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认知学徒制在汽修专业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18-01-15黄承程

中文信息 2017年10期
关键词:汽修专业应用

黄承程

摘 要:知学徒制在教育领域中应用广泛,且已取得了可观的成效。汽修专业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专业,需要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认知学徒制契合汽修专业的人才培养标准。本文主要探讨认知学徒制在汽修专业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认知学徒制 汽修专业 应用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7)10-0-01

汽修专业是一门实践操作性极强的专业,中职汽修专业的培养目标是高级技术人才。在现代汽修专业教学中,学徒制的应用由来已久,但是由于传统学徒制自身的局限作用,学徒制在汽修专业中的作用无法充分发挥。认知学徒制将传统学徒制方法中的核心技术和学校教育高效结合起来,其在中职学校汽修专业中的应用效果较传统学徒制而言提升很多,有助于汽修专业学生实践操作技能的提升,更为中职汽修人才的培养提供了一种新模式和新思路。

一、认知学徒制

美国认知科学科林斯和布朗从人类学家莱弗关于传统手工学徒制的研究中受到启发,结合学校教育中注重认知能力培养的特点,于1989年提出了认知学徒制理论。认知学徒制是指将传统学徒制方法中的核心技术与学校教育结合起来,以培养学生的认知技能。在此过程中,学习者通过参与专家实践共同体的活动,进行某一领域的学习。它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教学模式和学习环境,能够促进学习者高级思维技能的获得和知识的迁移。认知学徒制理论聚焦内容、方法、顺序、社会性四个维度,每个维度又有相应的设计原则,领域知识、启发式策略、学习策略、控制策略是内容维度的设计原则,示范、指导、清晰表达、构建脚手架、探究、反思是方法维度的设计原则,顺序维度的设计原则是多样性递增、复杂性递增、全局技能先于局部技能,社会性维度的设计原则是内部动机、竞争、合作、实践共同体、情境学习。认知学徒制理论自提出以来,在国际范围内产生了重大影响,在多个领域内得到广泛应用。就认知学徒制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而言,它被广泛应用于学科教学、师资培训、职业教育、网络教学、远程教学之中。

二、认知学徒制在汽修专业教学中应用的重要性

认知学徒制改造了传统教学的组织形式、教学方法、物质设施、组织形式和评价标准等多个方面的内容,克服了传统学徒制中学校教育与情境脱离以及专家思维不可视的缺点,将学徒制有效地和学校教育相结合,学习者能够参与专家实践的真实情境,从而学习者的问题解决能力、高级思维能力等认知技能得以培养。当前,认知学徒制是中等职业教育的应用趋势,能够有效消解普通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之间的对立关系。汽修专业是中职学校的热门专业,同时也是教育部实施的技能紧缺人才培养工程的重点专业之一,中等职业学校的培养目标是高级技术人才,汽修专业是一门实践操作性极强的专业,相关理论知识的学习离不开实践操作。认知学徒制在汽修专业教学中的应用,不仅为汽修人才的培养提供了一种新模式,同时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专业水平。

三、认知学徒制在汽修专业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综合认知学徒制内容、方法、顺序、社会性四个维度的内容及其设计原则,认知学徒制在汽修专业教学中的应用,不仅要为学生设计科学的理论学习模式,更要为学生提供校企合作式的实践模式,给学生提供参与专家共同体活动的机会。

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专业实力

强大的师资队伍是保证认知学徒制在汽修专业顺利应用并取得良好效果的重要举措。认知学徒制在汽修专业的应用,不仅需要学校为学生提供优秀的实习企业,为他们提供参与专家共同体活动的机会,同样也需要理论知识扎实、专业技能过硬,并且能够熟悉应用认知学徒制的优秀教师,这样以来,学生才能够将汽修专业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融会贯通,才能更好地用理论知识来指导、解释实践操作。因此,加强汽修专业师资队伍建设,引进精通理论和实践知识,并能熟练应用认知学徒制模式的人才非常重要。

2.建立校企合作的实践模式,给学生提供参与专家共同体活动的机会

认知学徒制在中职汽修专业教学中的应用的重要前提就是建立校企合作的教学模式,唯有如此,学生才能真正与社会衔接起来,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也才会更上一层楼,这也是在汽修专业中实施认知学徒制的重要举措之一。建立校企合作的实践模式,首先学校就需要选择运行优良、具备一定规模、技术实力强,且具有社会责任感、能够认可并有效实行认知学徒制的汽修企业,并与其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这是开展认知学徒制的基础与关键。另一方面,学校的专业课程设置要与企业的实践安排形成优势互补之态,这样才能让学生以理论指导实践,再从实践中走进理论。再者,在校企合作实践模式下,学校与企业的人力资源需要相互整合,学校可以聘请企业的优秀技术人员来校教学,以他们自己丰富的实践经验来丰富专业课程理论教学,提高教学成果的输出率。对于企业来说,也可以聘请学校的优秀教师来企业开展讲座或讲习班,提升企業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完善企业人力资源结构。

3.重新设置专业课程体系,以科学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培养技能

重新设置汽修专业课程体系是认知学徒制在中职汽修专业应用的又一重要举措。汽修专业的学生不仅需要充足的实践机会,更需要理论知识来支持实践操作。只有兼备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的学生才是社会真正需要的汽修人才。因此,在校企合作的基础上,学校为汽修专业所设置的课程需要与企业的实践内容达到互补之势,可以按照企业的技术和实践操作安排专业课程学习,这样可以增加理论知识的实用性,发挥理论教学的优势。另一方面,汽修专业的专业课程设置也不能脱离教学目标和教学计划,在教学方法和教学顺序的安排上可以适当参考认知学徒制的设计原则。

4.建立科学的考核方式,合理评价学生的实践活动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因此,课程考核方式也需要做出相应的改变,改变以往的结果性评价模式,采用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并将学生的实践表现、平时上课表现等与考试成绩相结合,在此基础上参考国家职业标准、行业标准以及企业的相关标准进行考评,对学生做出综合性考评,确保考评的公正性和准确度。

结语

认知学徒制是对传统学徒制的一种革命性突破,在汽修专业教学中的应用能够有效提升教学效果,促进汽修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和理论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邵国锋. 中职院校汽修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探究[J]. 科技与企业, 2015(22).

[2]谢政权, 肖子蕾. 浅析现代学徒制在汽车检修专业教学模式中的应用[J]. 电子制作, 2014(3).

[3]张冉, 温云芳.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在高职汽修专业中的应用研究[J]. 工业技术与职业教育, 2016, 14(3).endprint

猜你喜欢

汽修专业应用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中职汽修专业微资源建设的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