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领导干部要善用调查研究之法

2018-01-15陈立

中文信息 2017年10期
关键词:调研决策领导

陈立

中图分类号:D66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7)10-0-01

调查研究是当今社会认识社会现象及其本质和规律最有效的方法。领导干部不论制定或执行政策,进行决策,还是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首先都必须做调查研究。调查研究是领导干部密切联系群众之途,是成事之基、谋事之道,创新之源,开拓新局面之法。因此,领导干部会用、善用调查研究方法非常重要。

一、调查研究方法对领导干部很重要

调查研究方法一般可简称调查研究。调查研究对领导干部很重要,其作用可以说体现在方方面面,具体来讲主要有:

调查研究是正确地制定和有效执行政策(措施)的客观依据。制定政策和执行政策是各级领导干部的重要职责。要制定政策必须进行调查研究。正确政策的制定一定是以现实的事实为依据,而绝无以可能的情況为根据的,而唯有通过调查研究,才能获得现实情况。毛泽东说,实际政策的决定,一定要根据具体情况,坐在房子里面想象的东西,和看到的粗枝大叶的书面报告上写的东西,决不是具体情况。通过调查研究可以了解现实的情况,通过调查研究能够对即将出台政策与措施的进行可行性分析与论证,通过调查研究跟踪已经实施的政策和措施,可以总结其经验和教训,提高政策的针对性,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政策作用。调查研究不仅是制定正确政策的依据,同样也是准确执行政策的依据和前提。执行政策就是把政策所具有的普遍性(原则)同本地区、本单位、本部门的特殊性结合的过程。而这只有建立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之上。通过调查研究首先把本地区、本单位、本部门的现实情况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弄清楚 ,问题弄明白,然后在此基础上,找准党和上级的路线、方针、政策与本地区、本单位、本部门的实际结合点及贯彻的突破口,并制定相应的措施和方法。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把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执行到位,落实到实处。

调查研究是进行科学决策的客观基础。进行决策是领导干部的又一重要职责。毛泽东曾经说过,领导工作千头万绪,但大事只有两件:一是出主意做决策,二是用干部用人。用人重在激励,出主意做决策重在调查研究。陈云说“我们做工作要用90%以上的时间调查研究情况,用不到10%的时间来做决策。”为什么如此,因为调查研究是进行科学决策的客观基础。领导要做决策、要做正确的决策,首先必须围绕决策的问题或者项目进行调研,通过调研弄清楚所决策项目的内部信息和外部信息,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特别是要调查研究清楚影响项目成功的资源、技术、资金、发展潜力、市场前景等等关键因素,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可靠性分析,只有这样,决策才有可能是成功的,否则,则必然会导致失败。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领导干部所进行的决策往往带有是重大性质,成功的决策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甚至会改变一个组织、一个人的命运,相反重大决策的失败则会带来巨大经济损失甚至会带来灭灾。

调查研究是领导工作的现实要求和科学的工作方法。领导工作有很多特点,但最大的特点是面对实际、领导工作时时处处都要面对客观现实,面对现实情况、面对实际问题、面对现实矛盾、面对现实群众。要有效面对这些现实,并且真正解决问题,必须进行调查研究。通过调查研究把现实情况搞清楚、把现实问题、矛盾弄明白、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解决问题化解矛盾。当前我国已经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阶段,处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时期,领导工作面对国际国内环境更加错综复杂,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出现,往往是老问题没有解决新问题又出现了,问题多发、多变是当前我们工作面对新常态。如何有效面对这一新常态,需要有效的方法。现实的情况是老办法不管用、新办法不会用、硬办法不会用、软办法不顶用。只有一种方法管用,这就是创新的工作方法。所谓创新的工作方法就是通过面对复杂多变问题的调查研究,把面对的问题情况调查清楚,把面对问题的规律研究透彻,最后找到有针对性解决问题办法,开创工作的新局面。因此,调查研究是领导工作的基本要求,也是领导工作的科学方法。领导要时时处处搞调研,经常性地做调研,调研是领导工作新常态,调查研究是领导工作的科学方法。

调查研究是转变党风和学风的重要环节。当前一些党政机关和部分领导干部中存在着党风不正和理论与实际相脱离的学风,突出地表现为教条主义、经验主义、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等不良现象。教条主义是只相信理论,办事说话以经典的理论为依据,而不顾实际情况如何。经验主义的主要表现是只相信经验,轻视理论对于实际的指导作用。官僚主义有许多表现,但最突出的表现是做人摆架子,高高在上,说话官腔,做事是一张报纸、一杯茶、一张嘴,一句话,就是脱离群众。形式主义只做表面文章,不做实际工作,是严重脱离群众的表现。总之,这四种主义都是以脱离群众、脱离实际,以割裂理论与实际统一为特征的。而调查研究的实质就是实事求是,能够很好地把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调查研究是贯彻党的群众路线最有效的途径。因此,领导干部开展调查研究,有助于克服党政机关和党员领导干部中存在的形形色色的官僚主义、形式主义、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是转变党风和学风的重要环节。

