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图书馆数字资源加工机制初探

2018-01-15夏子麟

中文信息 2017年10期
关键词:数字资源图书馆

摘 要:随着技术的不断更迭,图书馆数字资源的增加使得加工工作有了更多的选择空间。对数字信息的加工需要根据图书馆的实际任务、规划等情况指定恰当的加工系统,以此达到数字资源的有效配置。本文将会对图书馆的数字资源加工做简要的阐述,并详细探讨数字信息资源的加工原则以及实施策略,期望能够为图书馆的数字资源管理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图书馆 数字资源 加工机制

中图分类号:G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7)10-00-01

一、数字资源信息加工概述

数字信息资源是将以图像、音频、动画等形式存在在非纸质载体上并通过终端设备来实现的信息资源。对于数字信息资源的加工主要涉及到以下几个过程:首先,对印刷类的纸质文献通过相关的技术设备完成数字化的工作,比如光学识别、扫描等形式来进行。第二,对数字信息资源的整合过程中,需要对资源根据不同的特性进行分类并加引。第三,数字信息方面的描述会通过利用元数据等技术来完成。第四,数字信息需要经过构建数据库、制作网站内容、存储数据等流程完成组织工作。以上四个过程相互联系,共同形成一项全面且完整的数字信息加工体系。

二、数字信息资源加工的原则

1.针对性原则

图书馆内部的信息资源种类繁多,因此在整理过程张需要根据实际的需要来进行整理,针对性的设置类别,争取形成层次少而精的模式。一般的,保持6层以下的类目比较适合当前人们的需求,这不仅是对信息资源实用内容的提取,也是满足不同用户需求的技术加工手段。

2.时效性原则

数字信息资源的加工必须根据当前时代背景下的需求做相应的调整。信息的更迭日益加快,其时效性可以说是数字信息资源进行加工的精华所在。知识可以通过分割重组的方式,不断提高其时效性的效益,以此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

3.标准化原则

对数字信息资源实现科学管理以及系统性的建设过程中统一的标准是必不可少的因素,如果没有形成统一的规范制度,那么对电子信息的共享也无法实现有效的整理。电子信息资源具有多项标准,其中涉及到软件、硬件、数据库等多方面的标准化体系。因此在数字信息加工开发的过程中,需要在满足国家对相关体系的标准要求情况下,根据行业的要求制定统一的数据格式、标应方法、检索语言等标准规则。

4.智能化原则

随着时代的更迭以及技术的进步,智能化趋势必然会成为时代前进步伐的重要方向,而图书馆数字信息的加工也离不开智能化技术的支持。智能化的趋势不仅是当前时代发展下社会进步的需要,也是图书馆自身不断探索的发展产物。很显然在知识的组织过程中加入智能化的方式具有多样化的选择,这些选择不仅有当前不断变化的智能化技术所决定,对于图书馆工作者的实际工作程度也息息相关。目前,使用较为广泛的是超文本方式以及专家系统,这两种智能化的趋势是影响较大的模式,也是在图书馆信息资源加工过程中主要选择的两种智能化模式。

三、数字信息资源加工实施策略

1.分布实施

图书馆在对数字资源进行加工的过程中首先要打好基础在进行开发,加强表层的建设再进入到深层次的阶段进行。一般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我们主要分为三个步骤:首先。建设相应的电子目录并实现系统的检索功能,为图书馆信息资源实现全面数字化做好亲戚的准备,这一步在很多单位也得到了很好的落实。其次,根据图书馆用户群的需求,采取针对性的方式,将海量的分散性资源进行整合和雨花,形成一项系统分层清晰且全面的信息资源体系。另外。图书资料的数字化也是图书馆信息资源加工的重要内容。数字化的信息主要包含了文字、图像、音频等形式,人们通过先进的信息技术对所得到的数字信息做进一步加工、转换、传输等二次开发工作。虽然信息资源的种类繁多,但是只有将海量信息中的价值揭示出来,让杂乱无章的信息能够得到有序的整合,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信息的自我价值并提示图书馆资源的利用率。

2.分块实施

为了对数字信息资源实现全面的开发,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来完成。因此,为了更好更快的提高信息资源的加工水平,需要根據图书馆自身的情况来做分块实施,根据数字资源中的构造进行开发,实现树形结构的整理。基于这种结构可以将各种类型的知识点整理在一起,比如以目录的形式来实现各个知识点联系的关联树,而每个关联树的节点便会体现出具体的知识点信息,每个结点之间的联系也就更加清晰。

3.先静态后动态

一个完整的系统涉及到大量的元素,包含了声音、图形、文字、动画等多种媒体形式。系统的开发和完成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过程,而需要长期的积累和完善才能完善。因此在系统开发初始阶段需要从静态的内容开始,从文本到超文本再到主页的路径来实现系统各个节点中的内容与功能,并在加工过程中不断的探索与优化,抓紧形成一项动态化的智能系统。

4.先单向后双向互动

图书馆在对馆内信息资源进行加工时大多使用单向化的模式。根据现有的信息资源进行整合,给用户提供数字文献与数字信息的支持。随着对数字化信息系统的开发流程进一步深入。在社会高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图书馆的资源体量规模在不断的加大。基于当前时代个性化的需求,图书馆数字资源的加工机制逐渐从过去的单向机制往双向互动性的机制转变,根据读者对资源的需求呈现不同形式的数字化形式,向用户提供一次文献、二次文献以及三次文献等高次文献的服务,在加工过程中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上都处于较高的水平。并且在使用时拒用较强的互动性,对于图书馆资源的进一步优化有较大的帮助。

结语

随着信息资源的不断增长,图书馆对信息资源的加工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选择加工形式上也有了更多的选择空间,为更好的适应时代的发展以及用户的需求,信息资源加工形式未来的进步将会面临更多的挑战。信息数据是时代发展的宝贵财富,无论是社会的发展还是人们物质文化的需求方面,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图书馆作为公共类的知识交流机构,需要对数字资源的加工机制做出深入的探讨,相关的加工人员需要不断的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深入挖掘加工的数字资源,形成全面且系统的加工体系,为图书馆的健康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参考文献

[1]苏新宁. 大数据时代数字图书馆面临的机遇和挑战[J]. 中国图书馆学报,2015,06:4-12.

[2]梁茹,李建霞,刘颖,刘云,孙晓星. 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综合服务能力评价[J]. 大学图书馆学报,2015,02:38-46.

[3]白苏红. 基于众包的图书馆数字馆藏建设模式研究[J]. 图书与情报,2014,03:134-136.

作者简介:夏子麟,女,汉族,(1985-11-1),四川德阳人,本科,研究方向:图书馆管理。endprint

猜你喜欢

数字资源图书馆
图书馆
美术教科书使用应把握的几个视角
图书馆员新角色
评价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综合服务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