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将“Talk Show”活动进行到底

2018-01-15刘金红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17年12期
关键词:汇报表演者听众

刘金红

为了增加学生使用英语的机会,体现英语的交际性,做到在用中学,在学中用,本学期我在班级开展了课前2分钟的“Talk Show”活动。在活动的实施过程中,我不断发现问题,并不断完善活动方案,努力发挥活动的教育效能。

1.提高汇报学生的表现力

上课了,一个学生低着头走上讲台,开始了她的“Talk Show”。她的表情很严肃,眼睛死死地盯着后墙的一个地方,与下面的同学没有目光交流,双手握着拳头,双腿有点发抖,说话的声音很小,而且颤颤巍巍,断断续续。我没有打扰她,而是带着微笑鼓励她完成了这次汇报。

课后,我开始反思是哪里出了问题。经过认真思考我发现,其实是在活动设计的时候没有考虑到学生能力和性格的差异性,也没有重视学生的准备材料。

针对出现的问题,我对活动进行了改进。考虑到学生的能力差异,我将学生汇报的内容进行了分层:优秀生说7-9句话,中等生说4-6句话,后进生说2-3句话。当然,中等生也可以说7句话以上,后进生也可以说4句话以上,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由选择。考虑到学生的性格差异,我将活动形式进行了拓展:活动可以单独表演,也可以师、友两人一起登台,还可以以组为单位集体登台。考虑到学生的材料准备中可能出现的困难和问题,我帮助学生修改准备的汇报材料,期望增加材料的价值,同时增加学生汇报的自信心。

2.增加台上与台下的互动

上課了,学生激情四射地在台上表演着。听众却表现不一,有的津津有味地欣赏着,时不时地点点头,或露出一丝微笑,与台上的表演者呼应着,一起享受着整个过程。而有的却在忙一些其它无关的事情,如有的低着头玩笔,有的眼睛不停地环顾四周,还有的趁着这个时间背单词。

通过此现象,我发现了存在的问题:我只关注了台上汇报的学生,却忽略了台下的听众以及此项活动的意义。

为了增加台上、台下的互动,共同提升他们的听说能力,我要求表演者结束时要向其他学生提出问题,台下的学生也可以根据表演者的内容向其提出自己比较感兴趣的问题。为了增加趣味性和不确定性,回答问题的人不是由表演者来点名,而是由表演者从盒子里随机抽取人员。这样,所有学生就必须要认真聆听。为避免有的学生因被抽中的次数多产生抗拒心理,我结合班级文化建设,提出一个方法,即被抽取一次就奖励一枚贴画。

此外,问题出现的方式和时间也不一样,如果内容少,汇报结束后,由汇报者口头提出问题;如果内容较多,在汇报前,汇报者将问题写在黑板上或打在PPT上,这样有利于学生有目的地去听、去记。

经过不断地改进,“Talk Show”活动有效地把台上、台下整合到了一起,发挥出了它真正的价值和意义。

编辑 _ 李刚刚endprint

猜你喜欢

汇报表演者听众
防疫关隘,我向省长汇报
让听众“秒睡”的有声书
好太太都是好听众
电视汇报片的艺术表达
妙猜两数
我每天都得“早请示、晚汇报”
老年听众需要电台长篇连播
学会倾听(一):做哪一种听众
2012年龙年网络春晚节目单
论表演者权体系*