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有企业重点关键岗位廉洁风险防控体系建设研究

2018-01-15张惠民

中文信息 2017年10期
关键词:国有企业建设

摘 要:十八大以来, 全面从严治党深入推进,尤其国有企业成为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重要阵地,强化国有企业重点关键岗位廉洁风险防控体系建设建设,进一步规范国有企业重点关键岗位康洁从业行为,成为了国有企业安全、稳定、健康、持续、和谐发展的重要保障。

关键词:国有企业 重点关键岗位 廉洁风险体系 建设

中图分类号:D2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7)10-0-01

本文主要是聚焦重点关键岗位的职责及权力行为,突出重点关键岗位廉洁风险辨识与防控工作;主要以“风险管理”为方法和手段,解决“风险来自哪里?”和“怎样防控风险?”两个问题,核心是制约和监督权力行为,通过制定有效管用的监督防范措施,把措施固化到制度流程中,形成周密健全的廉洁风险防控体系。

一、建立重点关键岗位廉洁风险防控体系的必要性

1.重点关键岗位廉洁风险防控体系建设是适应当前反腐形势的重要举措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抓“关键少数”破题,突出“关键少数”这个重点,严明纪律、严格要求、建章立制,不断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作为国有企业,必须紧跟中央要求,针对重点关键岗位建立相应的廉洁风险防控体系,才能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中取得积极成效。

2.重点关键岗位廉洁风险防控体系建设是国有企业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

重点关键岗位集中了很大一部分决策權、管理权和执行权,经常会面临形形色色的诱惑,只有建立健全依纪合法、配置科学、程序严密、运行公开、制约有效、监督到位的廉洁风险防控体系,才能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利用机制从源头上和过程中防范违纪违规问题发生,才能为国有企业健康稳定发展保驾护航。

3.重点关键岗位廉洁风险防控体系建设是国有企业应对市场竞争的必然选择

只有紧盯重点关键岗位,建立严密的廉洁风险防控体系,才能确保企业依法经营和规范运作,才能化解企业内部的不稳定因素,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最终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利于不败之地。一个歪风邪气盛行、腐败问题严重的企业是很难在市场竞争中生存的。

二、建立重点关键岗位廉洁风险防控体系的具体途径

1.动员部署工作

在公司纪委的领导下,成立由纪检监察、党群工作、内控审计、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等部门负责人组成的廉洁风险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纪检监察部,负责协调推进公司廉洁风险防控工作 。公司廉洁风险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定期组织召开专门会议,重点听取一个阶段的廉洁风险防控工作情况汇报,研究部署下一阶段的廉洁风险防控工作任务。

2.梳理重点关键岗位

重点梳理涉及管人、管钱、管物、管审批的重要岗位,这些岗位对国有企业的利益和决策有直接影响。该项工作是识别岗位廉洁风险的基础,只有梳理清楚岗位职责与权力点,才能找准廉洁风险点。

3.准确辨识廉洁风险

查找廉洁风险点是廉洁风险防控的前提和基础。风险点找不准、找不全,建立防控机制就会缺乏针对性、系统性和可操作性。国有企业应按照“找准、找全、筛选、提炼”的要求,分层次、有步骤组织各部门认真查找廉洁风险,做到全覆盖、无遗漏。主要从内部/主观风险与外部/客观风险两个方面进行查找。风险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内部主观风险,指重点关键岗位人员在思想作风、工作作风、道德修养、权力行使等方面可能存在的风险,如:理想信念动摇、政治素质低、独断专行、漠视群众、铺张浪费、权力寻租、职务行为不当等风险;另一类是外部客观风险,指重点关键岗位人员面临的权责分配制约缺失、业务流程缺空、集体决策失范、监控职责虚化、制度有效性衰减、监督管理体制不健全等外部环境风险。

