类。救助资金来源为中央和自治区财政补助的城乡医疗救助资金、设区的市、县(市、区)按照当年所需的城乡医疗救助资金安排的本级财政资金、从自治区福利彩票公益金中安排的资金、社会捐助的资金、基金形成的利息收入。医疗救助方式采取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缴费补贴、门诊大病补助、住院补助和重特大疾病住院补助等。

自2015年,宁夏医疗救助办法实施以来,资金投入及救助人数分别为:2015年2.23亿,75万人次;2016年3.15亿,74万人次;2017年3.09亿,74.8万人次;

从以上数据来看,该办法实施以来,在医疗救助人数基本不变的情况下,医疗救助金额逐年上升,极大的改善了宁夏地区城乡贫困人口的健康保障状况。但是通过深入分析,该制度作为保障宁夏地区贫困人口基本健康权益的最后一道防线,依然存在一定的制约因素。

(一)救助对象覆盖不全面。

第一、该制度规定的七类救助对象首要条件是具有宁夏户籍。这就使得外来务工人员,及在宁夏区域内发生急重危伤病,需要急救但身份不明确或无力支付相应费用的患者不能得到相应救助。

第二、该制度规定了九类不予救助对象,其中第一类因犯罪、自杀、自残、打架斗殴、酗酒、吸毒等发生的医疗费用、第二类因交通肇事、医疗事故等责任事故发生的医疗费用,存在不合理之处。

医疗救助是政府通过补贴形式对贫困群体的患病人口进行的救助,是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的托底层,起着保障社会弱势群体公平享有医疗服务权利,最终实现底线公平目标的重要作用。在实施中应当以维护贫困人口健康为出发点,一视同仁,不应带有惩罚性色彩。

(二)救助资金来源不稳定

宁夏地区医疗救助的资金主要来源于政府的财政拨款、从福利彩票中抽取的资金、慈善机构、社会组织、个人捐助的资金、各市县本级财政资金。但从实际情况看,由于宁夏地区属于经济不发达省份,经济发展的严重滞后导致各级财政十分困难。在11个县中,有7个贫困县。在贫困地区,大部分县乡财政入不敷出,靠财政吃饭,并面临着较为严重的公共财政危机。而且宁夏本级政府财政本就依靠中央财政资金,公共预算资金收入捉襟见肘,再加上县乡财政收入有限,贫困人口多且贫困程度深,政府对医疗救助的资金投入的可持续性很难得到保障。

(三)救助标准偏低、救助力度薄弱

对于患重大疾病的贫困人口来说,宁夏地区的医疗救助比例最低都能达到50%,听上去相当不错。但是救助资金封顶线较低,同时需要扣除非医保药品价款。对于花费巨大的重大疾病来说,贫困人口的自付金额仍然非常高昂,很可能无力支付。医疗救助制度设计的根本不仅是保障贫困群体的医疗卫生服务的可及性,同时还要注重防止因病返贫。对于重大疾病高额的自付部分,很可能使低收入人口更深的陷入贫困。

三、对宁夏地区医疗救助工作的完善建议

(一)扩大医疗救助对象覆盖面

流动人口及外来务工人员增多,是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之一。以户籍作为医疗救助对象申请条件之一,导致流动人口被排除在医疗救助体系之外。同时,困难人群返回原籍就医,不仅涉及延误病情、危及生命,同时还涉及误工、差旅、食宿等费用。尽快推进“一站式”结算信息平台,通过相关异地就医与结算系统的协调建设,实现各项资源充分对接。同时,信息共享可以兼顾核查患者的身份、针对不同困难程度的贫困人口实施不同标准的医疗救助和大病保险等特殊政策,减少贫困人口资金垫付。

(二)拓展筹集社会救助资金的渠道

当前经济下行压力较大,财政收入增速放缓,政府应在政策、法律等方面继续加大对市场和社会力量的支持,积极引导社会资本融入,可以通过医疗救助的这个平台,加强与慈善事业的联系,吸纳包括慈善捐赠、社会福利彩票、社区基金以及非政府组织捐赠等资金。以减免税负、建立职工互助等方式鼓励慈善捐款,构建多元化的筹资渠道,为社会救助制度的实施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

(三)改进救助措施,切实提高救助标准。

针对自付费用过高的问题,进一步调整医保政策,在扩大医保目录的基础上,加强分级诊疗管理,引导贫困人口尽可能在县乡医疗机构住院治疗,提高实际报销比例,减轻个人负担。

对贫困群众患重特大疾病的医疗救助,降低个人自付比例,按照医疗费用的个人自付总额实施医疗救助,切实提高医疗救助标准,使医疗救助对象的自付费用在可承受的范围之内,让符合医疗救助条件的对象获得充分救助。

参考文献:

[1]郑功成.中国社会保障改革与发展战略,人民出版社,2011)

[2]孟庆跃,秦岚.中国城市医疗救助理论和实践,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7)

[3]凌小丽.全民医保框架下的城市医疗救助研究[J].池州学院学报,2017,31(01):25-27.

[4]李棉管.社会救助如何才能减少贫困?——20世纪末至今的中国社会救助研究[J].社会建设,2018,5(04):23-35.

[5]林义,刘喜堂.《当代中国社会救助制度---兜底与脱贫》人民出版社,2018年版

[6]宁夏回族自治区民政厅网站http://www.nxmca.gov.cn/

该文系中国劳动关系学院研究生科研基金项目18YJS012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贫困人口宁夏救助
由“中华富强”轮失火救助引发的思考
水下救助抢险
宁夏
隐形贫困人口
十八大以来每年超千万人脱贫
宁夏煤电博弈
水下救助抢险
宁夏
要让贫困人口真正受益
临时救助 “善政”还需“善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