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今农村学生价值观问题研究

2018-01-15刘峰源宋付林蒋志超

中文信息 2017年10期
关键词:农村学生价值观研究

刘峰源+宋付林+蒋志超

摘 要:当下,很多农村学生不爱学习,不主动学习,主要原因,是其价值观发生根本偏移,其根源主要表现在:学生大量涌进城镇,缺乏监管;“读书无用”思想泛滥,学生缺乏学习动力;“急功近利”之风的侵袭,让学生只注重结果,不注重过程。为此,如何及时找到转变其价值观的良策,以纠其偏差,就成了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首要问题之一。

关键词:农村学生 价值观 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7)10-0-01

从我县五千多名中小学生的问卷调查中,有61.3%的学生不爱上学,部分厌学情绪极为严重。为何会这样?原因是多方面的,从表面看,可能有:父母溺爱,教育偏失;见硬就缩,知难而退;习惯不良,方法不当;基础不实,自暴自弃 ;早熟早恋,分心分神; 还有老师水平不高、态度不端等等,但笔者作为一名多年从事农村德育工作的一线教师,通过大量调研,发现学生不爱学习的根本原因,是其价值观发生根本改变,具体表现在:

一、进城读书缺监管

多年来,国家一直寻找一个让所有孩子都能享受优质教育资源的平台,五年前,我县将380多所学校合并为180多所,将更多的优质资源集中到县城和集镇。为了望子成龙,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家长不得不把孩子送到乡镇或县城去读书。这样,学生原来在本地读书,吃住不掏钱,放学后,还能帮家里做些力所能及的事。现在,不得不租房,不得不再耽搁一个成年劳动力陪读,靠天吃饭的村民,没钱就只有出去打工。有些家庭,男人出去挣钱,女人进城管孩子,变成“两忙”女人,一手刚给娃弄到吃上,一脚就踏进了麻将堂子,为了不影响搞赌,有时孩子就让堂子老板接送,她们不但照顾不了孩子,最后还给男人留下一屁股赌债。有的父母双双外出挣钱,把孩子留给上年龄的爷爷、奶奶。有些家长甚至不愿意开家长会,有的家长甚至只问寄宿生生活补助、精准扶贫款发了吗,也不问孩子在校的学习、表现,试想,孩子在这种放任自流,缺乏监管或监管不到位的环境中,怎爱学习?怎能主动学习?集中优质资源的教育政策,产生出三个恶果:一是增加了村民的经济负担。二是孩子缺乏监管或监管不到位,导致经常上网、蹭网。三是培养的孩子自私,不体谅父母劳动的艰辛。

二、“读书无用”钩生魂

近些年,伴随着高昂的大学学费与低迷就业的双重压力,新的“读书无用论”开始在农村及小城镇悄无声息地蔓延,正在挫伤乡亲们支持子女读书考学的积极性,那些没有坚持让子女读书而让其外出打工的,不少已有了不错的收入,那些全力攻孩子上学的家庭,反成了村里的困難户。赵长明家因供两兄妹念书,没能摆脱“因教返贫”的厄运,还居住在破败不堪的老屋。相反,桥头乡余家村有一家,孩子辍学,父子三人年年外出打工,每年能挣一、二十万回来,新盖楼房铮亮,全村人都眼热。“不读书照样可以混得好”的佐证比比皆是,现在“混”得最好的,赚钱多的,反而是哪些当初成绩差的,不爱学习的,因为他们敢闯、胆大。慢慢地,人们形成了这样的共识:让孩子出去打工会带来更直接的经济收入,最后造成学生轻视教育,学习意识淡薄,成绩不理想,进而又导致较低的大学入学率,反过来让家长失去信心。如此恶性循环往复,越愚越穷,越穷越愚。深受这种环境影响,学生不爱学习,学校教育显得苍白无力。这种现象叫 “2+2=0”,学生在学校接受两学期的课堂教育,回家接受两个假期周围环境影响,让老师的教育成果归零。周围环境的消极影响,让学校教育常常显得“徒劳”。“不读书照样可以混得好”的长钩已钩走了山村孩子的魂,他们虽坐在教室,眼睛却盯着窗外。这样,农村教育就走进了“打工男,打工女,打工男女生男女,生下男女再打工”的怪圈里。

