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光电对抗技术及其发展

2018-01-15孙琦周盛林

科学与财富 2018年36期

孙琦 周盛林

摘要:电子对抗的发展中光电对方是其中至关重要的构成架构。在军用光电装备不断成熟后,光电对抗所占据的位置慢慢提升,带来的社会影响不断明显。本文先介绍光电对抗技术的组织结构,包括光电侦察、光电干扰、反光电侦察及抗光电干扰等方面;其次站在光对抗、红外对抗以及激光对抗三个视角中通过成熟的技术与经典案例联合,阐述了光电对抗的起源;最后综合性的概述了光电对抗范围的分析热点与未来前景。其获得的结果可为对抗光电技术供需理论参考。

关键词:光电对抗;光电侦察;光电干扰;反光电侦察;抗光电干扰

1光电对抗的技术体系

1.1光电侦察

干扰技术的应用是建立在光电侦察的基础中。光电侦察主要是对敌方辐射或散射的光谱信号展开搜索、截获、测量、探讨、辨别与对光电设备的测向、定位,进一步取得敌人光电设备技术参数、作用、类别、应用途径,同时评估造成的危险性,第一时间供需情报并提出警告。

1.2光电干扰

光电干扰通常是利用特殊的技术方案损坏或降低敌方的光电设备,阻碍其无法正常工作,进一步实现保障自身安全的目标手段,构成光电干扰的架构包括有源干扰与无源干扰。

(1)有源干扰在技术方面也叫作为积极干扰或主动干扰,通过自身的设备技术水平将敌方所应用的波段光波传递回来,针对地方光电装备展开控制或扰乱,有源干扰模式较多,譬如红外干扰机、强激光干扰、红外干扰弹及激光欺骗干扰等。

(2)红外干扰弹成功防止后,可利用本身的红外制导武器实现地位的锁定,确定红外诱饵,使导系统减少跟踪的密度或躲避供给目标。

(3)强激光干扰是利用将强激光能量发射的原理,将敌人的光电传感器或光学系统侵损,影响设备迷茫并无法发挥作用,甚至进行销毁,进一步增强我方武器系统的功能,削弱敌方的作战效果。强激光干扰主要两类组成,分别是致盲低能激光武器和高能激光武器。致盲低能激光武器与高能激光武器。致盲低能激光武器是通过光源点结合材料的功能可达到的效果是损坏光学系统、光电传感器与伤害人眼三方面,称作为“致盲”。

1.3反光电侦察

基于光电系统错薄弱之处,通过敌方的光电侦察状态,使其难以分辨自己所采用的军事实施,所以并无任何收货。反光电侦察通常应用阶段有涵盖两种方式,分别为消极与积极,通常通过伪装与隐身、遮蔽与欺骗等方式。反光电侦察的这三种方式能达到替代应用,理想的伪装與隐身,便于己方目标难以通过光电侦察系统与红外寻的器“看见”;由于实践效果较差,所以通过实现某种隐身程度后,通过欺骗的辅助实现作用;红外烟幕往往需具备吸收红外辐射特征,而布设烟幕的过程中,会影响己方红外系统的视线。

1.4抗光电干扰

抗光电干扰通常是利用光电对抗环境进一步确保己方采取光频谱做出的行为,主要是在己方确定的目标中,应用抗干扰电器、光电防护材料或器材等方法,控制或排除地方发射的强激光或相关的干扰,确保我放光电式设备或作战人员受到威胁的基础。特点是:己不是单一化的设备,是涵盖军用光电系统(比如:激光测距机)中的不同降低干扰的技术与方案。抗光电干扰技术通常涉及两个范围:一是抗无源干扰与有源干扰这类的干扰功率较低的;二是抗有源干扰阶段可达到致盲效果的干扰,针对距离选通、滤光镜、防护与加固技术、全新体制导弹与直接损坏等。

2光电对方的发展趋势

在军用光电技术、微电子技术及计算机技术三大板块的不断成熟,光电制导武器与该配套的光电测量设备技术水平的优化,不管是现阶段还是未来的战争期间,皆为普遍应用的武器,针对核心的军事目标与军用设备均具有威胁性,推动加大对光电对抗技术的研发与提高,在全球范围中的均获得关注。按照现代高新技术的发展与高技术局部需求,可发现光电对抗的未来发展:

2.1多光谱对抗技术广泛应用

光电技术的发展,采用多光谱技术、红外成像技术、背景和目标鉴别技术、光学信息处理技术等全新研发的科技。站在光电对抗范畴中分析,多光谱技术的运用范围增加。多光谱对抗进行光电侦察告警、光电有源干扰与无源干扰、光电反侦察抗干扰的提升,优化了既往的单一波长或单一频段的现状,逐渐往紫外、可见光、激光、红外全光波段为主要发展。

2.2光电对抗手段趋于多元化功能发展

随着光电对抗技术的进步,使得光电对抗装备逐渐丰富趋于多元化、全方面功能性进步。在对波段的侵扰方面,初期的烟幕弹往往遮住的范围较少,仅限于光与距离不远的红外波段,目前可干扰中远红外与毫米波段,推测未来还可干扰气溶胶型遮蔽物,直接发展为微米波波段。从干扰样式中分析,初期运用的有源红外干扰机通常会对调幅式红外制导导弹发挥作用,但现在已经可针对调幅及调频两种模式发挥理想的效果,慢慢可通过不同的模式实现干扰,同时不受距离与视线的阻碍。

2.3光电对抗的全方面一体化与自动化

光电对抗系统的全方面一体化,主要以光学技术、性能强的探测器件、数据融合技术等,有机得到信息,并对数据进行处理同时与指挥共同应用,通过目前的智能技术、专家系统等,实现光电对抗的融合。让其从一个低水平一体化升级为高水平,从片面趋于整体性的发展阶段。最初主要是运用光电侦察告警综合化,紧接着开始结合光电侦察告警与雷达、雷达告警与光学观瞄系统,最终从不同平台取得信息汇总,然后传输于各个平台中实现指挥对抗,通过及时的检测,进一步实现大领域高水平的系统结合。

参考文献:

[1]光电对抗技术研究进展[J].郭汝海,王兵.光机电信息.2011(07).

[2]空间及卫星光电对抗技术[J].白宏,荣健,丁学科.红外与激光工程.2006(S1).

[3]光电对抗装备的分类及其分析[J].董军章,金伟其.光学技术. 2006(S1).

[4]光电对抗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樊祥,刘勇波,马东辉,水心恒.电子对抗技术.20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