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民币国际化战略研究

2018-01-15李培文李玉芬

科学与财富 2018年36期
关键词:人民币国际化战略

李培文 李玉芬

摘要:推动人民币国际化是国际和国内经济健康发展的共同要求。中国国力的提升及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扩大,为人民币国际化提供了契机。人民币国际化是必然趋势,我国应通过人民币跨境流通等渐进方式,积极推进人民币的周边化及区域化,旨在实现人民币国际化。

关键词:人民币国际化;制约条件;战略

人民币国际化指的是人民币成为一种“国际货币”,在国际市场上执行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和支付手段的职能。目前,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已经开始。顺利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可以提高资本配置效率,促进资本流动,有利于国内资本市场良好运行和社会主义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在结算和定价方面,人民币国际化也能增强中国在国际贸易中的影响力;政治方面提升我国在全球地缘政治的话语权。在国际上,人民币国际化必定会有一部分对外经济交易以人民币结算,减少汇率波动风险,降低原有的外汇储备规模,促进世界经济的健康发展。因此,人民币国际化是大势所趋和必然选择。

一、人民币国际化的经济背景

(一)国际经济背景

国际政治经济格局变化带来国际货币体系的激烈变动。19世纪以英镑为中心,20世纪是“美元世纪”,进入21世纪,欧元橫空出世促进国际货币体系的多元化发展。然而,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依然暴露了国际货币体系过分单一的缺陷,为此,国际社会提出了诸多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方向。其中,促进国际储备货币的多元化成为当前推动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重要突破口。人民币国际化开始进程虽起步较晚,但发展潜力巨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指出,当前的国际货币体系已经从以美元和欧元为主的二元体系发展到包括人民币在内的三元体系。

(二)国内经济背景

我国于2009年开始启动人民币跨境结算业务试点工作。据统计,2009年以来我国双边本币互换快速发展,总金额已超过3万亿元。储备货币方面,截至2017年第3季度,人民币储备资产达到1079.4亿美元,占全球已识别外汇储备总额的1.12%。外汇成交额方面,2018年1-10月,中国外汇市场累计成交150.95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去年增长了18%。进出口贸易上,据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18年前三季度,我国货物进出口总值22.28万亿元人民币,比去年同期增长9.9%。可见庞大的外汇储备和人民币支付国际化水平的提高都为人民币国际化提供了坚实的经济基础。

二、人民币国际化的制约因素

(一)中国经济未来发展的不确定性

当前中国经济发展已从高速增长进入新常态,亟待实现经济的软着陆。同时我国人口红利逐渐消失,劳动力和土地等要素价格不断上涨;产业结构矛盾依然突出,部分行业生产能力过剩;持续不断上涨的房地产价格很可能造成房地产市场的泡沫。因此,即使在人民币国际化的大趋势下,我国依然存在着不少内部风险阻碍其进程。

(二)市场与金融体系问题

通过研究国际货币发展的历史进程可以看出,英美日等国家相对完善的金融市场体系为其货币国际化提供了极大的便利。而中国的金融市场起步比较晚,金融体系不健全。我国还没有兼具风险低和流动性好的金融资产供外国投资者购买;股票市场上,短期的股票投机占主要部分,打击了长期投资者的积极性;人民币衍生品发展缓慢,创新不足,投资者无法有效利用衍生品规避风险,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削弱了投资者对人民币的信心。

(三)政府宏观调控与管理

目前,从市场的运营方面来看,我国还没有从宏观调控和顶层设计方面出发为人民币的国际化奠定良好的基础。一直以来,为了减少国际货币市场波动导致的汇价风险影响我国的经济,我国一直采取比较保守的外汇管理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他国家对人民币的接受程度。汇率政策选择上,虽然在2005 年后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管理制度,但是我国仍倾向于较缺乏弹性和灵活性的管理政策。

三、人民币国际化发展战略

(一)推动人民币周边化向区域化发展

人民币国际化可以分为周边化、区域化和国际化三个阶段。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对外贸易的不断扩大、人民币币值的持续稳定、以及中国政府在亚洲金融危机中表现出的高度责任感,人民币的国际信誉大大提高。人民币被作为交易媒介和国际清算手段在周边国家和地区大量使用,在东南亚地区人民币的流通已受到“第二美元”的待遇,一些国家和地区的居民甚至把人民币作为发挥价值储藏职能的货币之一。目前,人民币国际化处于由周边化向区域化发展的阶段,下一步的主要任务应当是扩大人民币在亚洲区域内的流通范围、规模和程度。而推动人民币区域化需要推动人民币跨境流通,跨境流通主要分为出境和入境。人民币出境方式有贸易出境、旅游和消费出境、投资出境和货币互换,人民币入境分为贸易入境、消费入境、银行信用渠道入境和投资入境。

(二)政府推动相关政策的建立与完善

一是高度重视金融监管问题。积极消除金融隐患,加大金融监管力度;健全具有中国特色的金融监管体系,完善现行金融监管机构的设置;既要深化国内金融体制的改革,提升本国金融机构的竞争力,也要循序渐进地适时开放金融领域;还要加强对国际游资的防范與管理,严格监督外资金融机构的经营行为。二是不断扩大人民币结算范围。我国必须不遗余力地推广人民币贸易结算。从跨境贸易使用人民币结算开始,逐渐将我国的大部分对外贸易和对外投资、经济援助等项目转变为以人民币收付和结算。三是适当降低外贸依存度。对外贸易在我国GDP中的比重越来越大。由于外贸依存度偏高,使得我国经济受国际金融危机和个别依存度较高国家的影响较大,导致我国经济抗风险能力不强。因此,我国必须将对外贸易依存度降到合理水平。

综上所述,在当今国际国内政治经济背景下,人民币国际化是世界经济发展必然趋势,国内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目前,推动人民币国际化仍处于初步阶段,我国需要采取循序渐进的方法,先逐步推动人民币的周边化和区域化,同时建立健全相关的金融政策体系,最重要的是推动我国经济的长期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林怡.人民币国际化现状及存在问题[J].时代金融,2018(17):9+14.

[2]丁一真.“一带一路”与人民币国际化发展现状与挑战[J].科技经济导刊,2018(31):180-181.

[3]刘澳菲.人民币国际化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及探究[J].现代商业,2018(28):185-187.

[4]吴飞凡.人民币国际化的可行性分析[J].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2018(04):66-71.

[5]汲东野.人民币国际化仍任重而道远[J].宁波经济(财经视点),2018(09):33-34.

[6]中国人民银行 2018年人民币国际化报告.中国经济研究报告2018年10月12日.

姓名:李培文,出生年月:1997年4月7日性别:女,民族:汉,籍贯:安徽省铜陵县,学历:本科生,作者单位全称:延边大学.

猜你喜欢

人民币国际化战略
精诚合作、战略共赢,“跑”赢2022!
战略
三步走战略搞定阅读理解
战略
论“新汇改”及汇率贬值对人民币国际化的影响
人民币国际化对我国旅游业影响的对策分析
沪港通与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互动机制研究
新常态视角下人民币国际化的影响及发展探讨
人民币汇率改革的“下一步”怎么走
扩大开放是长期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