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承红色基因 坚决打嬴脱贫攻坚硬仗

2018-01-15赵丕

中文信息 2017年10期
关键词:金寨红色基因精准扶贫

赵丕

摘 要:金寨是安徽省面积最大、山库区人口最多的国家级贫困县。2016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金寨考察时指出,“金寨是中国革命的重要策源地,人民军队的重要发源地。”金寨发挥“两个源地”优势,传承红色基因,走出了一条行之有效的脱贫攻坚之路。

关键词:金寨 红色基因 精准扶贫

中图分类号:D2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7)10-0-01

金寨是中国革命的重要策源地,人民军队的重要发源地。战争年代,金寨境内爆发了商南暴动和六霍暴动,组建了11支主力红军队伍,是红四方面军主要发源地、鄂豫皖革命根据地核心区,安徽省抗战指挥中心和刘邓大军挺进的前方指挥部。10万人参军参战,走出了洪学智、皮定均等59位开国将军,被誉为“红军摇篮、将军故乡”。建设时期,金寨境内修建了梅山、响洪甸两大水库,总蓄水量50亿立方米,淹没10万亩良田、14万亩经济林,移民10万人。因此,金寨成为安徽省面积最大、山库区人口最多的国家级贫困县。

如何打赢脱贫攻坚战?遵循精准扶贫原则,金寨因户制宜、精准施策、精准发力,探索脱贫攻坚机制,创新脱贫攻坚措施,求新求变求发展,走出了一条行之有效的脱贫攻坚之路。

一、更扎实地夯实精准识别的脱贫基础

规范识别。开展建档立卡贫困户“回头看”、精准核查和动态调整工作。全县23 个乡镇1个现代产业园按照“规模控制,群众评议,程序合法”原则和“两评议、两公示”程序,以农户收入为依据,综合考虑农户住房、教育、健康和致贫原因等因素,整户识别了2.92 万户8.34 万贫困人口。

督查纠错。组织对贫困户识别工作督查检查,抽查23 个乡镇的48 个村,针对存在问题的村进行整改,夯实贫困户识别、帮扶措施等基础性工作。

信访查处。对群众举报的有关贫困户识别方面问题,按照“有报必查、有查必果、有错必纠、有责必问”要求,一年来完成扶贫信访调查48 件,其中群众直接来访信27 件,省、市部门交办6 件,县纪委转办11 件,县信访局转办4 件;回复网贴159 件,接待来电或来访咨询200余人次,对贫困户评议不规范、贫困户不符合条件的,督促乡镇按程序重新进行了评议调整。

二、更有效地推动精准发力的脱贫举措

创新实施光伏产业扶贫。通过企业损资40%,政府出资60%,创新“集成式光伏电站+贫困户”扶贫模式,在23 个乡镇建成了1.5 万千瓦集成式光伏扶贫电站,产权集体所有,电站虚拟到户,贫困户入股分红,该县6751户贫困户每年户均分红3000 元。

创新试点“三变”示范农场。引进四川希望集团的德康农牧科技有限公司,率先在梅山镇建成“变资源为资产、变资产为资金、变村民为股民”的“三变”示范生猪养殖场,年出栏黑毛猪1000 头,贫困户通过入股分红增加收入。

创新开展医疗补充保险。出台《金寨县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医疗补充保险试点方案》,按照人均500 元标準由县财政全额筹资基金,对贫困人口医疗费用经新农合、大病保险补偿后,再给予补充报销,最大限度减少贫困户治病负担。2016年380名贫困人口获得医疗补充保险理赔231.2万元。

创新开发精准数据平台。研发精准扶贫大数据平台,为每个贫困户创建“一份情况清单+一个二维码+一套脱贫计划+多项帮扶措施” 管理档案,开通干部结对帮扶手机APP 客户端,使扶贫政策、帮扶措施与贫困户“无缝对接”。

三、更有力地保障精准投入的脱贫资金

脱贫人口实现突破。2016年省下达该县1.68万贫困人口脱贫计划,通过实施十大脱贫工程和十项攻坚举措,当年脱贫4729户18288人,超出省下达计划任务数的8.86%。

扶贫搬迁实现突破。叠加宅基地改革、美丽乡村、移民避险解困、异地扶贫搬迁优惠政策,全县建设310个搬迁安置点,落实易地扶贫搬迁贫困户5708户 20206人,超出省下达该县“十三五”期间搬迁贫困人口9622人任务的110%,有2766户10273 人已经迁入新居。

小额贷款实现突玻。全年发放小额扶贫贷款9427.5 万元,为125个新型经营主体发放贷款8235万元,以经营收益分红、安排就业劳务、反租倒包经营、产品合作共赢方式捆绑帮扶1647户贫困户;为有劳动力、有创业潜力的1193户贫困户,发放贷款1192.5 万元,全额贴息19 万元,购买保险6.156万元,扶持种养业项目10余种。

资金整合实现突破。该县2016年财政增列预算2700万元,整合涉农资金11.27 亿元,按照一切资源资金向脱贫攻坚倾斜的思路,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6.66 亿元,支持农村产业发展1.99亿,支持农村社会事业发展0.8亿元,支持农村生态环境保护1.82 亿元。还建立旅游发展资金2000万元,特色产业发展资金2100万元,项目资金 “形成一个漏斗向下”的整合机制。

四、更强大地聚集精准帮扶的脱贫合力

责任向下廷伸。该县与乡镇签订脱贫攻坚责任书,对两项搬迁等重大脱贫攻坚项目,成立专门机构,具体负责,整体推进。乡镇组建脱贫攻坚办公室,乡镇长专抓。224个行政村都明确了1名脱贫专干,还为每村招聘配备了村级扶贫专员。贫困村派驻了71支213人的扶贫工作队。实现有人谋事、有人干事,传递责任、传导压力局面。

宣传向广延伸。全年召开县委常委会、县政府扩大会议29次,召开扶贫开发工作会议5 次,传达上级脱贫攻坚会议精神;举办副科级以上干部、驻村扶贫工作队长的脱贫攻坚政策知识闭卷测试;开展“脱贫攻坚一线之星”月评选和政府网“脱贫攻坚进行时”月访谈,编制 《脱贫攻坚政策口袋书》,党员干部、贫困户随时对照学习,指导脱贫实践。

督办向实延伸。建立书记县长每月调度脱贫重大项目、县领导每月深入联系乡镇调研脱贫重点工作和县督查办、扶贫移民局定期督查脱贫重点工程的工作机制,通过随机抽查、直奔现场、真督实查、见人见事,共开展脱贫攻坚专项督查30 次,对发现的问题限期整改,推动工作落实。

帮扶向外延伸。开展县四个班子领导帮扶乡镇,县直118个单位、市直19个单位、省直9个单位帮扶11个贫困村,8733名党员干部帮扶到户,每个重点贫困村都有单位联系,每一个贫困户都有1名帮扶责任人。引进实施项目471个,资金7613万元,扶贫慰问644万元。该县还联姻全国十大名村对口帮扶十个贫困村,面对面取经,拓宽思路,复制经验。

该县继续深入贯彻落实精准扶贫开发工作部署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发挥“两个源地”优势,传承红色基因,坚定信念、勇于担当,不忘初心、奋勇前行,坚决打羸脱贫攻坚战。endprint

猜你喜欢

金寨红色基因精准扶贫
金寨翠眉茶品牌形象设计
红色基因融入精准扶贫工作的价值研究
青年怎样传承长征红色基因
幸福金寨
CSAMT法在金寨银水寺地区找矿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