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思维导图让英语学以致用

2018-01-15李健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17年12期
关键词:台阶语篇导图

李健

思维导图是一种将放射性思考具体化的图形思维工具。应用思维导图进行语篇阅读教学与传统的师生问答式教学不同,它体现的是以学生为主体。它不仅可以提高教学效率,而且还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本文分析了思维导图作为助手、支架、台阶在小学高段英语教学中应用的优势,并结合教学实践,通过具体的教学案例探讨了思维导图在语篇阅读教学环节中的应用。

1.学生理解语篇内容的助手

首先,教师引导,搭建思维导图。学生初次接触语篇时,为了帮助其从整体上理解语篇内容,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可以利用文章插图进行提问、预测。为了引导学生搭建思维导图,首先应先让学生思考他们想从语篇中获取哪些信息,即看到插图可以提出“Who, Where, When, What, Why, How”等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然后带着任务去阅读,在教师的引导下搭建思维导图。

其次,自主体验,形成思维导图。在语篇教学中鼓励学生自己制作思维导图,这样不仅能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促使學生积极思考,加强对知识的理解,还能够增强他们的成就感,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学生独自思考完毕后通过小组讨论进一步完善思维导图,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更有目的地进行课堂自主学习,还缓解了学困生对新知识的畏难情绪。

2.学生语言输出的支架

思维导图不仅有助于学生整体把握语篇内容,还为学生语言的输出搭建了支架。复述语篇内容、转述语篇信息将不再是学生畏惧、无从下手的难点。

以北京版小学英语六年级上册中《What happened to your neck?》一课为例,学生通过阅读构建出思维导图,理解了语篇的内容,学生根据已搭建出来的思维导图,可以很清晰地理解文章大意,并借助思维导图,学生明白可以从以下四方面,即“How, What, Why, Who”复述概括文章内容。在巩固操练环节还可以根据难易程度设置不同层次的任务,如小组表演或复述等,这样可以照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让他们都能在活动中学有所获,促进语言材料的内化。

3.学生灵活运用语言的台阶

思维导图能够帮助学生快速构思,做到内容充实而且条理清晰,为学生灵活运用语言搭建了台阶。如北京版小学英语六年级上册中《How did you go to Hangzhou?》这一课,可以进行语言知识迁移,通过学习了解文章主人公Mike的旅行,借助思维导图谈谈自己的旅行。学生通过思考,体验构建了自己的思维导图,不仅提高了自己的语言组织能力,还开始乐于结合自己的经验大胆开口说英语了。

思维导图可以更清晰地梳理文章的脉络,可以为学生口头表述或书面表达搭建一个又一个可以攀登的台阶,让学生遇到话题有话可说,有内容可写。让学习过的语篇不再尘封脑海,让它学有所用,同时也能让学生真正的学以致用。

编辑 _ 李刚刚endprint

猜你喜欢

台阶语篇导图
烃思维导图
借思维导图算24点
新闻语篇中被动化的认知话语分析
角的再认识思维导图
走在除法的台阶上
台阶
77级台阶
从语篇构建与回指解决看语篇话题
语篇特征探析
语篇填空训练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