三、“急功近利”大染缸

“一切向钱看”的思想,正侵蚀着国人的灵魂。很多人都不愿不付出,却想一夜暴富。很多经商的,不是假药假酒假食品,就是坑蒙拐骗谋歪利;很多手握权柄的,依靠国家赋予的权力,吃拿卡要敛歪财;很多无业的,不凭体力去谋生,而去贩毒设赌与碰瓷。一句话,如何快速把别人的钱装进自己的兜里,一夜暴富。在这种“急功近利”染缸的浸染下,“只要结果,而不愿付出”就成了当今学生的普遍学习风气。很多学生不看书,不听课,不学习,为应付老师、家长,作业只好抄抄抄,考试只好照照照,很多已用手机扫描,取代当初落后的“左顾右盼”与“夹带”。他们想,与其耽误十几年,考不上学校去打工,还不如现在出去就挣钱。一来可以不花钱,二来可以手头阔。辍学二年后重返校园,最后考上成县师范的小米心情五味杂陈,上初一那年,他15岁,一学期之后,原本学习成绩处于上游的他,看着外出打工的村里人都挣了钱,外面“自由自在”,回家“西装革履”。与另一要好的同学商量之后,一起辍学,外出打工了。两年的时间里,他早起睡晚,什么都干过,经常做的焊接工作让他眼睛灼痛。第二年冬天的一天上午,忽感眼睛疼痛难忍,却没有得到师傅准假,收工后,他一个人在空旷的河滩上大哭了一场,“苍天无眼,敢问路在何方?”回想打工生活没有换来想象中的财富与自由,这个男孩开始后悔“当初草率的冲动”。 重新审视现实之后,义无反顾地回到了学校,他返校后,珍惜每一堂课,珍惜每分每秒,三年后如愿考上了师范,最后端上了“铁饭碗”。 能像他一样先打工,再返校考上中专或进入大学的人,属九牛一毛。与小米同样辍学而未返校的其他人,则依然漂泊各地,依然追寻着那个永恒的“打工梦”。只顾眼前,不顾长远的后果是,中国出了一大批无知的文盲、半文盲,或有知识无学问的“暴发户”,他们虽腰缠万贯,但不搞慈善、不做公益,抱着炙手可热的钱,不是过着奢侈颓废的生活,就是为子孙打着万年的基业。

四、成因及解决对策

1.“优质资源” 一刀切的问题是领导工作漂浮的结果。对上面的文件精神没领会,对下面的实情不调查,做出的决定悖民意。教育部部长袁贵仁指出:“我国推进教育公平将主要围绕缩小‘四大教育差距,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从严控制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撤并行为”。从“讲话”中,我们可以找到解决“优质资源” 一刀切的三条路子:一是不能简单的撤村并校,而是要合理布局学校,该撤的撤,改增的还要增。二是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网络化,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以解决我国城乡学校之间的差距。三是制定教育重心从城市向农村倾斜的政策,让农村孩子在农村呆得住,让家长放心,让老师乐意进村不进城。最终,让孩子在家长的有效监管下读书,才能减小学校教育的压力。

2.“读书无用” 是我国社会当前功利化的产物。功利化又导致了庸俗化的困境,这不仅是表现为人们物质生活的庸俗,如大吃大喝,追求感官刺激和肉体快感等,竞争只遵循“利益最大化”,而忽视法律、诚信、质量等准则,必然使整个社会陷入经济逐利的泥潭,从而引起青少年思想和行为的极度偏差。为此,应在品德课、升降旗、校园文化橱窗等场所加强学生的理想教育,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幸福感,培养其健康的心理素质,不被眼前利益蒙蔽,只有学到更多的知识,才能给人类带来更大的利益,才能实现个人最大价值。最终消除有钱的孩子依恃老子有钱而不学习,无钱的孩子因想有钱而辍学打工等不健康的观念。

3.人们为什么急功近利,“一切向钱看”?因为“有钱能使鬼推磨”,有钱就可以穿名牌、住高楼、坐豪车。有钱可以让上不了好学校的孩子有铁饭碗。 “一夜暴富的唯一出路,是走歪门邪道,坑害别人。为此,首先应加强对歪门邪道的打击力度,就能让青少年及早知道不走正道迟早会付出惨重代价。其次、尽快规范大学生的就业渠道,让技能型优质大学生搞科研、干事业,让技术型高职大学生搞技术、出产品,以改变每年几百万大学生无处就业,而企业,工厂急缺几百万专业人才的供求怪状。让广大中小学生认识到,只要上大学,就能有出路,以增强他们的学习动力。再次,眼界的高低决定一个人一生不同的成就,开阔眼界,将来才会有大作为,大手笔,坐井观天只能故步自封,只有先着眼于现实,再放眼于未来,才可以走出最最辉煌的人生。endprint

猜你喜欢

农村学生价值观研究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当农村孩子遇到语文导学案
价值观就在你我的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