4.评估廉洁风险等级

国有企业重点关键岗位廉洁风险等级评估主要根据三个指标:一是廉洁风险带来的企业财产损失情况;二是廉洁风险发生的概率;三是廉洁发生风险后造成的惩罚情况。把三个指标的单一得分相乘,得到该项廉洁风险的最后等级评分。1-4分为▲级风险;5-11分为▲▲风险;12-27分为▲▲▲风险。其中,▲级风险与▲▲风险由部门直接监督与管控,▲▲▲风险由公司直接监督与管控。

5.制定风险防控措施

在风险识别完成以后,组织各部室针对查找出的廉洁风险制定防控措施,在措施制定过程中主要坚持以下原则:一是必须针对查找出的风险点制定防控措施;二防控措施尽量具体、量化有针对性,便于对照和检查;三是杜绝将禁止性规定作为预防措施;杜绝将预防措施简单地写为落实某某规定,应具体化为工作方法和要求。制定有效实用的措施后,通过倒查现行制度与流程不健全、不合理的地方,将相应的措施补充与固化在制度与流程中。

6.绘制风险管控流程图

组织各部室,根据识别出的权力风险点与制定的防控措施,编制本部室每一个重点关键岗位权力风险管控流程图,流程图中要体现以下要素:一是重点关键岗位全部权力运行环节;二是每个环节所对应的权力风险点;三是每个权力风险点应采取的防控措施;四是实施防控措施的相关记录。

7.发送廉洁风险防控提示书

廉洁风险防控领导小组以日常监督为手段,实时对重点关键岗位权力行为进行动态监控,对处于“宽松软”以及触碰底线的重点关键岗位,及时发送《重点(关键)岗位廉洁风险防控提示书》,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进行提示与预警。

8.廉洁风险防控工作自查

国有企业各部室要按照PDCA闭合循环管理模式,每季度进行一次自查自纠,每半年编写并上报《廉洁风险防控工作自查报告》,对本部室廉洁风险防控工作进行自我评价,找出薄弱环节,通过对重点(关键)岗位的调整、风险点与风险等级的确认、管控措施的完善等,针对性地进行问题整改。

9.领导小组随机抽查

廉洁风险防控领导小组定期组织检查和随机抽查,通过听取汇报、查阅资料、征求员工意见等方式,全面了解掌握廉洁风险防控管理工作情况及效果,指出各部室廉洁风险防控工作中的问题和不足,提出改进意见。

10.考核与问责

把廉洁风险防控工作情况直接与部室负责人个人绩效考核管理相结合,防止廉洁风险防控工作流于形式,对责任不落实,管理不到位,对廉洁风险防控工作出现问题的部室负责人和责任人进行考核与问责,倒逼廉洁风险防控工作落到实处。

11.修订完善廉洁风险防控方案

每年对廉洁风险防控体系建设工作进行总体评估,总结经验和不足,纠正存在的问题,完善工作内容、细化分解措施与要求、增强实效性和操作性。对于风险点查找不准确、不全面的,该调整的调整,该增补的增补;对于风险等级划分不准的进行重新评估;对于权力运行流程、业务流程描述有误或有偏差的,及时进行修改;对于监督管控方面制度不健全、不完善的、措施不具体的,及时修订完善,确保实用有效、科学规范。

结语

国有企业通过梳理和规范重点关键岗位权责事项和授权,查找与辨识岗位权力运行的关节点、薄弱点和风险点,突出重点岗位和重点人员,聚焦重点权力,对重点(关键)岗位制定“个性化”风险防控措施,对重点(关键)岗位权力风险点进行动态监控,通过监督-再检查-再监督,及时纠正防控手段与措施,规范重点(关键)岗位权力运行,增强对重点(关键)岗位监督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实现“不能腐”的管控机制。

作者简介:张惠民( 1964-9)男,汉族,河北保定人,博士研究生,高级政工师,研究方向:党建与纪检工作;现任神华榆林能源化工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工会主席。endprint

猜你喜欢

国有企业建设
国有企业推进“科改示范行动”的实践与思考
新时期加强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的思考
如何做好国有企业意识形态引领工作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新形势下国有企业工会工作的思考
努力建设统一战线学
“五老”说和团促进和谐社区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