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高职院校专业教师教学组织的实践与探索

2018-01-15刘彦芬

中文信息 2017年10期
关键词:提升素质课前准备人文关怀

刘彦芬

摘 要:随着高职院校的扩招,高职院校的学生基础知识水平有所下降,而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专业课程的学习,也为高职院校专业老师的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高职院校的教学工作也应该随着学生的学习能力在组织教学与教学内容上有一定程度的调整。本文通过对学生的了解与课堂组织教学等方面的阐述,对学生学习与教学组织谈几点体会,仅供参考学习。

关键词:课前准备 课程教学 人文关怀 提升素质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7)10-0-01

一、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

1.备课准备

备课是每一个专业教师的基本功,如何备课,如何让基础知识较差的学生也能学会专业知识,并能有一定程度的实践提升,这也是专业老师对于课程内容的把握与课堂教学进度的控制必须要进行的备课准备。不脱离教材的情况下,如何带领学生提高动手的能力。因材施教,也正是专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因学生的接受能力不断调整自己的教学内容的删减过程。新内容、新案例的使用,以便学生更容易掌握课程专业知识。

2.备学生

因为高职学生的特点,对知识掌握不单单局限于课堂知识的讲授,我们要了解高职学生对学科认知特点和规律,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和生活关注点,以及学生的兴趣爱好,甚至于孩子的成长环境也是专业教师应该了解的。对此学生卡片就是一个特别好的辅助工具,其内容也帮助老师对学生课堂表现有一个基本的掌控,尤其是现在单亲孩子的增加,心理问题孩子普遍存在,对学习的厌倦,各种不同经历的孩子对老师的态度是不一样的,对知识的看法也普遍存有差异。所以提前备学生资料卡是一种不错的方法。

二、上好第一课

好的开头就是成功的一半,在课堂教学中,第一堂课要让学生专注于你,就是你在整个课程教学中树立信心的开始。

1.点名策略

我一直认为,学生在与你相处的时间里,更在乎你用多长时间能知道他们在想什么,或者你用多久能一下叫出他的名字,这与你讲课的精彩与否以及学生和你的互动是至关重要的。有多少学生是因为喜欢任课老师而对学科产生了兴趣,点名是与学生认识的主要渠道,而且想办法记住班级里两类学生,一类就是学习特别好的,他们在乎你关注他们的存在与学习的掌握,他们是对老师教学肯定的一个群体,课堂互动就有特别好的效果。另一类就是学习不好,还经常迟到、早退、旷课,让各位老师头疼,但为了出勤到课率不能放弃的一部分。其实这类学生就是因为闲,不学而又没事干的群体,但往往这类学生都有一个“小领导”,好好利用这个小领导,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课程介绍

课程介绍要注意点面结合。重要的是所学课程的教学目标与实现路径。比如课程的考核要求,大多数学生都是为了及格而学,那就告诉学生这门课程的考核标准,出勤、作业、期末考核各项占比多少,如何做这些分值会拿到手。课程教学目标的完成需要学生做哪些功课,课程的主要章节所占课时的分配。这些也是 我们教学过程中内容有所取舍的依据。

3.课堂要求

“有规则、懂规则、守规则”一直是我在教学过程中信奉的教学信条。学生旷课,逃课更多的是我认为学生不懂或者不知道有规则的存在。第一堂课也正是我们专业老师立规矩的时候,要让学生知道在你的课上,有所为,还有所不为,不光要求学生,老师首先要做到。以身作则,言传身教也正是教师职业标准的真实写照。

三、课堂教学的监控与沟通

高职教学不同与本科的研究型学习,高职更注重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提升,所以教学过程中要进行教学重点与教学进度的调整,对于学生的接收能力与掌握知识的多少进行监控与深度的调整,教学要抓过程,教学要求“教-学-做”一体化。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是高职院校教学过程中必须进行关注的,不能只是挂在嘴上。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分层教学,学习能力强的要进行拔高,一般的掌握基本理论的操作,对于最后学习理论吃力的学生,也让他在教学中动起来,做技能操作型的训练。

四、人文关怀在课堂管理上和应用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文关怀提到了一个更高的层次,学生的家庭教育环境直接影响学生的成长和学校的教学水平。育人过程要与马斯洛需求理论有机结合,对学生的尊重、关怀、成长及团队需求,进行有效的课堂内容调整,了解学生学习中的困难与需求,在教学过程中加入人文关怀,关注有的学生喜欢领导团队,有的学生喜欢特立独行,如何发挥每一个学生的优点和长处,不只是辅导员,对专业教师师的教学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五、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老师尤如学生的一面镜子,老师的经历与才华直接影响学生对老师的仰慕程度,所以老师在经历不多或者社会经验较少时,要不断地提升自己的途径就是多读书、读好书。丰富自己的阅历,提倡假期进行企业顶岗学习,要想教好学生,老师首先要先做到有知识,有经历,有能力进行高职教学的要求。鼓励老师多方面学习,这样在教学中才有说服力,自身做学生最好的榜样。

高职院校教师组织教学及课堂掌控已经成为高职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也关乎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如果不能做研究型就做技能型,这也是高职院校培养社会需求人才必须要提到教学改革日程上的必修课。随着社会岗位细分对人才的分类需求,也对高职院校教学改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职院校也必须在自身专业的基础上做好这一准备,为社会培养有能力,有担当的技能型人才。

参与文献

[1]王福军.高职院校實践教学环节考核方式创新研究[J].2016年10月

[2]吕阿杜;梅创社.高职院校课堂教学管理的思考[J]机械职业教育.2013年6月

[3]高职院校教学管理改革创新研究.百度文库.2016年11 月

[4]江静岚.关于规范高职院校教学管理的思考[J]广西教育.2013年第三期endprint

猜你喜欢

提升素质课前准备人文关怀
如何创设高中物理高效课堂
浅论新课程下化学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
重视数学思维培养,增强思维的敏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