调查研究是锻炼能力,造就才能,获得成长提升的阶梯。调查研究对领导干部个人来讲,是锻炼能力,造就才能一条非常重要的途径。如果领导干部坚持经常调研,在调研过程中,必然会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果坚持长期调研,必然会对本地区、本单位、本部门的情况会非常熟悉,对所要解决的问题,必然会非常清晰的思路和对策,如果对某一问题坚持进行追踪调研,日积月累必然会成为某一方面的专家,专家型领导是难得的领导人才,这样必然会得到组织的重用和提拔,如果长期坚持调研,就会写出高质量的调研报告,经常被上级领导和部门参阅、采纳,就有可能会被上级领导所欣赏,从而得到重用和提拔,获得上升的空间。

二、领导干部要善用调查研究之法

调查研究对领导干部的作用非常大。调查研究既是领导工作的重要内容,又是领导工作的科学方法,是领导干部做好工作基本的功夫和本领。领导干部要善用调查研究的方法,不断提高履职尽责能力,提高执政水平,提高提高自身素质。领导干部善用调查研究之法应从如下方面着手。endprint

第一,要选好调研的题目。领导干部要善于从大量的社会现象中选择有价值的调研课题进行调研。党员干部要从大局着眼、全局着眼,紧紧围绕党和政府每一个时期关注的宏观性、前瞻性、政策性、全局性的问题进行调研;要选择人民群众关心的难点、热点问题进行调研;要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情况,选择在自己工作实际中碰到的现实问题进行调研,以便使自己工作有效的开展。

第二,要善于收集到客观、真实的第一手资料。领导干部要走出办公室,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中去调研。为了收集客观、真实的第一手资料,领导干部要多层次、多方位、多渠道地进行调查,在调研过程中要有向群众请教的谦虚态度,又要讲究科学的方法,要根据调研课题选择多种调查研究的方法,同时也需要讲究调查研究的技巧。只有这样进行调查,才能真正听到实话、弄到实情,获得真实、准确的第一手资料。

第三,要下功夫对调查中所获得的材料进行研究,通过加工、提炼、升华等形成一般性结论或对策。研究要在广泛扎实的调查基础上,通过对所获得的材料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认识过程,获得带有普遍性、规律性的认识;通过对调查得来的材料进行统计分析揭示其中隐藏的量的涵义,通过调查得来的材料进行理论分析揭示其中所隐藏的质的内涵,找到所调查问题的本质和规律,从而求得是真“经”。同时要开展讨论,经过充分讨论,反复进行论证,力求使每个参加调研的人员都发表意见,把个人在调查中最深的感受谈出来,特别要注意倾听不同意见,只有经过探讨、争论,才能使观点更加明确,更加接近真理。

第四,要掌握科学的调研方法。做好调查研究不仅要有正确的态度,也要掌握有正确的方式和方法。没有正确的调查研究方法,就不会有成功的調查研究。只有掌握好调查研究的方法,才能完成调研的任务。领导干部要不断地学习现代调查科学中的调查研究方法,同时要积极适应新形势、新情况,拓展调研渠道、运用调研手段、创新调研方式,在具体的调研实践中要学会运用问卷调查、统计调查、抽样调查、专家调查等现代科学技术的调研方法,并成为运用现代传媒新手段、新方法的行家里手,把现代信息技术引入调研领域,提高调研效率和科学性。

第五,要坚持调查研究三大的原则。客观性、辩证性和科学性是调查研究必须遵循的三大基本原则。坚持调查研究的客观性原则,要求领导干部在调查研究过程中,要始终坚持从客观实际出发,做到实事求是,对调查了解到的情况和各种问题,要做到有一说一、有二说二,既报喜又报忧,切实做到不唯书、不唯上、不唯已、不唯利、只唯实。坚持调查研究的辩证性原则,要求领导干部要对所调查的社会现象进行全面、系统、深入进行调研,同时要善于抓住主要矛盾,以便把握所调研社会现象的本质和规律。坚持调查研究的科学性原则,要求领导干部进行调查研究时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指导,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要求领导干部深入学习相关理论知识、掌握社会调查的基本方法以及一些计算机实际操作一些知识等等。

最后,要努力把调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领导干部的调研主要目的是为了制定政策、决策和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这要求调研成果运用实际价值要大。要通过调查研究提炼总结出正确的观点,探讨事物发展的内在规律,最终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和对策。调研是为了取得“发言权”,也就是要通过调研提出对本地区、本部门工作有指导意义的建议,使带有方向性、规律性、指导性的典型经验得以广泛传播,发挥积极作用。endprint

猜你喜欢

调研决策领导
为可持续决策提供依据
人大到基层调研应做到“三不”
决策为什么失误了
调研“四贴近” 履职增实效
2016重要领导变更
脚踏实地扶贫调研
调研
关于抗美援朝出兵决策的几点认识
湘赣边秋收起义的决策经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