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民间艺术与旅游事业比翼齐飞

2018-01-15栾瑞敏

中文信息 2017年10期
关键词:旅游事业民间艺术发展

栾瑞敏

摘 要:民间艺术是人类文明的重要传统和创造之一,它与现代社会文化之间保持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包括旅游文化。本篇文章的主题是发展民间艺术,促进旅游事业的发展。要思考这个方面的问题,我想我们就应首先挖掘两者的本质特点,提炼两者的共通之处,找出两者的内在联系,然后才能互动互助、协调发展,从而促进民间艺术和旅游事业的双向繁荣,为社会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关键词:民间艺术 旅游事业 发展

中图分类号:F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7)10-00-01

从文字层面上,我们就可以看出民间艺术一词是由民间(FOLR)和艺术(ART)两词拼组而成。民间,往往被理解为农民,牧民和手工业者眼光探索下的客观世界;穷乡僻壤里未经受过政治教育的、土里土气的平民劳动者及其人情世态。因此,民间艺术的风味和特点。往往稚拙、天真或者鲁莽、辛辣,并受当地的习俗和人文环境的影响,呈现出浓郁的地方特色。而这种特色一旦传播开来,宣传开来,必将带给人一种极大的猎奇性和观赏性;旅游事业是其实也是如此,人们之所以远道千里,慕名而来,是因为到此处可以看到使自己新奇的景色,可以看到与自己日夜休戚的家居处风格别异的美境,也就是说,是可以来欣赏这儿美丽、独具韵味的地方特色。然而并不是每一处地方都可以成为旅游景点的,也并不是每一个村舍都可以成为人们向往的山庄,只有当自然的钟灵奇秀和历史人文的沉淀,带给人一种美感时,人们才会向往它、追求它。这种自然和人文同样是一种艺术。因此,我们不难发现,地方特色和艺术是民间艺术和旅游点的两个基本的共通处,这就使两者的互动有了根本的依据。

那么,民间艺术如何才能促进当地旅游事业的发展呢?

几乎每个出外旅游的人都会有这样一种体会,那就是,当我们流览于一方景地时,都想买一些当地有特色的纪念品,以永保纪念。然而待到辛辛苦苦的把这些小民艺品带回家后不久,却发现这只是仿效别的一些地方的民艺品而变相复制的商品而已。应该说,一个地方的民间艺术是这个地区人们的共同审美心理的反映,它是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和社会生活环境中逐渐形成的地方特色。地方特色在民间艺术中应该是至关重要的灵魂,但是这灵魂在农民有些自己出售的一些手工艺品中已经有相当一部分失去了。原先流行于四川成都一带的双轮纸风车,不到一年的时间,已经流行到陕西、河南一带。不到二年时间,在江苏、徐州、连云港、南京、苏州一带辗转开花。在洛阳、西安带的旅游景点,还出现了时髦的题材大熊猫。试想既然许多地方有了同样的东西,何必一定要劳神跑到这儿来看呢?

把民艺作为旅游资源的一部分,同样也是促进民艺与旅游双向繁荣的一个重要举措。像一些有条件的地区,可以搞个小型的陈列馆,搞搞工艺美术售品部,将代表我们地区的民间艺术品陈列起来。老的、新的、传统的、现代的。通过这个小型陈列馆,我们大可以了解到这个地方特有的风俗民情,小可以管窥到这儿人们的生活起居,这本身就是一处极有地方风味的風景,从另一种意义上说,也就成了一部分有价值的旅游资源。

值得一提的是,要把本地的民间艺术变成一种旅游资源,办售品部也好,首先应搞清家底,搞好普查。这就需要我们文化工作人员付出艰辛的劳动。日本老一辈的民艺家外村吉之介,曾在一本书中介绍我国江南“老虎灶”上一件木制的水舀子,他认为是最合理的汲水工具。只有宣传出去,才能为众人所知,才能为社会所承认,也最终才有可能变成一种可资利用的旅游资源,这同样需要文化工作者的努力及有关部门和广大民众的群策群力。从另一层含义上说,就是民艺的地方特色和艺术特色发挥出来,经过系统的整理并展出后,它就会转化为一种旅游资源。像我们高密,就是闻名中外的“民间艺术之乡”。剪纸、扑灰年画、泥塑是我们的民间艺术“三绝”,为了让家乡人民更深刻的了解自己的优良传统,让外面的世界更好的认识高密,我们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文化工作者的辛勤努力下,建起了高密民间艺术馆。既有利的保护了高密特有的民间艺术,也吸引了众多人们的视线,有效地宣传了家乡璀璨的艺术之花。聂家庄泥塑艺人名传千里,齐秀花、范作信家喻户晓。剪纸艺人宫浩荣又在文化部门的努力下,走出国门,参加了“99中国巴黎文化周”活动,精湛的剪纸技艺,引得无数观众“竞折腰”。一时间,高密民艺再度声名鹊起。许多人更是慕名前来高密,一睹高密民间艺术之乡的风采。这样的事情还有很多,所以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下,高密的民艺始终有一条健康有序的发展轨道。

既然民间艺术可以成为旅游事业的一枚基石,那么旅游业同样可以成为民艺的开拓者。旅游扩大了对外交流,提高了本地人们对自己的这些艺术品的认识,也吸引了外界对这些民艺品的关注,从而将民族的变成世界的,这无形当中就会提高民间艺术的价值,使民间艺术的生命力得以延长。

旅游景点是要有特色的,只要有特色,才能吸引人们的目光,牵引人们的脚步。所以,在一个地区要发展本地的旅游事业,不仅要挖掘本地的美,更重要的是挖掘本地有特色的美,在这一点上,我们民艺的独特性,就很能满足旅游业的需要。倘若有资可用,旅游部门就可以调动自己的资金优势和宣传优势,并发挥自己的广范视野优势,为本地的民间艺术提供一个良好的生存和发展氛围,同时也为自己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但一旦旅游业把民间艺术纳入自己的视点和运作范围后,我想,我们应特别注意一点,那就是“商品化”带来的污染。“商品化”的污染在于牟利心切,出现了内容题材上的丑陋和制造的粗糙以及相互模仿诸现象。自然,民间艺术本身的内容题材是十分庞杂的,所谓“精华”和“糟粕”共存,“良莠不齐”、“鱼龙混杂”。我们所宣扬的民间艺术应该是能显示民族的智慧、是健康、活泼,有生命力的审美情调的体现,但有时旅游业在商业利益的趋使下,为了迎合外国游客的“猎奇”心理,产生了一些以丑为美的恶劣现象。譬如连农民自己都不穿的绣有“八卦”的背心,也被当作民艺品成为招摇的货色。毫无疑问,它足以把民间艺术喷涂上怪诞的色彩。

总之,民间艺术和旅游业是相互独立的,但在某种条件下,又是可以相互统一、相互服务的。在这种服务中,有一个前提应该坚持,那就是健康和特色。谁也不应该为迎合谁而扭曲一些东西,否则,只会昙花一现,而失去永久的芬芳。坚持了这个前提,我相信,在有关部门的默契配合下,伴着国民素质的提高,让民族的变为世界的,让世界的滋养民族的,中国的民间艺术和旅游事业必将出现一个繁荣发展的良好局面。endprint

猜你喜欢

旅游事业民间艺术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首届湛江市民间艺术大师颁证
学讲话谋发展创新我市旅游事业振兴新模式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
畲族民间艺术述论
喜闻乐见的民间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